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13516400000025

第25章 利益分析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和实践原则(1)

阮博

【摘要】利益分析法是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方法,它是认识、把握和运用人的利益规律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既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运用利益分析法必须坚持消除认识误区的原则,与其他方法协调配合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和建立相关的体制机制的原则,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利益分析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社会日益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实现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格局,人们的利益意识也日渐觉醒和强烈。“在人们的利益意识日益强烈的趋势面前,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进行空洞的说教,往往就难以取得实效。”这也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的那样:“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因此,将利益分析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价值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益分析法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益分析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以利益为基点、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利益分析,揭示、把握和运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利益规律,从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方法。利益分析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利益分析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方法。这是利益分析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中,从利益的特殊视角出发来审视研究对象,构筑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手段,形成研究成果,是运用利益分析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般轨迹和实质。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从利益的视野来分析工作对象,搭建工作平台,确定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是运用利益分析法进行实际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灵魂。

其次,利益分析法是以利益为起点、中介和归宿的分析方法。这是利益分析法特殊的运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益分析方法,就是从特定的利益主体(教育对象、教育者或社会)出发,揭示和了解其利益动因或利益指向,分析其现实的各种利益关系,并经过利益激励、利益协调等手段,最终满足其合理的利益诉求的方法。

最后,利益分析法是认识、把握和运用人的利益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方法。这是利益分析法的任务和功能。利益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利益分析,揭示利益与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即人的利益规律,进而认识、把握和运用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利益因素的作用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益因素的影响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之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理念。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的“目中无人”的错误理念,忽视、漠视和无视人的合理的利益追求,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和危害。运用利益分析方法,立足于客观的、现实的利益主体及其特定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关系进行理论研究,有利于把握现实的人的本质性的东西,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人学空场”,彰显“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其次,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目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目标,过分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目标则置之不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片面化、简单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着眼于现实的利益关系和人们客观的利益诉求,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目标上,实现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统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科学性。

再次,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产生20多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其研究视野仍很狭窄,研究领域仍需要扩展,研究内容仍需要更新和加深。运用利益分析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对拓展其研究视野,寻找和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新的生长点和突破点,填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相关内容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对人和人的利益的漠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方法存在着创新较少、论证浅显、亟待深化的问题。这也是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研究人们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某些方法的局限和不足,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实践之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评判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完成与否和完成多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与否与实现多少的重要标志和主要标准。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取得的效果、效用、效能、效益。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对于增强其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利益分析,有助于找准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利益兴趣、利益愿望和利益特点,也有助于把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间具体的利益关系,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效果所涉及的范围和空间,它是从广度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揭示人们普遍具有的利益需求和利益指向,并采取合适的手段和方式予以满足,这就找到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共鸣点”。“利益共鸣点”的产生,无疑有益于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和接受度,从而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进而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征服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思想上征服人、理论上说服人、情感上感染人的活动,其征服力的大小关系到其实效性的多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确定合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选择合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充分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魅力、理论光芒,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凝聚力、向心力、说服力和征服力,达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