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13514300000005

第5章 绪 论(4)

永嘉文化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早在5000年前,瓯越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并造就了瓯越文化,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及宋、明、清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楼等名胜古迹。楠溪江沿岸的古村落、古建筑,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是中国四大民居之一。较为突出的有岩头、枫林、苍坡、芙蓉、花坦等村,均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楠溪江流域散布着的古村落,给风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赋予楠溪江丰富的文化内涵。神奇的楠溪江山水造就了无数的杰出人物和灿烂文化。南宋时期,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反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和“贵义贱利”、“重本轻末”思想,提倡功利之学,注重经世致用,在国内名声显赫,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号称“永嘉四灵”的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是南宋中后期中国诗坛的着名流派,诗风浅近平易,简约清淡,开江湖诗派之先声。起于北宋徽宗宣和之后的“永嘉杂剧”,又名南戏,被誉为现代戏剧之滥觞,开辟了中国戏剧史上的新纪元。楠溪江名人履迹,诗文着述丰富。历史文化名人王羲之、颜延之、谢灵运等曾为永嘉郡守。南朝陶弘景,唐朝张子容、孟浩然,宋朝陆游、叶适、徐照,明朝王叔果、潘舜臣,清朝朱彝尊、金简庵、朱步墀等也都曾游历过楠溪江,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任永嘉郡守期间,遍游永嘉山水,吟咏不辍,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山水诗,遂使楠溪江成为山水诗的摇篮,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寻找诗魂的胜地。

永嘉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全县38个乡镇,就有省级扶贫欠发达乡镇13个,市级扶贫欠发达乡镇13个。全县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以位于楠溪江中下游的沙头镇为界,分为明显的城乡两大经济区域。沙头镇以北地区,当地人俗称“山底”,地形以山地为主,经济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番薯为主。沙头镇以南地区,当地人俗称“垟下”,地形以沿江平原和谷地为主,经济以工业为支柱产业。工业产品以服装、皮革、阀门、教玩具等为主。

(二)永嘉县教育发展沿革

永嘉教育源远流长。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就出现郡学,为浙江地方官学之先。随着郡学的创办与发展,继而出现了县学、书院、私塾。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县令吴君平创建县学。至南宋,书院盛极一时,多数为当地知府、县令、名儒、绅士倡导或捐资创办,一般选择在山水名胜、景物秀丽的地方构筑院舍,也有借用祠堂庙宇改建。书院、私塾的发展,激励着永嘉学子奋发攻读,饱学成英。从宋至清800余年间,有木待问、赵建大、周旋3人中状元,科举成名的进士近700人。明、清有社学、义学,县城书院渐向官办半官办转化,私塾遍布城乡。清末,朝政腐败,一批有识之士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改革科举,兴办学堂,以挽救民族于危亡。永嘉兴办新学勃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县城出现第一所小学堂,随之新式学堂纷纷兴办,但这些学堂学制未定期,课程无标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清政府颁发《钦定学堂章程》,为中国规定学制之始。是年,永嘉成立县学堂。翌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学堂设置始有章可循,全县自城镇及乡村,踵起兴办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颁布《壬子学制》,学堂易称学校,开始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和社会民众教育,对旧的私塾进行改造,职业教育也随之发展,全县有小学82所,在校学生4039人。民国20年(1931年),推行义务教育,全县有小学322所。民国29年(1940年),实施国民教育,全县有乡镇中心学校和保国民学校740所。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先后创办了近200所短期小学、战时小学、流动小学和补习学校。

1949年5月7日,永嘉全境解放。县人民政府设立了文教科,接管了全县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旧教育进行整顿与改造。教师开始由政府统一调配任用,同时根据“维持原状、训练干部、了解情况、稳步改革”的方针,取消了训育制度,废除了党义、公民、童子军等课程。在农村大力提倡群众办学、发展小学,在城镇积极鼓励私人兴学。建立了助学金制度,解决工农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全县教育得到蓬勃的发展。1952年,全县小学由1949年的403所增至559所,学生数由15233人增至18083人,教职工由745人增至889人。1956年,所有私立学校全部转为公办,全县有小学421所,在校学生36309人。私立济时中学改为永嘉县第二初级中学,另创办初级中学8所,全县招收初中新生28个班1400人;永嘉中学增设高中部,招收新生4个班200人。嗣后20年中,永嘉教育事业几经曲折,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一度处于混乱状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教学秩序恢复正常。1979年,县文教局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撤销区教办和公社贫管会,建立区、公社中心学校,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从党政机关转移到学校中来,加强了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同时从永嘉实际出发调整了高、初中学校布局和招生计划。要求每个公社重点办好一所初中,有条件的扩大初中规模。将小学附设初中班合并到公社初中,集中师资力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985年,县教育局根据中共永嘉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精神,在各区、镇、乡建立教育委员会,同时提倡单位办学,鼓励私人办学。1987年秋,开始在七都、三江、清水埠三个乡镇实施普及初中教育。1988年,县教育局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领域里的各项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9年12月,普及初等教育达标,经省验收确认。2002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全县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007年全县共有幼儿园199所,在园幼儿20021人;小学共183所,在校生68547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8%;普通中学69所,在校生47711人,其中普通初中56所,在校生32712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7%;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6%。

(三)S乡及其中小学简介

本书从文化学视角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综观全书,有以下特点:一是选题新颖,富有创意。目前,从文化学角度系统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问题,尚不多见。此书明确提出研究教学改革应当与一定的社会文化问题结合起来,这一观点不仅富有新意,而且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二是论据充足,说理有据。作者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研究;既有课堂观察,又有问卷调查;既有访谈叙事,又有统计分析;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典型案例。因此,使得全书材料丰富,观点与材料统一。三是结构严谨,表达流畅。

S乡位于永嘉县东北部,系楠溪江上游的一个山区乡。面积94平方千米,境内多高山,最高峰五尖山海拔1401米。辖17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农业人口3194户13757人。S乡系经济欠发达山区乡,经济靠农业收入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乡人民政府驻地S村。

S乡素有耕读传家的文化特征。人们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形成的耕读文化传统,其表征为农耕是家庭家族生存繁衍的根本,读书是家族兴旺发达的保障,是族人进身的阶梯,也是农家子弟从社会底层摆脱出来取仕为官的唯一途径。S乡宋代开始创办私塾,明清时乡里较大的自然村都有私塾,私塾是农家子弟最普遍的读书学习场所。源远流长的耕读文化传统,一度影响了后来的基础教育制度。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耕读小学”成为S乡较为普遍的办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生产队(组)办小学一至二年级,配备一至二名教师,学生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这种办学方式缓解了当时农村小学生员超额的压力,满足了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要求。可以说,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加之农民外出经商,农村学生逐年减少,一些农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一些村小一师一班、二师二班、几个年级并班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小学学生总数不足10人。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率,本着“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提高质量,群众满意”的原则,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S乡遵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开展校网布局调整工作,逐渐撤并了“麻雀学校”,创办寄宿制学校。2007年底,S乡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3所小学,合并成4所小学。目前,S乡有乡级初中1所,乡级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3所。

S乡中学创办于1979年,是S乡一所初级中学,坐落于S乡S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根据上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永嘉县调整了高、初中学校布局和招生计划,要求每个公社重点办好一所初中。S乡中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的,因学校建制与政制相平行,故当时学校命名为S公社中学。初办时招收初一新生56名。因尚无校舍,暂借S公社中心小学的部分校舍。

安排教师4名,部分学科师资不足,则由S公社中心小学调剂。1980年,在S乡S村东上脚下选定校址,占地约3亩。8月开工建校,翌年3月建成二层平房一幢,师生迁入新校舍上课。师生住宿则借用附近民房,分布四散。那时候学生宿舍里连床都没有,睡觉都是打地铺。校园无围墙,附近居民可自由穿越,鸡鸭牛猪亦时来操场漫步。农民收获时节,操场即成附近农民的晒粮场。初创时,只招收一个班,学制二年,因此全校也只有2个教学班。1981年改为三年学制,学校随之增至3个教学班。此阶段,一方面学校教学质量偏低,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家庭困难,没等初中毕业就进城打工了,因之辍学率很高,第一届三年制学生初一招进时60人,到毕业时只剩16人,辍学率高达73.3%。1984年3月,永嘉县恢复乡、镇建制,学校随之更名为S乡中学。1987年S乡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年9月,全乡所有小学毕业生无需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直接进入S中学就读,初一开始扩至2个班。为了迎接省“普九”验收,由县政府拨款、乡政府集资,开始扩建校舍。1999年9月,在原旧教学西侧建成一幢四层综合楼,并开设了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原二层平房经过装修,成为师生宿舍。学校筑了围墙、门台,挂了校牌。至此,校园布局总格局形成,教学及生活用房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1989年12月通过省“普九”验收。此阶段学校扩至6个教学班,教职工增至20人,学生数最多时达365人。2000年,永嘉县进行校网调整,毗连S乡的其他二所乡级初中并入S乡中学,学校扩至15个教学班。为了实行寄宿制的需要,县政府拨款,拆掉旧校舍,建成一幢5层的生活楼。2003年,S乡中学成为永嘉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试点校(初中)启动课程改革。嗣后,伴随着课程改革,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目前,S乡中学有18个班级,教师56人(含代课老师5人),学生896人。

S乡中心小学位于S乡S村,创办于1949年。当时正值解放初期,学校属民办性质,由当地村农会领导管理,首任校长即由当时的农会主任兼任,教员4人,由农会聘请并负责支付工资,在校生不满100人。校址设在村尾张氏宗祠内。从1950年春开始,学校正式由政府接收,成为公立学校,校长和教师也由组织任命调派。1988年,学校由张氏宗祠搬迁至村头新校舍内,从此告别了“师生与棺材同堂”的局面。1998年学校通过省级验收为“九年制普及教育达标学校”。2003年,永嘉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试点校(小学)启动课程改革。2000-2007年,由于校网调整,附近8所村级小学先后并入,办成寄宿制学校。学校现有13个班级,学生数516人,教职员工36人(含代课老师2人)。学校占地面积为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48平方。

除此之外,S乡还有三所村级小学。A小学是位于S乡A村的一所村级小学,创办于1956年。2000-2007年,附近6所村级小学先后并入。现有6个班级,8名教师(含代课老师2人),234名学生。B小学是位于S乡B村的一所村级小学,创办于1956年。2000-2007年,附近4所村级小学先后并入。现有6个班级,7名教师(含代课老师1人),148名学生。C小学是S乡一所最偏僻的山区小学,位于S乡C村,创办于1956年。由于C村地理偏远,交通不便,为了方便孩子就近入学,S乡校网布局调整前后该校一直存在。现有6个班级,6名教师(代课老师2人),75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