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物流经济地理
13513700000063

第63章 物流分区地理(7)

③在通关方面,为了协助货物的快速通关,海关将推行“全天候、无假日”的预约通关制度,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模式;对国际物流业务量大的物流企业,申请设立海关监管点、堆场和监管仓库,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荐,海关优先予以考虑;对不属于易腐易变、散货等货物,出口检验数相应降低为1%~3%;对属于“绿色通道”的企业在货物出口时可不检验,直通放行;对入境的经卫生检疫除害处理,符合动植物检验检疫要求的集装箱船,在办理进口手续的同时可办理出口手续,无特殊情况可不开箱检查。

3.浙江物流

(1)物流业发展现状

①物流企业多样化,但服务水平和效率还不高。物流企业主要有传统的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商贸、邮政等服务企业,以及一些专业配送企业和综合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到2008年11月底,全省共有运输、仓储、货运代理等各类物流企业26000多家,其中,公路运输25000家,从事国内水路运输的企业499家,全国公布的317家A级物流企业中,该省共有38家,数量居全国前列。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从总体上看,浙江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从单体规模上看,全省拥有重点联系企业及年收入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企业74家,超亿元规模的20家,平均营业收入只有6253万元。浙江物流业小生产特征明显,物流各环节相互脱节,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的比重较小。

②工商企业物流管理有所加强,但社会化和现代化步伐还不快。目前浙江一些企业物流优化管理工作已经启动。如浙江阳光集团、浙江震元、浙江传化、晋亿实业、吉利汽车等企业开始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通过采用立体仓库、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装备,整合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通过逐步取消自己保留的运输车队和部分仓储,将产品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功能从生产环节中分离出来,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承担。

但从总体上看,这方面工作仅刚刚开始,大多数企业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总体物流效率还很低。

③信息技术逐步在物流领域得到运用,但应用程度还不高。杭钢、吉利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开始引入ERP管理系统;中外运浙江公司等一批物流服务企业开始运用GPS系统;晋亿、正泰电器、韩泰橡胶等企业采用自动立体仓库等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华商家友超市的配送中心全面采用计算机管理,实现收货验货、拣货、理货和仓储保管盘点等业务操作;联华万家福配送中心引进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后,大大提高了仓位的利用率。P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和条形码技术普及程度也较高,据省经贸委对150家流通企业的调查,使用POS和条形码技术的分别占62%和59%。但从总体上看,除了POS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各项信息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程度还不高,应用先进的物流装备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就更少,相当多的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采用的还是传统模式,很多物流服务企业还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较低层次的运作阶段。

④物流设施初具规模,但离现代物流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组成的多系统、多层次、多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并在仓储设施、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按照现代物流发展要求,浙江物流设施整体水平还需要提高。比较突出的是,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及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相应的物流技术装备条件还应改善,设施盲目布局和低水平建设的问题还需要注意防止和纠正,公路路网等级结构技术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铁路和内河等线网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⑤各级政府开始重视现代物流发展,但规划引导和推进的力度亟待加大。国家已明确把浙江列为外商投资物流业试点省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省政府建立了“我省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对全省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划引导和组织推动;省级有关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积极研究推动全省现代物流发展;新闻媒体加强了对现代物流的宣传;全省各地已着手研究制定地区物流发展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不足、规划引导和推进工作力度不够、协调配合亟须加强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有效解决。

(2)物流业发展措施

浙江省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就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①规范物流企业注册审批,整顿规范收费管理。

②提供税收优惠,加强财政扶持。

③规范物流市场秩序。统一市场准入标准,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允许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物流服务业务。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④提高口岸通关速度。认真贯彻《浙江省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建设实施意见》,凡符合通关提速条件的口岸,海运进出口货物通关提发货要在24小时内完成,空运在10小时内完成,特殊区域行业在8小时内完成。重点口岸逐步实行“5+2”、24小时工作制,并在海关继续推行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充分发挥内陆物流中心的作用,实行报检、报关、订舱、提箱、验货、仓储等一条龙服务。

⑤扩大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鼓励国外物流企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到省内设立物流企业。鼓励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参与省内物流项目的建设或经营。大力支持省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浙江省现代物流业的国际化水平。

⑥积极鼓励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⑦着力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围绕“四个物流枢纽”(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以及产业基地、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等,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整合的方法,培育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企业聚集的区域性、国际性物流中心。

⑧努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广物流技术和设备标准。以建设“数字浙江”为契机,支持企业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条码(CODE)与射频识别(RFID)、电子订货系统(EOS)、供应链管理(SC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物流技术。

⑨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

8.5 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

8.5.1 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概况

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依山面海。全区分大陆与海岛两部分。近岸诸岛除拥有海南岛之外,自海南岛至东沙群岛一线以南,远至曾母暗沙,包括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临近港、澳、台地区,开放程度高。但是,三省各有特点。

1.广东概况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全省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海岸线3368.1公里(不包括岛屿),海岸线之长位居全国前列。沿海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全省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

广东矿产资源丰富,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88种。全省煤、铁矿石、硫铁矿保有储量分别为5.47亿吨、5.53亿吨和4.45亿吨。其中有34种居全国前5位,泥炭、脉石英、高岭土、粗面岩、锗、碲等居首位。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7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9种,水气矿产5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3种。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察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处,有1处新增矿产查明资源储量。

广东省夏长冬暖,四季常青,全年均宜旅游。广东省已开发成旅游点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有40个,自然保护区有30个。广州、深圳、珠海、肇庆、中山、佛山、江门、汕头、惠州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州白云山和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深圳华侨城和观澜高尔夫球会、珠海圆明新园、中山孙中山故居、肇庆星湖、佛山西樵山、韶关丹霞山、清远清新温矿泉、阳江海陵岛大角湾11家景区(点)被评为全国首批最高级别的4A级旅游区。仁化县的丹霞山、南海县的西樵山、博罗县的罗浮山、肇庆市的鼎湖山为广东四大名山。西江上的羚羊峡(肇庆附近)、北江上的飞来峡(清远县)和被誉为“有桂林之山,西湖之水”

的肇庆七星岩均为着名风景区。

2.福建概况

福建省简称“闽”,陆域介于北纬23°30′~28°22′、东经115°50′~120°40′,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福建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首位。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境内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河网密度之大全国少见。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

福建地质构造复杂,截至2007年底,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18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2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82种,水气矿产1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土、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蜡石、硫等矿产储量也较大。石英砂储量、质量为全国之冠。

福建旅游资源丰富。福建依山傍海,风光绮丽,无山不奇,无水不秀,素有“东海仙境”之美誉。其最大特点是“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全省拥有13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2个4A级旅游区、5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荣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泰宁大金湖。客家民居土楼已于2008年8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正在申报之中。

3.海南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我国的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年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44.2亿平方米。海南岛的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他用地。

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约有90种。全国探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海南有67种,其中43种列入全国矿产储量。石碌铁矿储量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达68%,为全国第一。钛、锆、石英、蓝宝石、化肥灰岩储量居全国之首,天然气、油页岩储量居全国前列。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砂、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页岩、化肥灰岩、沸石10种。

此外,黄金、水泥灰岩、花岗岩石材、矿泉水等亦具有重要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