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13517800000072

第72章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思考(3)

(四)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历史,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正好是28年:

1921—1949年,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的“第一个28年”,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主要理论标志是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新民主主义论,主要实践标志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第二个28年”,这是曲折发展的过渡阶段。

1979—2007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创新、理论创新为主题的“第三个28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主要理论标志是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其中也包括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实践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以后接下去的是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具体分析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际上包含着相互区分、相互联系的两大层面,发展是不平衡的:第一,主要是政治层面,和革命建设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基本理论、国情分析、思想路线、政治纲领层面;第二,主要是学术层面,如哲学体系、文化理论、文明理论、历史理论等,与革命建设实践活动、政治性较强的意识形态,既有一定联系,又有相当距离,因而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头两次飞跃,都是以政治层面——基本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为主导实现的;而在学术层面,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层面上,在一定意义上有相对滞后的问题存在。

进一步追问,在学术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否实现了两次飞跃呢?应当说,既有相应实现了的一面,也有未能根本实现飞跃的问题。有相应实现的一面在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自身都包含着相应地哲学基础,如毛泽东思想这次飞跃的哲学基础主要是“两论”——《实践论》和《矛盾论》,《实践论》还有一个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在学术层面有未能实现根本飞跃的问题在于,从学术层面批判继承、消化吸收中国古典哲学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因而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新体系的历史任务,更远未完成。

解决这一问题,理论层面上的最大难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代表着时代与民族、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上,有极大区别的范畴系统与话语系统,可以用四个词组来形容:“问题相通,范畴不同,话语系统,泾渭分明。”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常用的基本范畴是劳动与实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而中国古典哲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范畴却是天、道、气、理、天人、阴阳、道器、理气、知行等。

解决这个理论难题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应用三步走方略:从范畴比较入手,经过寻找结合点,最终达到哲学形态、哲学体系创新终极目标。

第一步,入手之处是:“问题为纲,贯穿其中;范畴为结,比较会通。”也就是说,以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作为基本问题与思想主线,以“世界存在的三种方式——自然存在、社会存在、语言符号存在;人的三大主体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语言符号活动;人的三大主体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为基本线索,进行中、西、马不同哲学范畴的比较研究。

第二步,立足当代世界历史的全球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实践需要,探索中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契合点、结合点。主要是14个:(1)实事求是的唯物论;(2)阴阳交合的辩证法;(3)以和为贵的和谐观;(4)天人合一的宇宙观;(5)知行合一的实践观;(6)仁者爱人的多元交互主体观;(7)多元兼容的文化观;(8)富国富民的共同富裕观;(9)生生不息的持续发展观;(10)义利统一的价值观;(11)以人为本的价值本位观;(12)兼爱非攻的永久和平观;(13)注重综合的系统整体观;(14)协和万邦的天下大同观。当然,对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这些观点,也要做出一分为二的具体分析,扬弃其历史局限,赋予其现代使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形态开掘民族传统的源头活水。

第三步,在头两步的基础上,逐步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学术层面上的终极目标,同时也就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体系、新形态。

这是实现马克思贯穿终生的哲学夙愿——写出新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当代重要尝试,也是继马克思和恩格斯、狄慈根、列宁之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系统化的第四次重大尝试。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走向新阶段,开始了“第四个28年”,也开始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我们将特别注重从学术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且同政治层面、基本理论层面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双翼起飞、良性互动的崭新格局。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晋察冀日报社编、1944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吴冷西:《十年论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宋贵伦、刘牧雨、陈占安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学习与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曾乐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历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丁祯彦:《哲学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赵剑英、孙正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王玉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理论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黄琳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语境下的思考》,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年。

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赵家祥、丰子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梁柱:《内在的统一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郝立忠:《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苗运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诠释、历史条件、基本经验》,《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王伟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认识成果》,《求是》2007年,第2期。

徐世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实践探索与成功经验》,《前沿》2007年,第1期。

程东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1期。

肖潇:《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理论月刊》2007年,第2期。

陈占安:《再谈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理论前沿》2007年,第2期。

王进:《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徐晨光:《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

袁敬伟:《基于学科视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

余品华:《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期。

肖贵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期。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期。

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期。

何成学:《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缘由》,《桂海论丛》2007年,第1期。

方世南:《论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中国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曾天从:《论马克思主义“和谐世界”观及其中国化历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铃枣:《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杨新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