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13517800000047

第47章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4)

(三)优化的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反映经济均衡程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失衡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是2008年以来经济回落的主要内因。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结构调整是2009年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9年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的基调是优化产业结构,其着力点主要在于:

1.压缩过剩产能,完善产业体系。中国是个大国,建立相对完整与协调的产业体系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如上所述,中国产业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房地产业规模过大,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影响经济均衡。虽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有其内在合理性,包括劳动就业压力、低劳动成本竞争力与城市化进程等。问题是,所谓合理性是与一定的条件相联系的,当中国面临产业升级与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时,如果调控不当,前期的发展动力就有可能变成今天的发展包袱。2008年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市场调整压力陡增,这有助于政府与企业充分认识到个别产业的过度发展与结构失衡会导致经济动荡。2009年中央政府对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的压缩,是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房地产业面临巨大市场调整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问题已经不是如何才能压缩下来,而是怎样压缩得更好。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产业集中度,克服产业发展中的小、散、乱状态,是一个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式。为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必要通过产业指引,行业准入条件与政府扶持等举措,来推动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的产能压缩工作,逐步完善产业体系。

2.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与服务业,加快产业升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是个必然过程,同时,其过程与特点受到既有产业结构状况与调整升级的路径和方式的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失衡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产业层次偏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由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工业化过程比之中小国家时间会更长,过程会更复杂,对于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依赖会更强一些;但是,重视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与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体上,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具有知识与技术含量高、物耗与能耗少的特点,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主体。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体现产业升级的要求,对二次、三次产业本身的结构,对一、二、三次产业层次的提升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国家中长期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对象,也是国家金融与财政需要重点扶持的产业。

3.推进后城市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发展。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服务业发展潜力大,条件充分。同时,服务业发展与人口集聚及城市规模相联系,因此有必要把以城镇化为取向的前城市化进程,升级为以大中城市发展为先导的后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并使现代化都市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产业空间载体。

此外,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展服务业的内涵,提升服务业的档次,形成生活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并且以生产服务业与高端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包括金融、电信、法律、会计、设计与研发等来带动不同层次服务业的发展。

(四)灵活的储备政策

储备指战略物资与黄金储备,一个国家的储备状况反映它的经济条件与抗风险能力。受资源禀赋与体制机制的制约,多年来中国的储备观念落后,制度缺失,储备数量严重不足,储备结构失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储备落后,难以适应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与汇率体系调整,抗风险能力十分薄弱,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并且加以妥善解决。

1.加大能源与矿产等战略物资储备。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之一是工业资源尤其是能源与矿产等战略资源短缺。早在2004年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能源与矿产等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提出重视战略资源储备的要求,并且开展资源外交。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与国际市场能源与矿产等价格快速上涨,战略物资储备成效不大。2009年世界经济调整,能源与矿产等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加之美国解除冻结27年之久的近海石油开采禁令,石油供给有望增长,这为中国增加战略物资储备提供了契机。国家储备局与相关企业应该抓住时机,通过现货、期货与股权投资等形式,大力增加能源与矿产等战略物资储备,从而为缓解中国能源与矿产等资源短缺矛盾、平抑国际市场能源与矿产等价格、改善要素资源供给条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2.增加黄金储备。目前中国是外汇储备大国与黄金储备小国,从国际惯例与现实需要来看,中国的金融储备结构明显不合理。过多的外汇尤其是美元储备,由于美国金融危机而面临大幅贬值,包括美国国债与相关债券收益率降低与资产损失。这不利于外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黄金虽然在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下,其地位与作用明显下降,但是黄金的硬通货性质并没有因此改变,黄金作为财富象征与货币发行的保证,依然对一国币值的坚挺与支付能力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尤其在全球金融动荡时期,黄金的保值增值作用十分明显。正因为此,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重视与保有较大数量的黄金储备。

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与世界货币体系变动剧烈,中国超额外汇储备总体上面临贬值风险,中央政府将审时度势,在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明显回落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中国金融储备结构,减少外汇储备,增持黄金,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

当然,不顾市场条件,盲目与高价格增加黄金储备是不可取的。这会增加黄金储备成本,并且对国际市场发出错误信号,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金融扰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价格与时机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四、总结

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增长趋缓与不确定性增加的局面。增长趋缓主要源于世界经济调整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美国金融危机深化所导致的危机扩散效应,以及可能带来的过度紧缩效应。

其实,经济增长变动与不确定性变化都是经济发展与经济运行的常态,区别只在于原因与结果的差异。重要的在于如何客观地认识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具有前瞻性与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逐步化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由于经济下行过程的矛盾更多的是由外生因素诱发的,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调控余地充裕,2009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可以预期的。概要而言,中国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应对出口增幅的下降,可以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来对冲房地产投资规模的缩小,可以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与服务业来替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收缩,可以通过利用外汇储备加大战略资源进口来缓解能源及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总之,能够通过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以国内经济均衡为基础的国内外经济均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值得指出的是,2008年以来的美国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调整,既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警示,也为中国经济发展积累了经验。其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盲目扩张与结构失衡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相信,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变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调整的契机,也有助于政府提高经济决策与经济管理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从而为下一轮经济较快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傅允生:《资源配置能力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学术月刊》2008年第9期。

傅允生:《资源约束变动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发展》,《学术月刊》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