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13504000000079

第79章 《金瓶梅》成书新探(6)

小说要写暴发户西门庆家和当时官场的奢侈腐化,他们所享用的食物当然是各地的奇珍异产。以酒而言,第十五回之前都是浮泛的描写,在此之后才经常说明酒的品种,并且对不同品种的酒类作出具体描写。这同西门庆家由破落而回升的趋势正相适应。全书有五十三回提到酒的品种,金华酒十九次,它的简称金酒一次,南酒十二次,浙酒二次。从第七十二回的描写可知南酒、浙酒指的都是金华酒。另外麻姑酒四次。“(浙江)婺州之金华、(江西)建昌之麻姑”在松江华亭人顾清(1460-1528)的《傍秋亭杂记》中被列为七大名酒之二。有1570年序的直隶柏乡(今属河北省)人冯时化的《酒史》则说:金花酒“浙江金华府造,近时京师嘉尚。

语云:晋字金华酒,围棋左传文”,可见它身价之高。以上采用郑培凯教授的说法②。金华酒经钱塘江、大运河直达山东和北京,运输很方便。《傍秋亭杂记》还载有山东名酒秋露白。如果说西门庆宴会上经常出现的竟是本地酒,那只能显示一个土财主的阔绰,不是本书作者的意图。其他菜肴也如此。第三十四回写刘太监送给西门庆两包糟鲥鱼重四十斤,这是每年由江南运送给皇家的贡品。至于升斗小民,《金瓶梅》写的就都是道地的北方食品。如第七回的黄米面枣儿糕、艾窝窝,第八回的角儿,第五十回的驴肉,第五十七回的火烧、波波、馒头等。

从语言角度来看,戴不凡的《金瓶梅零札六题》指出《金瓶梅》第二回“武松便掇杌子打横”的“掇”字,第九回“待事务毕了”的“事务”,第二十六回“錼了那黄汤”的“錼”字都是吴语,但他承认,“全书又是以北方语言为主”。不同研究者所举的不同例子可能有争议,《金瓶梅》中混有北方话中少见或不用的南方词汇是无可否认的。

就语言现象而论,改变语言的腔调和常用词汇的发音,要比吸收一些非本地方言的词汇困难得多。如果让作者朗诵几个片段,那就不难听出他的家乡所在。自然,这是空想。但事实上存在与此近似的方法可供检验。举例如下:

(一)第四十回:“等我去呵些汤罢”;

(二)第五十回:“每人呵了一瓯子茶”;

(三)第六十四回:“俺每下人自来也不曾呵俺每一呵,并没失口骂俺每一句奴才”;

(四)第六十七回:“那消费力,几口就呵没了”;

(五)第六十八回:“呵了两口汤”;

(六)第七十二回:“呵了些茶”;

(七)第十二回:“西门庆道:你敢与我排手?那桂姐道:我和你排一百个手。”

上面第一至第六都以“呵”代替“喝”,在北方话中两个字声母、韵母、声调都相同。第七例以排代替拍,在北方话中只声调有微细区别。在南方话中“呵”和“喝”只声母相同,“排”的声母b,“拍”的声母p,两组字韵母和声调都有明显差别,不能用来互相代替。据东吴弄珠客序,此书刻印于苏州,以上同音代替的字不会出于南方刻工之手,当是原稿如此。这是《金瓶梅词话》的写定者,至少最后的写定者,是北方人的明证。

第十一回“孙雪娥道:娘,你看他嘴是淮洪也一样”,“淮洪”一词又见于第七十五回,用法相同。第三十二回“曹州兵备管的事儿宽”,重复出现在第四十二回。淮洪,又称徐州洪,它是徐州城外的一段急流。苏轼为它写了一首着名的诗《百步洪》。淮洪波涛喧闹,同某一曹州兵备爱揽闲事一样成为妇孺皆知的民间熟语,流传范围不会太大。它们的普遍性不及第三十三回的白塔:“不然,随你就跳上白塔,我也没有。”那是北京紫禁城里的名胜,熟习它的人不限于北京居民。

从“淮洪”和“曹州兵备”二词可以推定:《金瓶梅》的写定者的籍贯可以由北方缩小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从济南到徐州、淮安一带,即今山东省中、西部及苏北北部。

下面对异议提出答辩。

第九十四回,王宣为陈经济向临清晏公殿老道送礼,“任道士见帖儿上写着:谨具粗段(缎)一端、鲁酒一樽……知生王宣顿首拜”。

同一回又写道:“我那边下着一个山东卖棉花客人。”

不少研究者认为:《金瓶梅》作者(写定者)如果是山东人,那就不会写“鲁酒”和“山东卖棉花客人”了。这样写,正是他不是山东人的证明。

他们不知道“鲁酒”一词源出《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后来用作薄酒的代称,如庾信《哀江南赋》:“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金瓶梅》的请帖以鲁酒和粗缎相提并论,是谦词,同作者是否山东人无直接关联,虽然山东人这样写会有另一种亲切之感。

尽管《金瓶梅》曾多次写明清河县属山东省管辖,前文已经说明,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小说中的人物身在非山东省的清河县,提到山东省临清县的卖棉花客人,一时忘乎所以,把小说中人为的政区划分置于脑后,写出这样一句话。某些研究者用以证明作者(写定者)不是山东人。事与愿违,这倒恰恰证明作者家乡距离清河、临清不很远,对该地的省界了然如指掌。否则,他就不可能有这样对真实情况的不知不觉的流露。

《金瓶梅》三分之一的回目都有戏曲演出的繁简不一的记载,包括笑乐院本、杂剧、南戏的演出实况在内。这些资料和明代其他有关戏曲演出的文献作对照,无论对《金瓶梅》写定者的时代和籍贯都是最好的验证。

嘉靖三十八年(1559),徐渭作《南词叙录》序,成书则在三年之前。上距李开先《宝剑记》初刻本九至十二年。书中说弋阳腔流行最广,北到京师,南到闽广,其次为余姚腔、海盐腔。昆曲限于当地,像一切事物初起时一样,还在受人排斥“或者非之,以为妄作”。徐渭对此愤愤不平。《南词叙录》之后大约二十年,松江何良俊《四友斋曲说》云:“近世北曲,虽郑卫之音,然犹古者总章北里之韵,梨园教坊之调,是可证也。近日多尚海盐南曲。士夫禀心房之精,从婉娈之习者,风靡如一。甚者北上亦移而耽之。更数世后,北曲亦失传矣。”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作于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它说昆山腔当时已经取得对海盐腔的优势。我们知道昆山腔在它的发源地苏州一带则在1540年前后已由梁辰鱼的《浣纱记》而兴起②。与此同时,沈璟晚年制订曲谱,虽然名为《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实际上他只为促进南曲中的一种即昆曲的繁荣而努力。他的目的“欲令(戏曲)作者引商刻羽,尽弃其学,而是谱之从”(李鸿序)。这个意图正好说明在汤显祖、沈璟的时代,昆曲的统治地位还有待确立,或正在确立之中。同时而略迟,万历三十八年(6110),王骥德《曲律》卷二说:“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从《南词叙录》到《曲律》,以上各家年代先后不同,忠实地反映了弋阳、海盐、昆山各腔依次代兴的情况。

据《金瓶梅》的记载,当时上演的元代杂剧有《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第六十一回)、《金童玉女》第一折(第三十二回)、《两世姻缘》第三折(第四十一回)、《留鞋记》(第四十三回)、《龙虎风云会》第三折(第七十一回)。

另有“《抱妆盒》杂记(剧)”,曲文和《元曲选》不同。第五十二、六十、六十一回描写演唱南词、南曲,伴奏乐器是筝或琵琶。西门庆家正式宴请高级官员时,如第四十九、七十二、七十四、七十六、六十三、六十四等回,演唱的都是海盐腔,尤以上面最后两回的记载比较详细。全书没有一次提到昆曲或以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南戏。即使在第三十六回写到在北方深受欢迎的“苏州戏子”时,那也不是昆腔演员。

《金瓶梅》所写的数十次戏曲演出情况和何良俊的记载完全吻合。

《四友斋曲说》云:“余家小鬟记五十余曲,而散套不过四、五段,其余皆金元人杂剧词也。南京教坊人所不能知。老顿言:顿仁在正德爷爷时随驾至北京。在教坊学得,怀之五十年。供筵所唱,皆是时曲。此等辞(指北杂剧)并无人问及。不意垂死遇一知音(指何家小鬟)。”“随驾”指正德十五年(1520)十二月跟从皇帝由江南来到北京。下推五十年,即隆庆(1567-1572)年间,正是何良俊写作《四友斋曲说》的年代。这时顿仁慨叹北杂剧在江南几乎已成绝响,甚至连留都南京的教坊司艺人都不能演唱,而在《金瓶梅》所写的山东地区虽然它不及海盐腔入时,却并未衰歇。

从上述情况看来,《金瓶梅》成书当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之后,万历元年(1573)之前。写定者的籍贯则在今山东省中西部及苏北北部,即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一带。

四、《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或他的崇信者我在六十年代初发现《金瓶梅》第七十回正宫(端正好)套曲(五支)采用李开先的《宝剑记》传奇第五十出,当时曾写了一篇短文,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发表。后来,因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看到朱星的《金瓶梅考证》连载,才把旧作修改成《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发表在《杭州大学学报》

1980年第1期。今年秋,应邀来普林斯顿访问,有机会读到韩南教授(PatrickD.H anan)的旧作《金瓶梅探源》。现在我乐于利用韩南教授和柯丽德(K atherine C arlitz)博士的研究成果作为我的论据之一。韩南教授在他的论文中声明,他不认为小说多次引用《宝剑记》和小说作者问题有任何联系。

如果由此造成错误,那当然和他无关,只能由本人负责。下面是《金瓶梅》引用《宝剑记》的主要段落。

(一)第六十一回“我做太医姓赵”起十八句七言,见《宝剑记》第二十八出;

(二)第六十七回(驻马听)“寒夜无茶”、“四野彤霞”二曲,见第三十三出;

(三)第六十八回“虽是尼姑脸,心同淫妇心……哄了些小门闺怨女,念了些大户动情妻……姻缘成好事,到此会佳期”,见第五十一出;

(四)第六十八回“佛会僧尼是一家,法轮常转度龙华。此物只好图生育,枉使金刀剪落花”,《宝剑记》第五十一出作“法轮常转图生育,佛会僧尼是一家”;

(五)第七十回“官居一品”起大段描写,见第三出韵白;

(六)第七十回正宫(端正好)套曲(五支),见第五十出;

(七)第七十四回“盖闻法初不灭”至“空手荒田望有秋”大段原是第四十一出的韵白;同一回“百岁光阴瞬息回,此身必定化飞灰。谁人肯向生前悟,悟却无生归去来”,“人命无常呼吸间,眼观红日坠西山。宝山历尽空回首,一失人身万劫难”,见同一出《诵子》,但前后四句顺序颠倒;同一回《一封书》曲(“生和死两下”)见同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