书城文学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13517800000078

第78章 杭州经济运行基本态势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比较分析(1)

童宁辅

提要:本文根据2008年长三角16城市及杭州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从全球金融危机对长三角16城市及杭州的影响程度及发展趋势,在三个方面作了分析,提出了转危为机、加快杭州经济建设的对策建议,确保杭州经济发展在长三角城市中的前列地位。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 杭州市 经济分析 对策建议

作者童宁辅,杭州市统计局(邮政编码310026)。

2008年是经济运行环境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剧了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国际需求急剧萎缩;而国内在经历了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之外,经济发展周期性调整,财政及货币政策的相应变化等因素也对宏观经济走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长三角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样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8年杭州市在长三角的经济地位如何?发生了哪些变化?杭州市应采取哪些对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长三角16城市及杭州全年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一)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经济总量比重略下降

据初步统计,2008年长三角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0亿元大关,达到53955.8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18.92%降为17.95%,下降0.97个百分点;长三角16城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1.2%,高于全国增速2.2个百分点,但比2007年下降4个百分点。

2008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1.16亿元,占长三角16城市经济总量的比例由上年的8.79%上升到8.86%,继续保持第三位。前两位的是上海、苏州。无锡市为4419.5亿元,位居第四。

从增长速度看,16城市中除绍兴市增速与全国持平外,其他15个城市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八市中增速最高的泰州为13.5%,最低的南京为12.1%,八市平均增速为12.6%;浙江七市中增速最高的舟山为14.5%,最低的绍兴为9%,七市平均增速为10.4%;上海增速为9.7%。江苏八市平均增速比浙江高2.2个百分点,比上海高2.9个百分点。杭州生产总值增长11.00%,在16个城市中居第11位,比上年后移1位。

(二)工业增速放缓,服务业比重上升

2008年长三角16城市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732.39亿元,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16个城市中,除增速领先16个城市的舟山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7.1%,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外,其他15个城市工业增速均出现回落,其中增速居第11位的台州比上年增长13.2%,增速回落14.7个百分点,为16市中回落最快的城市。占长三角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以上的上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404.97亿元,增速最低,为8%,增速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杭州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3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继续居长三角第四位,增速同比回落8个百分点,但增速位次由上年的第13位上升至第10位。

2008年长三角16城市产业结构在调整中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4:54.4:42.2调整为3.3:53.5:43.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上升了1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杭州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4.1:50.2:45.7,调整为3.7:50.0:46.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又上升了0.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呈现二、三产业“双轮驱动”格局,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比较相符。

2008年杭州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总量2213.14亿元,位列上海(7350.43亿元)、苏州(2436.89亿元)之后,在长三角16城市中居第三位。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上海(53.7%)位居长三角各城市之首,南京(50.0%)其次,杭州市位居第三位。

(三)投资增速趋缓,商品房销售大幅下降

2008年长三角16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适度规模,但投资增速有所回落,16个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22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增速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4.1%,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2008年投资总量第一的上海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占长三角16城市的比重为19.9%,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2008年杭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投资总量增速比上年15.3%上升1.2个百分点,位次在16个城市中排居第四位;南京地区生产总值低于杭州,但近三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超过杭州。

受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扩散、市场预期不佳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楼市观望氛围浓厚,商品房销售不畅,全年商品房销售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

2008年长三角16个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平均下降35%,其中上海下降37.9%,16城市中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最大的是绍兴,降幅达到57%;降幅在40%~50%的城市有三个,分别是苏州、宁波和舟山;降幅在30%~40%的城市有五个,分别是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和湖州;降幅20%~30%的城市有三个,分别是扬州、镇江和嘉兴;降幅在10%~20%的城市有三个,分别是常州、南通和台州;泰州降幅最小,下降3.6%。2008年杭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16.38万平方米,下降37.7%,降幅居16个城市的第三位。

(四)出口增长明显减速,消费引领经济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外需收缩,长三角16城市出口增长呈现明显减速趋势。2008年长三角16城市实现出口总额5306.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7%,增速比上年回落9.1个百分点,长三角16城市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为37.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2008年外贸进出口第一的上海实现进出口总额为322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增速比上年低11.3个百分点;杭州市实现出口额480.65亿美元,增长10.7%,总量居第五位,增速由上年的第16位上升至第14位。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上海市、苏州市、宁波市、无锡市。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升级加快,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2008年长三角16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39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增速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同期投资和出口增速7.1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

2008年上海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达到4537.14亿元,同上年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杭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8.38亿元,增长20.2%,总量继续居16个城市第三位。排在前两位的是上海市和南京市。

(五)财政收入增幅下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受出口增幅下降,企业利润减少等因素影响,长三角16城市的财政收入增幅出现明显回落。2008年长三角16个城市共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9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速比上年回落15.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8个百分点。

2008年上海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8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回落18.1个百分点,增速在16个城市的位次由上年的第10位下降至第15位;杭州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5.35亿元,增长16.3%,总量次于上海、苏州,保持第三位。

2008年长三角16城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从存款情况看,2008年末长三角16个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9万亿元,达到9594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9.9%,增速比上年上升4个百分点。16个城市中,存款规模超过8000亿元的有四个城市,依次为上海(35589.07亿元)、杭州(11333.35亿元)、苏州(8800.23亿元)和南京(8562.27亿元),杭州市位居第二位。

从贷款情况看,2008年末长三角16个城市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1778.08亿元,比年初增长16%,增速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16个城市中,上海和杭州的贷款规模超过1万亿元,分别为24166.12亿元和10069.03亿元,杭州居前二位,南京为7483.1亿元,居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