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物流经济地理
13513700000036

第36章 商业物流地理(2)

(2)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中心城市的作用,打破地区间、部门间、城乡间、部门与地区之间所存在的条块分割,实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与横向经济联系,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地划分经济区就显得非常重要。区内是否具有合理的、密切的内在经济联系,是划分、建立经济区的一条很重要的依据。这里所指经济联系的合理化,一是要看区内主要经济①级差地租(Differential 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简言之,指由于土地优劣互异,所带来的收益也不相同。

中心与其引力所及地区范围之间经济联系的合理性(必须分析此种联系延续时期的长短、联系频率之高低;大凡划入经济区范围的地区均应是与经济中心联系频率趋高的地区);二是联系线路与范围均须基本符合合理产、运、销区划的要求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经济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商业所组织的商品流通。所以,深入地研究商业布局,有助于探明商品流通的传统的、合理的地区范围,为明确经济区合理的地域范围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在确定上海经济区的区域范围时,通过对煤炭这一重要能源的产、运、销区域分析,可发现安徽历来就是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直辖市煤炭供应基地,平均每年调入两省一市的煤炭一般多达400万~500万吨,占安徽全省外调量的50%以上,有时则高达75%;更何况安徽省以两淮为主体的煤炭基地距沪、苏、浙较近,水陆交通颇为方便;两淮煤田煤炭生产潜力尚大,故而加快两淮煤田开发,增加对沪、苏、浙一市两省煤炭供应数量,显然要比从华北的山西煤田调来煤炭经济合理得多。从宏观经济效益考察,把安徽省划入上海经济区,对于组织合理的煤炭产、运、销体系,增强经济区的能源供应,都是有利的。

5.2.2 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商业作为独立于社会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一个特殊行业、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其经济活动并不是孤立的,布局的合理与否,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分不开。进行商业布局的研究与实践,一般都要从分析研究影响商业布局的这些主要因素入手,并从地域的、综合的角度对它们对于商业布局的影响,作出科学评价。

1.自然环境与商业布局

自然环境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也对商业布局有着一定影响,而商业布局则是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侧面。总的看来,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为商业发展与布局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首先是为商业发展(商品流通网络的区位选择,或配送中心的选址)提供必要的场所、空间;其次是为实现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前提,从而导致地区间商品流通的产生,亦为各国、各地区商品流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前提条件。②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影响、制约着商品流通网络地区分布,或配送中心范围的宽广度;在自然环境相对严酷、恶劣的地区,例如地势崎岖的崇山峻岭地区、高寒的高原地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极其闭塞,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达起来,商品流通网络或配制送中心也难以伸展到那里。③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还可能影响商业经营网点的布局形式。例如,一般山区人口稀疏,不宜设置过密的固定商业网点,而要求更多地采取流动服务的灵活经营方式,像货郎担、大篷车之类,以方便群众买卖;一般平原地区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商业网点设置可采取相应规模的固定布局;在一些江河湖海水域宽阔地区,往往渔业活动频繁,则宜采取方便渔民买卖的水上流动网点布局形式等等。

就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而言,它们对各国、各地区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也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某国某地区幅员辽阔或狭小,在与人口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对商业布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可为商业提供庞大的市场。要求投入流通的商品品种多,数量大,调运量大,商品调拨的运距远,什么东西影响到这些内容?这里就要合理考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问题。又如地貌的复杂多样性,常常可为发展商品生产提供多样的自然条件。山区多被利用为主要林牧副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平原和盆地常被开发利用作为主要的粮、棉、猪、禽等农牧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丘陵地区则可用来作为主要土特产品与经济林产业的商品生产基地。江、河、湖、海既能为商品运输提供便捷、廉价的水运,使沿江、沿海地区的商业得以发展,亦可在此形成并发展起贸易口岸和商业城市;同时,也为建立、发展渔业基地提供条件。地貌条件的地域差异,也可能导致各地所产商品品种、数量和质量的差别。为了调剂各地所产的商品品种和商品数量的余缺,山区和牧区往往需要从平原、盆地调进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平原、盆地地区则需从山区、牧区和丘陵地区调入大批林、牧副产品,这就势必要求进行大规模的区际商品流通。在商品流通网络的布局上,山区一般交通不便,不利于商品的购、销、存、调,山区的商业经济活动,常常要受到“以运定购”、“以运定销”的影响,难以做到货.其流,并给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热量带的不同,表现出积温分布的地区差异,使商品生产更显现了区域性,并成为区际商品流通的自然基础。如我国由于热量带与降水的差异,北方产麦,南方产稻。而各地人民对粮食的需要却有多样性要求,故而自古即有“北麦南运”、“南米北调”的商品粮区际流通特点。又如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产的椰子、菠萝、香蕉等水果,都是寒温带、温带地区难以生产却又需要的商品;温带所产的苹果、人参之类的商品,也是南方炎热地区不产而当地人民生活所需的,这也要求组织合理的商品流通以保障供给,这就对现代物流运输方式和线路的选择提出了要求。

2.人文环境与商业布局

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不仅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而且更在一定的人文环境中演变。

人文环境主要是从人口与劳力资源、商品生产状况、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技术条件及人们的心理、行为等因素对商业发展与布局产生深刻影响。

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有两重性:一方面作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作为消费者,是社会商品消费的主要承担者以及商业服务的主要对象。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对商业布局有明显影响。如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密西疏,自古以来我国商业经济活动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东部商业批发、零售网点与仓储分布较密,商业购销活动频繁;西部则人稀地广,商业网点与经营活动都远不及东部,以流动购销形式占主要地位。农村一般地广,人口绝对值相对较大,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城市人口则绝对值小,相对密度大,因而商业网点的布局,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点分布通常较分散,规模也小。不过在我国,农村始终是最主要的商品销售市场,是商业工作必须经常掌握的经营方向。人口的民族构成,也是商业发展与布局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在历史上各民族已逐渐形成在饮食、服饰、居住、婚葬、节庆、禁忌等方面不同的风俗习惯,商业必须依据各个民族的特殊需要,结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采取相应的经营方式,供应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商品。

商品生产是商业发展和布局的物质前提。购、销、存、调四个环节的运转都是以商品作为主要对象的。没有商品生产,商业经济活动即失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商品生产状况对商业布局亦有以下深刻影响:

(1)影响商品流通网络组建的规模和流转结构的组成

商业部门的经营能力和商品流通网络的规模,一般应与商品流量相适应。商品生产水平越高,商品数量越多,商品流通网络的规模也就越大;反之,则其规模越小。又如若商品产地与销售地、消费区之间空间距离较远,对商品储存(仓储设施及其能力)、商品调运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在流转结构中需要增大存、调设施、能力的比重;反之,则要求较低,其比重亦不必过大。再如,所产商品是适销对路的,商品质量受到消费者欢迎,则购与销两个环节可望求得协调;如果不能适销对路,商品易于积压,对存储能力的要求必将不合理地增大,购与销难以协调。

(2)商业网点布局是否接近商品生产中心或基地,关系到商业网点组织商品流通的效益

如果靠近商品生产地,则有利于及时进货,缩短商品在途时间,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益;反之若是远离商品生产地,延长商品运距,则将延缓资金流转,降低效益;再次,商品生产状况乃是贸易中心、商业中心形成、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上海,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之后,由于处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因此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繁华都市、南北贸易中心,现在更成为内外贸均较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心。究其成因,首要因素是由于上海本身即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全市拥有大量企业,生产众多商品供应市场,其半成品和成品贸易同闽、赣、皖、鲁、苏、浙各省都有密切的传统往来,许多传统商品沿长江上溯销往巴蜀和其他广大地区,沿海岸线则可水运至华北、东北、华南等地区,上海所产各种名牌产品则远销全球五大洲。

任何一个商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的兴起和新建,或者是对一个商品加工地、配送中心的选址,以及贸易港口的建设,都不能离开经济地理位置的分析。例如,我国天津是全国性商业中心之一,尽管它所依托的港口易淤,冬天冰冻,远不如秦皇岛优良,但天津地处华北平原海河水系的出海口,华北平原是它的经济腹地,距离首都北京又最近,加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来的大规模扩建、新建,更便于进行商品运输,每年有大量商品于此调运至全国各地,因此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再如武汉,位处长江中游,水运方便,历来是粮、棉等大宗农产品集散之地,以及大型商品生产基地,每年有大量商品在此调入运出,不失为全国性商业中心之一。

5.2.3 商业中心布局

1.商业中心的概念

商业中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按规模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担负一定区域的商业职能的中心城市,又可分全国性商业中心城市和地方性商业中心城市两种,它们大多分布于商品易于集散、位置优越的地点,其性质、功能、布局模式实质上是与贸易中心相一致的;另一类则指的是一个城市内部的商业活动集中地区,各种零售商业、批发商业、金融事业和各类服务性行业大量集中,形成城市内的商业中心。

2.现代城市不同环带的商业中心分布

无论在世界或中国,城市化步伐都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城市高度发展,发展中国家也推进了城市扩展的速度。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情况下,怎样在复杂的城市地域结构中优化商业中心布局,就成为日益紧迫的实践课题。

对于现代化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式问题,早期曾有美国学者所提出的同心带模式、扇形模式(功能区模式)和多核模式;中期曾有日本学者提出的多中心模式,中国学者所提出的分散集团模式,以及之后普遍提倡的多层向心环带模式。如果加以适当归纳,现代化城市地域结构所取模式基本上有三种,即:①向心集中型,是现今世界上许多中小城市所取模式;②离心分散型,矿业城市多以此种模式为主;③向心分散型,是当今大城市规划中大多趋向采取的一种模式。

向心性是由于城市中心区对周围地区的引力所产生的。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呈现经济和人口的密度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逐渐减低的趋势,即所谓距离衰减规律。

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城市形成发展的初期一般呈团块状,中期呈星罗状,后期则出现大量卫星城镇,形成城市体系。总的看来,现代大城市的地域结构一般都明显地呈现向心环带状,由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中央商业区(CBD)、中心外缘带、中间带、市区边缘带、卫星城镇带。中央商业区是全市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中心,这里银行、大型商场、专业商店、高级宾馆、风味餐厅及各类文化娱乐场所高度集中,呈凝聚型分布态势。中心外缘带是中央商业区的支配、供应区,分布有较多的对外交通场站、批发业货栈和食品、服装厂等单位,由于这里原是居民聚居地区,故而仍广泛分布着一般商店和服务行业机构,但其分布大体均匀。中间带是主要的居民区,有众多居住小区和居住街,商业、服务网点均匀分布,以就近满足居民需要。市区边缘带是城市与郊区的结合部,交通比较便利,同卫星城镇和外地联系方便,应运而生的停车旅馆、贸易货栈、大型超级市场分布此带适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