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13510700000064

第64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2)

①经济一体化与固定汇率区的收益分析

一国加入一个实行固定汇率安排的通货区的收益,就等于参加国对浮动汇率安排下各种不确定性、混乱、计算及交易成本的节约。虽然在实践中很难对加入通货区的收益得出一个确切的数值,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一收益一定高于该国在不加入通货区的条件下,与通货区成员国进行贸易的收益。而且,如果生产要素在通货区成员国间是自由和大规模流动的话,这种收益会更高。

由此可以认为,一国与一个实行固定汇率安排的通货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该国通过其货币与通货区内其他货币汇率实行固定安排所得到的货币收益就越大,而且这一收益与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呈正相关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收益曲线GG对此进一步的说明。

GG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反映了一国同实行固定汇率安排通货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与其加入通货区的货币效率收益之间的关系。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如果该国与通货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则其加入通货区的收益也随之上升。

只有在通货区内价格水平稳定且固定汇率的承诺有保证的前提下,参加国才能从固定汇率安排中获益,而且各国市场的联系越紧密,这种货币效率收益也越高。此外,一国与一个低通货膨胀通货区的结合程度越高,其国内低通货膨胀的目标越容易实现。

②经济一体化与固定汇率区的成本分析

加入通货区后,一国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因为当一国加入通货区时,必须放弃其运用汇率工具和货币政策实现稳定国内产出和就业目标的一部分自主权,这种因固定汇率安排而产生的不稳定性被称作经济稳定性损失,它同样是和参加国与通货区其他成员国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有关联的。我们可以用损失曲线LL对此进行说明。

LL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这就表明一国加入通货区的经济稳定性损失与它同通货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如果一国与一个通货区保持较高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保证该国在加入通货区后的经济稳定性损失降低。

③是否加入通货区的决策

如果将CG曲线和LL曲线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国是否加入通货区的决定是怎样形成的。

若经济一体化程度小于水平θ1,LL曲线位于GG曲线上方,加入通货区所经历的产出与就业的不稳定性损失就高于获得的收益,该国会留在通货区之外;若经济一体化程度高于(或等于)水平θ1,GG曲线表示的加入通货区的收益高于(或等于)LL曲线表示的加入通货区所损失的稳定性,该国决定加入通货区。由此决定一国加入通货区的最低经济一体化水平为θ1,即GG曲线与LL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一点,如果高于θ1,加入通货区的国家可得到净收益。

虽然GG-LL模型是最优货币论分析的有力工具,但该方法并未包含所有影响最优通货区的因素,比如,它忽略了经济结构的相似性和财政政策的一致性等等。而这些因素对最优货币区的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介绍了衡量最优通货区的两种分析方法。虽然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各有差异,但目的一致,方法互补。成本-收益分析法实际上是建立在单一指标法基础上。它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减少两者间的矛盾。

2.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沿革

(1)第一阶段(1960-1971年):跛行货币区

当时,国际上共存在三个跛行货币区,即英镑区、黄金集团和法郎区。

英镑区是较正式的货币区,区内各成员国储备资产主要是英镑,各国的货币也钉住英镑。

但是,由于英镑本身是钉住美元的,所以该货币区是跛行的。

黄金集团是由西欧各国组成的一个不太正式的货币区,区内各成员国的主要储备资产是黄金。但是,因为区内各国货币还同美元保持着固定比价,所以它也是一个跛行的货币区。

法郎区与英镑区和黄金集团一样也是一个跛行货币区,而且其重要性相对较弱。

跛行货币区虽然开始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尝试,但由于其内部缺乏支持其稳定存在的基础,在整个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它的地位并不重要。

(2)第二阶段(1972-1978年):联合浮动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逐步瓦解,跛行货币区开始分化和重组,西欧各国的黄金集团解体,并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由西欧货币的联合浮动取而代之。

196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简称EMU)的建议。1970年10月,欧共体负责此项工作的专门委员会向理事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共同体内分阶段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由于此专门委员会由当时的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魏尔纳(Werner)负责,所以该报告又被称为“魏尔纳报告”,作部分修改后,于1971年2月9日经欧共体部长会议通过。

虽然在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及经济危机的多重冲击下,这一计划最后以夭折而告终,但这种尝试为以后的欧洲货币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计划的第一阶段中建立的联合浮动制、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欧洲货币计算单位等,也成为未来欧洲货币体系的基础。

欧共体建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和欧洲货币计算单位,并于1972年开始实行成员国货币汇率的联合浮动。所谓联合浮动,又称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对内,参与该机制的成员国货币相互之间保持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并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对外,则实行集体浮动汇率。西欧各国维持联合浮动的意图在于抵制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促进区域内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这种联合浮动机制为随后产生的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汇率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3)第三阶段(1979-1998年):欧洲货币体系

联合浮动极易受美元汇率波动的冲击,为制止汇率的剧烈波动,促进欧共体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欧共体各国在1978年12月5日的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决定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简称EMS),后因联邦德国与法国在农产品贸易补偿额问题上发生争执,该体系延至1979年3月方正式建立。

(4)第四阶段(1999年以后):欧洲单一货币

自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起,欧洲经济一体化步伐开始加快。

1985年12月,欧洲理事会卢森堡会议拟《单一欧洲法案》(ASingle Europe Act),规定于1992年实现欧共体内部统一大市场,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1989年6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主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委员会”向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提交了《欧洲共同体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并获批准。

该报告继承了“魏尔纳报告”的基本框架,认为货币联盟应是一个货币区,区域内各国的政策要受到统一的管理,以实现共同的宏观经济目标。并提出建立一个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设想。

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召开会议,签署了《欧洲联盟条件》(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马约的签署与实施,标志着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