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13510700000065

第65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3)

3.欧洲货币体系

(1)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欧洲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简称ECU)、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简称ERM)和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urope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und,简称EMCF),其中,以稳定汇率机制最为重要。

①欧洲货币单位

类似于特别提款权,其价值是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加权平均值,每种货币的权数根据该国在欧共体内部贸易上所占的比重和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规模确定。以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欧洲货币单位具有价值稳定的特点。该计算方法也决定了在ECU的组成货币中,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英镑是最为重要的三种货币,其中又以德国马克所占的比重最大,马克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对欧洲货币单位的升降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欧洲货币单位的创设是欧洲货币体系与联合浮动最大区别所在,其发行有特定的程序。

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第一,作为欧洲稳定汇率机制的标准。成员国在确定货币汇率时,以欧洲货币单位为依据,其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保持固定比价,然后,再由此中心汇率套算出同其他成员国货币的比价。

第二,作为决定成员国货币汇率偏离中心汇率的参考指标。

第三,作为成员国官方之间的清算手段、信贷手段以及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

②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为保证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欧共体还于1979年4月设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集中起成员国各20%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作为发行欧洲货币单位的准备。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的主要作用是向成员国提供相应的贷款,以帮助它们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和外汇市场干预,保证欧洲汇率机制的稳定。欧共体通常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时附加一定的条件。

③稳定汇率机制

这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该机制的安排,汇率机制的每一参加国都确定本国货币同欧洲货币单位的(可调整的)固定比价,也即确定一个中心汇率,并依据中心汇率套算出与其他参加国货币相互之间的比价。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欧共体成员国都参加了稳定汇率机制。

稳定汇率机制通过各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强制性干预,使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限制在允许的幅度以内。也就是说,如果两种货币的汇率达到允许波幅的上限或下限时,弱币国货币当局必须买入本币以阻止其进一步贬值,相应的,强币国货币当局必须卖出本币以阻止其继续升值。通过这种对称性的市场干预,欧共体得以实现汇率机制的稳定。

(2)欧洲汇率机制的运行情况

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汇率机制的中心,各国货币间的汇率以其与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为基础,形成一个网状的平价体系(有人称之为“平价网体系”),从而为稳定汇率机制规定了运行的框架。

除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之初对各国货币汇率做出的最大波幅限制以外,1978年7月欧共体不来梅首脑会议上制定的偏离指标(the Divergence Indicator)也是稳定汇率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指标表示的是一国货币汇率与中心汇率的偏离程度,在欧洲汇率机制中发挥着预警作用。

由于最大允许波幅(即干预点)和偏离临界值的双重限制,使稳定汇率机制的干预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边际干预,一种是边际内干预。边际干预指成员国货币汇率波幅达到或接近最大允许波幅时,其货币当局应采取强制性的市场干预,使汇率重新接近中心汇率。边际内干预指当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波幅达到偏离临界值时,有关国家的货币当局应进行磋商,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这是一种预防性的干预,不具备强制性约束力,但对减少欧洲汇率机制内的汇率波动和推动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这一机制的运行不是一帆风顺,1992年爆发的“9月危机”是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造成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国经济政策内外目标上的差异及其政策的不协调。

如果暂时不考虑1992年发生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则欧洲稳定汇率机制的运行还是基本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它促进了成员国货币间汇率的稳定;②汇率机制的稳定有利于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差异的缩小和经济政策协调状况的发送;③汇率机制的稳定扩大了欧洲货币单位在官方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程度,为最终发行单一货币创造了条件。

4.欧洲单一货币与欧元

(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三阶段

《马约》关于货币联盟的最终要求,是在欧洲联盟内建立一个负责制定和执行共同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为实现上述目标,《马约》规定了一个分三阶段实现的货币一体化的计划。

我们不难发现,《马约》规定的前两个阶段都是为第三阶段的顺利实施打基础。

1999年1月1日是开始实施第三阶段的最后期限,不管当时有多少国家达标,欧洲货币一体化都将进入《马约》规定的第三阶段,建立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和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

(2)欧元的诞生

在《马约》获得通过后,欧洲联盟在制度方面为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按照欧盟制定的时间表,1999年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启动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第三阶段,发行了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欧元作为11个参加国的非现金交易的“货币”,以支票、信用卡、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流通。自2002年1月起,欧元11国将总计700亿欧元现金投入流通领域。2002年7月1日后,欧元11国各自的货币终止流通,由欧元完全取代。

(3)欧元启动的意义

①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推动欧盟各国经济发展。欧元启动以后,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欧盟各成员国间的交易成本降低,另外统一的欧元会消除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各国的利率、投资收益、物价将趋于一致。随着市场透明度的增加,将会扩大欧元区域内贸易、投资,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因此,欧元的启动也为欧盟各国解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等经济难题提供了良好契机。

②从欧元区国家看,欧元的启动对于与欧元国家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来说具有积极意义,欧元的启动将降低这些国家与欧元区国家相互之间的支付及兑换成本,同时进出口结算和投资收益预期的稳定性都将得到提高,对欧元区的汇率风险也可能有所降低。

③从国际市场看,欧元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利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欧元对世界金融市场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欧元债券、融资、直接投资等市场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欧元的示范效应也会使得世界其他地区可能模仿欧元的成功而尝试进行地区性的货币合作。

从目前看,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欧元的稳定及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功。这些因素包括:

①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②劳动力流动性差;③货币统一与经济政策协调之间的平衡问题。

【本章难点】

本章内容多见于选择题、名词解释,国际协调方案及国际货币制度为考试重点。

[例题1]名词解释:特里芬难题。(5分,2003年)(答案略)

[例题2]简述“托宾税”的含义、方案和实施条件。(8分,2002年)

本题考察的是国际协调方案中的“托宾税”。

参考答案要点如下:

(1)“托宾税”亦称资产流动税。由着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倡导对外币兑换进行征税的建议而广受关注,因而外汇交易所征的税被称为托宾税。这是减少资本金流入的一种方法。

可有效抑制短期资本的流入,而对长期资本的流入所起的作用不大。

(2)托宾税方案(略)。

(3)实施条件。

“托宾税”虽然能有效地抑制投机、稳定汇率,但它的顺利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

①许多技术难题的解决。

②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