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13516000000018

第18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论(2)

2.确立求真务实在党的思想路线中的核心地位

2004年1月,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系统阐述了求真务实原则。(1)明确肯定求真务实在党的思想路线中的核心地位。他说:“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2)提出了“四求”、“四务”的具体内容,求真务实成为实事求是原则科学规范的一种表述方式。胡锦涛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胡锦涛运用“求真务实”原则,整合实事求是中关于从实际出发、把握规律性、理论联系实际、重在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科学内涵,使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有了更高的时代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可行性。

3.确立解放思想在党的思想路线中的首要地位

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胡锦涛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又一次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胡锦涛的讲话既明确肯定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又在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要素中突出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法宝”,这是对邓小平解放思想论断内涵的深度挖掘和与时俱进,肯定了解放思想不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第一位要素,而且是最重要的要素,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首要规定性。

对党的思想路线各构成要素的先后揭示,对各要素内涵的深入挖掘和系统集成,对各要素彼此联系的多侧面阐明,对各要素在思想路线中不同定位的具体阐明,对实践思想路线系统方案的设计,使党的思想路线日益成为一个要素、结构、层次、环境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体。这一切标志着党的思想路线发展步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的新阶段。党的思想路线的与时俱进,不仅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工程,同时也是改革开放能够继续取得伟大胜利的保证与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理论内涵

思想路线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路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到无限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内涵。

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和实质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统一的命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命题的逻辑展开:实事求是侧重于对其自身所蕴涵的唯物论原则的坚守,与时俱进侧重于对实事求是所蕴涵的辩证法精神的张扬,解放思想则是对实事求是所蕴涵的认识论内容的凸现,求真务实则是对实事求是所蕴含之哲学思想的总体体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内核,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备的主体状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动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本质。

(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和实质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借用“实事求是”这句成语,吸收其朴素的合理因素,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对它作了新的科学解释,赋予它崭新的时代内容,将它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从党的思想路线的角度,对“实事求是”这一古语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赋予了它崭新的含义。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概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特征。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不仅指明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概括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各有自己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但它们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和相互包含的。在党的思想路线的有机整体中,实事求是是实质和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根本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本身就蕴含着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内在因素。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出发点

既然要从“实事”中“求”出“是”来,这就要求人们看问题、办事情,都要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毛泽东明确界定“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这就奠定在彻底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之上了。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实事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不仅如此,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对“实际”概念的应用,时常是一语双关的,一是指真实的情况,一是指人们的行动(也即一般人所说的实践)。毛泽东将“实事”与“实际”等同起来,并将人类的实践引入“实事”和“实际”范畴之中,这不仅和考据学家门只求实证于书本划清了界限,而且与一切不了解社会实践的唯心论者和机械论者划清了界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我们在每一个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一定要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江泽民把这个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发展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全面发展辩证地看问题,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和前提。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2.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光讲实际,只停留在从实际出发,不用科学理论来指导,不对实际进行理论分析和理论概括,则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光讲理论,脱离实际,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理论出发去“裁剪”实际,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又运用科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实际事物的全面、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理论概括,方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其根本途径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相互补充的。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包含着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以从实际出发为前提,而且在实际运用正确理论时,仍然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加以灵活的运用,而不能用削足适履的办法到客观实际中去硬套。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又是从实际出发要求的进一步深化。要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把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因为从实际出发并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不能满足于片面的事实和表面的现象,而是要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变化发展作出科学的概括,所以,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过程中,就需要把尊重客观实际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显然也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只有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它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着鲜明的中国特性,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毛泽东形象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比喻为“箭”与“靶”、“矢”与“的”的关系。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是怎样的关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

“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来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毛泽东曾批评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口头而并不准备真正实行的倾向:有些同志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这样的人就是古董鉴赏家,几乎和革命不发生关系。不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离开了中国革命这个靶,马克思主义这支箭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就会把它变成抽象和空洞的东西。只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强调:“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他说,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更加自觉和全面,就能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避免和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片面性、绝对化和左右摇摆。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践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只有通过实践及其后果才能最终加以确定。离开实践这个客观标准,对于究竟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就无法判明,对于贯彻党的思想路线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也无法纠正。同时,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真理的过程。如果脱离实践这个基础,思想就会僵化,真理就会被窒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的,完整、鲜明地贯彻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毛泽东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后来他再次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反复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胡锦涛强调,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完善。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还是以“本本”、主观为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和唯心主义思想路线根本对立的突出表现。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整个有机体的核心。这一有机体规定着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每一组成部分也都表现着它的整体。其中,实事求是最集中体现了各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它最能代表这个整体。因此,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概括起来,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