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13507100000058

第58章 后记

很高兴,《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终于要出版了。在本书付梓之际,写一篇后记无疑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深刻认识和积极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并通过自身不断改革创新而求得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2007年,我申报的“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被批准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项课题,我也就开始了本书的写作。

本书着重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视角来分析和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时代发展及其理论成果。我从国家治理已经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客观的事实和趋势出发,强调政党治理国家、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成为我们分析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前提。书中对当代中国的国家的政权基础、国家的政体建构、国家的治理方略、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家的职能变革以及国家的民族化建构所作的理论考察,都尽可能置于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以确保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阐释和建构既具有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脉相承的性质,又具有时代创新特色。

当然,由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被指称为“未被系统地理论化”,也由于其时代论题十分丰富,因此本研究是有限度的。从时间来看,本书主要是总结并阐释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贡献,基本上未涉及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之前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成果的概括和总结;从内容上看,本课题未涉及当代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原本形态的马克思主义(Plain Marxism)国家理论及其理论成果,只是作了一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建构性的阐释,也未涉及对消化吸收各种“新”或“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及其成果,如国家的自主性、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社会主义国家与市民社会等,而这些无疑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新发展课题需要总结和阐释的重要内容。如果本书能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理论提供某种阐释视角和某些知识准备,那就达到了我的写作目的了。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我的工作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领导和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关心和关注,我的同事刘彦朝和张胜红也对本书的写作做了许多工作。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罗许成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