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
13504700000014

第14章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统计、考核与监察(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运输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道路运输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道路运输业作为我国消耗石油能源的大户,油耗总量也在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道路运输业特别是货运行业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仍存在运输效率低、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我国道路运输业百吨公里油耗及综合能耗水平仍较高。道路运输业面临当前世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高位运行的巨大压力,成为节约能源的重点领域。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重要约束性指标。

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并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因此,道路运输业应该把“统计、监察、考核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周密部署、科学组织,尽快建立并发挥“统计、监察、考核体系”的作用。

5.1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统计

对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统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能源消耗的统计。道路运输业主要消耗柴油、汽油等石油产品,在消耗的同时必然产生相应的排放。因此节能本身就是减排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对排放的统计。道路运输业的排放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它的排放源不是固定的,而是移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其排放的监控和统计的难度。下面就分别对道路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统计方法进行探讨。

5.1.1道路运输业能源消耗统计

对于能源消耗的统计,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源头做起。对于道路运输业而言,主要是从燃料的消耗量入手。道路运输企业管理分散、流动性强,需要对不同性质的道路运输企业采取不同的调查93方式。在从事营业性道路的重点企业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的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并在工作规范化以后逐步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全部专业道路运输企业。对从事道路运输的个体专业运输户实施典型调查,按照单车年均收入耗油量或单位客货周转量耗油量、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数量,推算其能源消费总量。

1.调查依据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浙江省道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并分析全省道路运输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利用水平,推动道路运输节能降耗,依据交通部《道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调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结合我省道路运输的特点,制定以下调查统计方案。

2.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

浙江省道路运输业能源消耗统计调查对象为:全省道路运输营运载货汽车和营运载客汽车。不包括:(1)在城市内道路上进行旅客(货物)运输的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接送本单位职工上下班的班车、小客车、载货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2)在港口、车站、市内为装卸而进行搬运的各种运输工具。(3)营业性运输的拖拉机。

每年度进行一次调查。

3.调查内容

本调查分为单车油耗调查和车辆年行驶里程调查两部分。

单车油耗调查在运输企业进行,主要调查车辆基本信息及调查时间内的每日运输情况,如每运次行驶里程、空驶里程、载客数或载货质量、加油量等。

车辆年行驶里程调查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主要调查车辆的基本信息和年行驶里程等。

4.抽样单元及样本框

本方案的抽样单元为:单台车辆。

为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和车辆油耗推算结果的精度,要求各市建立总体车辆数据库,作为样本框。在每次抽样前应对样本框进行更新。

5.车型分类

将全省属于调查范围的全部营业性运输车辆按。

6.样本车辆的编码

每辆样本车的编码由12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依次为:前两位数为各省代码(浙江省为11);第3~4位数为地区代码;第5~7位为车型代码;第8~9位为企业代码(编码方式由各市自行确定(编码原则:应能明确识别两类不同的调查企业——运输企业和检测站);第10~12位为样本车辆编号(按核定载质量(货车)或车身长度(客车)由小到大进行编号)。

7.单车油耗调查

(1)调查方式和调查员职责

单车油耗调查要求调查员到样本企业进行访户调查,在企业的协助下亲自填写调查表的基本信息和综合信息部分,然后由样本车驾驶员填写每日运输信息部分,调查时间结束后,调查员再次到样本企业回收调查表。

调查期间调查员应与企业委派的专门负责人员密切配合指导驾驶员认真填写调查表。对调查企业和样本车辆的信息尽到保密义务。调查结束后由调查员负责调查表的回收、审核工作,审核内容包括:书写是否端正、字迹是否清晰、登记内容是否完整、数据是否正确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澄清和纠正。

(2)调查时间

单车油耗调查时间一般为10个工作日,即首次调查访问日之后10个工作日。若被调查的样本车辆在调查时间内正好从事长途运输,且一个运次超过10个工作日时,则调查时间延长至该运次结束。

(3)调查内容

依车辆类别不同,分别按照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分别调查。

载货、载客汽车的数据采集表分别。

(4)抽样方法

本方案的抽样总体原则是:各市应确保各层的样本车辆数达到最低样本量。具体的:

各市在抽取样本车辆时,首先要优先考虑本地有代表性的大中型运输企业。当样本量不足或样本车辆类别不能覆盖所有子层时,还需选取一部分小型运输企业或个体运输经营户的车辆。

各市依照选中企业的车辆结构(拥有各子层车辆数)确定各企业的样本量。

特殊地,若样本车辆自调查员首次访问日起连续停运20日以上,或样本车辆长期在异地运营的,可更换样本车。更换样本车辆时,要选择该企业同一类别的车辆,并对有关情况进行记录。

且各种类别的样本车辆数应不少于100辆。分类别车辆全省注册车辆数少于30辆的,该类车辆不进行数据采集;分类别车辆全省注册车辆总数大于30辆、但全省所有典型企业该类车辆总数不足100辆的,则将所有典型企业的该类的车辆全部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全省所有典型企业该类车辆总数超过100辆的,数据采集对象为100辆。

8.车辆年行驶里程调查

(1)调查方式和调查对象

99调查方式是由调查员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访户调查。

调查对象是前往该站进行检测的营业性运输车辆。

各检测站应委派专人负责能源统计工作,密切配合调查员认真填写调查表。调查员对调查企业和样本车辆的信息应尽到保密义务。调查结束后由调查员负责调查表的回收、审核工作,审核内容包括:书写是否端正、字迹是否清晰、登记内容是否完整、数据是否正确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澄清和纠正。

(2)调查时间

车辆年行驶里程调查时间,指调查员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完成规定样本量调查所需的时间,由于各检测站的检测工作量不同,因此本方案对该项调查时间不做硬性规定,以完成规定样本量调查为准。

(3)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车辆牌照号、厂牌型号、燃料种类、总质量、核定载客人数(或核定载质量)、年行驶里程、车辆所属业户经营类别、运营方式、年工作天数、百车公里油耗、客位利用率(客车)、空驶率(货车)等。

(4)抽样方法

①全省样本量的确定

为保证在95%置信度下,各省分子层车辆年行驶里程估计值的极限相对误差能够达到3%,变异系数为0.5,各省每类车型的最低样本量按照表5.6确定。

9.主要指标解释

运次:指车辆完成一个完整的运输生产过程,即以上一次货物卸空(或旅客下空)开始到本次货物卸空(或旅客下空)为止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出回场、调车的过程)。

旅客周转量:车辆实际运送的每位旅客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

货物周转量:车辆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

总行程周转量:车辆单车总行程与核定载质量(载客人数)乘积。

总行程周转量=总行程×核定载货质量(载客人数)百车公里燃料(汽油、柴油等)消耗量:车辆每行驶百公里的平均燃料消耗数量。

百千公里燃料消耗量=燃料的消耗量

行程

×100

百吨(千人)公里燃料(汽油、柴油等)消耗量:车辆每完成百吨(千人)公里货物(旅客)周转量的平均燃料消耗数量。

百吨公里燃料消耗量=燃料消耗量

货物(旅客)周转量

×100

载运行程(重车行程):车辆行程中车辆载有客、货(不论是否满载)的行驶里程。

空驶行程(空车行程):车辆行程中空车行驶的里程。

总行程:车辆载运行程与空驶行程之和。

单运次上座率:指该运次平均载客人数与车辆核定载客人数之比。

空驶率:车辆空驶行程与总行程之比。

空驶率(%)=客驶行程

总行程

×100%

客位利用率:车辆实际完成的旅客周转量与载运行程载客能力之比。

客位利用率(%)=实载周转量/(总行程×核定载客人数)

5.1.2能源消耗统计指标及指标分析

道路运输业车辆能源消耗统计指标应为:分类百车公里燃料消耗量、分类车年均燃料消耗量、分类百吨公里燃料消耗量、综合百吨公里燃料消耗量、燃料消耗总量等。

5.1.3道路运输业排放的统计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通常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量。其排放量的统计一般是从燃料着手,乘以多个系数推算得到总排放量。

而道路运输业的污染物排放物较为复杂,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物。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排放物主要有: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以及排气颗粒物等。

汽车发动机内部的燃烧状况较为复杂,且车辆运行工况多变,不能简单地从燃料入手推算排放量。汽车排放量的统计目前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因此,对于汽车的排放统计,暂不以排放总量作为统计指标。而以排放水平最为统计指标。

近年来我国对汽车发动机排放法规的制定日趋严格。最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有《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其测量》(GB17691-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2005),《排放限值双怠速法》(GB18285-2005)等。其中《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其测量》(GB17691-2005)中对稳态循环试验和负荷烟度试验排放限值规定。

汽车发动机废气排放水平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对车辆定期检测的检测结果。

除此之外,道路运输业排放的统计还包括:汽车维修企业“五废”(废机油、废轮胎、废电瓶、废配件、货运废包装物)的回收率,以及废水的处理率等。主要通过企业的报表,和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等方式进行统计。

根据《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和2007年的浙江省统计数据可以推算2007年浙江省道路运输业的燃料消耗总量。

1.货运业

据抽样调查,营运货车柴油及汽油运输单位能耗分别为4.76升/百吨公里及5.34升/百吨公里,2007年营运货车运输实际柴油及汽油总能耗分别为164.4万吨及30.6万吨。

2.客运业

据抽样调查,营运客车柴油及汽油运输单位能耗分别为8.12升/百吨公里及10.89升/百吨公里,2007年营运货车运输实际柴油及汽油总能耗分别为40.3万吨及13.0万吨。

3.驾驶员培训业

据调查培训每个驾驶员大约需要消耗汽油120升。浙江省2007年培训驾驶员777503人。2007年浙江省驾驶员培训行业消103耗汽油约9330万升,约合6.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