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13510200000018

第18章 传播与文化偏见(4)

在信息传播和分享活动中,对于一般的个体而言,新奇的、极端的、突显的刺激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媒介承担了制造这些刺激的“工作”。所以一个群体中特殊的成员对刻板印象的形成有着主要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个体,其本身的影响力和它以传播新闻——观念为宗旨的一系列活动,对于其他个体刻板印象形成和更新会产生更多的影响。信息传播过程携带的各种偏见会像携带的细菌一样起到进一步传染的作用。

刻板印象对大众传播者而言是他们选择新闻话题、判断新闻价值、表达立场和态度的前概念。

一、媒介的偏见与傲慢

作为新闻从业者,应该明白无论你怎样努力,你都会或多或少按照刻板印象观察事物,理解人。以刻板印象为解释前提,很容易产生带有偏见的信息。例如,2008年西藏发生骚乱事件,一些外国媒体带着一种对中国的偏见进行报道,歪曲了基本事实,造成恶劣印象。

以CNN主持人卡弗蒂发表辱华言论为例,2008年当地时间9日下午,北京奥运圣火在旧金山传递时,CNN进行全程追踪报道。主持人卡弗蒂在谈论中美关系时使用侮辱性的语言,称中国人是“一群五十年不变的呆子和暴徒”,激起了华人的愤怒。当地时间15日,CNN在其网站上就主持人卡弗蒂发表辱华言论进行辩解,并勉强道歉,继续为卡弗蒂的辱华行为辩护,并将矛头指向中国政府。截至4月17日,北京两次要求CNN和卡弗蒂本人向中国人民道歉。针对CNN的辩护,中国外交部第三次要求CNN就主持人攻击中国人言论再道歉: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再次严正要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立即收回辱华言论,向全体中国人民做出真诚道歉。

姜瑜说:“中国人民不可欺,不可辱。我们再次严正要求CNN严肃对待此问题,立即收回恶劣言论,向全体中国人民做出真诚道歉。”姜瑜表示,CNN在15日发表的声明中,不仅没有对该台主持人卡弗蒂发表恶毒攻击中国人民的言论做出真诚道歉,而且还把矛头转向中国政府,企图挑拨中国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对此我们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她还说,卡弗蒂的言论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也是对全人类良知和公理的挑战。

偏见可以让媒体不去核实真相,想当然地张冠李戴,做出错误的报道;会使媒体发表不负责任甚至侮辱性的言论伤害他人;会使媒体违背职业道德,失去公正、客观的立场。

来自中国网民自发建立的“Anti-CNN”站发表的声明,说明了认识偏见,纠正偏见的意义:“该网站是网民自发建立的揭露西方媒体不客观报道的非政府网站。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媒体的不客观报道。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

反对偏见,对媒体而言,不仅是针对外国媒体带有偏见的报道,中国媒体同样也需要反对自己的偏见。

在中国政府和民众要求CNN就辱华事件道歉的同时,在北京“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刊登了“最后的倒计时:驻华外国记者协会担心中国正在恶化的报道环境”的声明。声明说:“至少10名外国驻华记者接受到了‘匿名死亡威胁’。”声明还说,针对外国记者的死亡威胁以及对西方媒体的“妖魔化”,有着给外国驻华记者制造敌意环境的危险。该协会的主席刘美远(Melinda Liu)在声明中说:“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对报道的干预以及针对国际媒体的恶意行为,对外国记者来说,可能会毒化奥运前的氛围。”当然,对于“驻华外国记者协会”的这份声明,也受到国内媒体的批评(阅读附件)。虽然互相批评的立场有别,但是对于媒体偏见以及偏见造成的不良后果倒是有认同的。

附件:

[提要]4月30日,“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发表声明,称西方媒体被中国“妖魔化”,指责中国对外国驻华记者制造“敌对的气氛”。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周方银称,这本质上是西方媒体以“问罪之师”的态度继续向中国施压,它们反复提什么报道自由,但“报道自由”的前提应该是“客观、公正”。

4月30日,是北京奥运倒计时100天的日子,也是奥运圣火结束境外传递的日子,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指责却没有结束。就在这一天,“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China)发表了一份声明,称西方媒体正在被中国“妖魔化”,指责中国正在对外国驻华记者制造一种“敌对的气氛”。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周方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西方媒体在关于“歪曲报道”问题上改变了跟中国较劲的方式,但本质上他们还是以“问罪之师”的态度继续向中国施压。

西方媒体声称自己被“妖魔化”

法新社4月30日报道说,在北京奥运倒计时100天之际,“驻华外国记者协会”称,中国正在通过攻击西方媒体、限制新闻报道自由来制造一种对外国驻华记者敌意的氛围。在看到这则新闻之后,《环球时报》记者登录了“驻华外国记者协会”的官方网站,在其首页上确实找到了这则题为“最后的倒计时:驻华外国记者协会担心中国正在恶化的报道环境”的声明。

该声明说:“至少10名外国驻华记者接受到了‘匿名死亡威胁’。”声明还说,针对外国记者的死亡威胁以及对西方媒体的“妖魔化”,有着给外国驻华记者制造敌意环境的危险。该协会的主席刘美远(Melinda Liu)在声明中说:“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对报道的干预以及针对国际媒体的恶意行为,对外国记者来说,可能会毒化奥运前的氛围。”不仅如此,这份声明还提出了包括“允许外国记者进入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调查干扰外国记者的事件”、“提高政府透明度”等一系列“建议”。

专家:这种说法在逻辑上就站不住脚

看到“驻华外国记者协会”的声明后,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周方银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自那些围绕北京奥运的“纷争”出现以来,西方媒体凭着它们的话语霸权优势,一直都是处于“攻势”,而客观地说,中国基本都是处于“守势”,现在西方媒体却以一副“受害者”的口吻,指责中国主动挑事,这在逻辑上就站不住脚。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在舆论上的这种“弱势”,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主动去妖魔化它们,而只是希望还原事实真相,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从内容上来看,这份声明再次暴露了西方媒体在信息的选择上带有明显的‘偏见’。”周方银说。该专家分析说,诚然,中国网民向西方记者发出威胁不应该,但是西方媒体露骨的偏颇性的报道就理所当然?

“这些事情本来都不应该发生,但事件的起因是什么?不是中国网民主动挑衅,而是西方媒体的偏见报道在先,为什么声明中不提‘因’,而大谈‘果’呢?这再次暴露出它们在信息的选择上的蛮不讲理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