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懂得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经营者,就好比是一个投篮而不得分的球手。
——美国着名的理财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
引言
欢迎大家来到这个财务的世界。
经营企业,你是否遇到以下的困惑: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情况及其获利能力有多少?到期债务有多少?支付能力如何?我的钱花在哪儿了?为什么有收入却没有利润?应否扩充设备和更新固定资产?是否需要对外进行投资?投资项目如何选择?预计的收益如何?本期需要筹措多少资金,是向银行进行短期借贷,还是发行长期债券或扩股,筹资成本有多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如何,未来的机会和风险怎样?……这些都是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你是否发现,在每天的新闻资讯中,都会有公司发行股票、证券市场行情、投资理财等方面的报道;在朋友聚会、网络聊天时,大家也会谈起关于创业资金筹措、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购车贷款等方面的热门话题。财务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章,我们对财务管理进行一个宽泛的概述,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将对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探讨。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讲授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财务管理的概念
2.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观点及优缺点
3.财务管理的环境
第一节 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因此,要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必须先分析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一、企业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一)企业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以制造业为例,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需要筹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以此为资本,企业可以购建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长期资产,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必要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同时还需购买一定数量的原材料等物资,投入必要的人力,才能开始生产活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消耗各种资产,支付劳动力工资及其他有关的费用,最终生产出产成品,再通过销售系统将产成品出售,实现销售收入以弥补成本并获取利润,企业的利润在依法纳税后应向有关各方面进行合理的分配。
由此可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又是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企业同时存在着物流和价值流两种运动。企业的价值流运动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物资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资金的支出和收回,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也就会不断产生资金的收支。企业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便是企业的财务活动。
(二)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内容
与资金运动过程相对应的企业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和分配活动,从而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四个方面。这些财务管理内容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具体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筹资管理
企业要从事经营,首先必须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收入。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表现为企业的现金支出。这种因为资金筹集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是由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筹资与投资活动密切相关,企业应根据选定的投资项目,结合金融市场的有关情况,确定筹资规模,分析各种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特点,计算并比较不同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综合考虑不同的资金来源和筹资比例对企业风险、收益和市场价值的影响,做好筹资管理工作。
2.投资管理
企业取得资金后,必须将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筹资就失去了目的和效用。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便形成对内投资。企业也可以把筹集的资金投资于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等,形成企业的对外投资。无论是企业购买内部所需的各种资产,还是购买各种证券,都需要支出资金。而当企业变卖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其对外投资时,则会产生资金收入。这种因企业投资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是由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拟定备选的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在选定最优投资方案的基础上,确定投资规模,并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3.营运资金管理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首先,企业要采购材料或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当企业把产品或商品销售出去后,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资金;再次,如果现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还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上述各方面都会产生企业资金的收支,属于企业经营活动引起的财务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涉及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
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根据流动资产投资和流动负债筹资对企业风险及收益的影响,做出最优的短期投资和短期筹资决策,安排好日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4.利润分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利润,也可能会因对外投资而分得利润,这表明企业有了资金的增值或取得了投资报酬。企业的利润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首先要依法纳税;其次要用来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最后要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这种因分配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属于由利润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随着分配过程的进行,资金或者退出或者留存于企业,从而对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的利润分配应依法定程序进行,并合理确定分配规模和分配方式,以及分配的比例,尤其是要正确确定留存收益的比例,将留存收益与企业筹资统筹加以考虑,确保企业取得最大的长期利益。
二、企业财务关系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必然与有关各方发生涉及资金往来的各种经济关系,即财务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主要包括:
1.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投资者以所有者的身份向企业投入资金,形成企业的资本金,企业利用资本金进行经营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这是企业各种财务关系中最根本的财务关系。企业的所有者有三类:(1)国家;(2)法人单位;(3)个人。企业的所有者应按照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及时缴足资本金,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企业应有效地使用资金,努力增加利润,并进行合理分配,以保障所有者权益,力争给投资者更高的回报。
企业同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着所有权性质,反映着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往往还需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从而与债权人发生财务关系,这种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债务与债权关系。企业的债权人包括:
(1)贷款机构;(2)债券持有人;(3)商业信用提供者;(4)其他出借资金(或设备)给其他的单位或个人。企业对已发生的债务应做好还本付息计划,并按期归还,以降低风险,维护自己的信誉。
3.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或获利的目的,可通过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单位投资,形成财务关系,这种财务关系是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企业向其他单位投资,应事先充分估计潜在的风险,做好投资决策。企业应按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参与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
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将其闲置资金以购买债券或提供借款的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或以赊销的方式向其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从而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企业以各种方式出借资金之前,应做好对各债务单位信用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出借资金以后,应积极有效地管理好各种债权,以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
5.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以所取得的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奖金、劳保与福利、社保基金等方面的报酬。因此,企业与职工之间这种财务关系体现着职工个人和集体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同时,因职工出差借款或企业为职工垫付某些款项等原因,也会形成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时,应严格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并按照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劳动成果,从构建和谐社会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处理企业与职工经济利益关系,以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因相互提供半成品或劳务而计价结算,也会形成相互之间的财务关系。这种在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体现了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应在建立健全各项基础核算工作及内部经济责任制基础上,合理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处理好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7.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要按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从而与国家税务机关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及时、足额地纳税是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因此,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关系反映的是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权利义务关系。
由此可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资金运动,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的筹集、运用、回收与分配几个方面。在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有关各方之间的经济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要通过合理组织资金运动和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来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可以说,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门研究企业聚财之道、用财之道、生财之道的学科。
三、财务管理假设
对财务管理活动和财务管理内容进行理论研究,离不开财务管理假设。例如,当一个企业进行长期债券投资时,必然假定自己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均是持续经营的企业。当我们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投资股票的报酬高时,实际是假设资金增值,风险与报酬同增。
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包括: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
1.理财主体假设
理财主体假设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漫无边际的,而应限制在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将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同另外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相区分。在现代的公司制企业中,客观上要求将公司的财务活动与股东的财务活动划分清楚,如果将成千上万的股东和企业混在一起,就无法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而使用理财主体假设,将企业与包括股东、债权人和企业职工在内的其他主体分开,无疑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理财主体应具备以下特点:(1)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2)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3)理财主体一定是法律实体,但法律实体并不一定是理财主体。
理财主体假设为正确建立财务管理目标,科学划分权责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指理财的主体是持续存在并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除非有相反的证明,否则,将认为每一个理财主体都会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管理上一个重要的基础前提。在确定筹资方式时,要注意合理安排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关系,在进行投资时,要合理确定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关系,在进行收益分配时,要正确处理各个利益集团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此项假设基础之上的。
3.有效市场假设
有效市场假设是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只有在有效市场上,财务管理才能正常进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才能建立。最初提出有效市场假设的是美国财务管理学者法马(Fama),他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有效市场、次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三类。法马的有效市场假设是建立在美国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和股份制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理财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理财环境和中国企业的特点来看,有效市场应具备以下特点:(1)当企业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价格在资金市场上筹集到资金。(2)当企业有闲置的资金时,能在市场上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3)企业理财上的任何成功和失误,都能在资金市场上得到反映。
有效市场假设是建立财务管理原则,决定筹资方式、投资方式,安排资金结构、确定筹资组合的理论基础。如果市场无效,很多理财方法和财务管理理论都无法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