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13503500000079

第79章 明清紫禁城与中国古代建筑(7)

清代是中国传统园林发展的最后一次高峰。清代皇家园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清初的恢复期、乾隆和嘉庆时代的鼎盛期、道光以后的衰颓期。清代前期经顺治、康熙、雍正三个时期的治理,经济秩序基本稳定,生产发展,人口增殖,社会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陆续开始了园林建设。此时主要是整顿了南苑及西苑,初步建筑了.春园、圆明园及热河避暑山庄。清初的园林皆反映出简约质朴的艺术特色,建筑多用小青瓦,乱石墙,不施彩绘。乾隆、嘉庆近百年间,国家财力达于极盛,园林建设亦取得辉煌成就。此时除进一步改造西苑以外,还集中财力经营西郊园林及热河避暑山庄。圆明园内新增景点48处,并新建长春园及绮春园,通过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引进了西欧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建于长春园的西北区。此时还整治了北京西郊水系,建造了清漪园这座大型的离宫苑囿,即为今日颐和园的前身。并对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进行了扩建,形成西郊三山五园的宫苑格局。乾隆时期继续扩建热河避暑山庄,增加景点36处及周围的寺庙群,形成塞外的一处政治中心。

与此同时,私家园林亦日趋成熟,不仅数量上大大超过明代,而且逐渐显露出造园艺术的地方特色,形成北方、江南、岭南三大体系。清代私家宅园达到了宋、明以来的最高水平,积累了丰富经验。首先是园林规划由住宅与园林分置逐渐向结合方向发展。在宅园内不仅可欣赏山林景色,而且可住可游,大量生活内容引入园内,提高了园林的生活享受功能。由此引发园内建筑类型及数量增多,密度增高,与宋、明以来的自然野趣欣赏性园林大为不同。其次,由于宅园盛行地区人口众多、用地昂贵,宅园必须在较少的空间用地条件下创造更丰富的景物,因此在划分景区或造景方面产生很多曲折、细腻的手法。如苏州留园的入口建筑序列,网师园的环池建筑布置,都在空间上不断追求变化,开合、收放、明暗、大小等方面交替运用,逐层转换,以达到丰富景观的效果。再是,清代宅园叠山中应用自然奔放的小岗平坡式的土山较少,多喜用大量叠石垒造空灵、剔透、雄奇、多变的石假山,并出3 35现有关石山的叠造理论及流派,这方面以戈裕良所造的苏州环秀山庄假山的艺术成就最为明显。这时期的宅园艺术中也大量引入相关的艺术手段,巧妙地处理花街铺地、嵌贴壁饰、门窗装修、屋面翼角、家具陈设、联匾字画、桥廊小品等项的艺术形式,为充分表达造园意匠开辟了更广泛的途径。当然,此时期由于物质享受要求深入园林创作之中,造成园林建筑过多,空间郁闭拥塞,装饰繁华过度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意境的进一步挖掘与升华。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一方面继承唐、宋以来的建筑传统,另一方面在建筑结构、材料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尤其是在建筑组群的总体布局、园林建筑的空间组织等方面获得不少成就。因此,元、明、清时期虽然已进入中国古代社会的晚期,但传统建筑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那么,一气呵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究竟有何特点呢?对此,不少学者已做过分析与概括。梁思成在其《中国建筑史》中认为:“建筑显着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

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其中属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的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

一是以木料为主要构材: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构,故仅于石面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产生其形制。中国始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二是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为“隔断墙”,非负重之部分。中国建筑之所以能在极不同之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实有赖于此构架制之极大伸缩性也。三是以斗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后世斗栱之制日趋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栱之“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对于斗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四是外部轮廓之特异: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它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素。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

在这里,梁思成从建筑的结构取法与发展的角度,归纳出以木料为主要构材、以梁柱式为主要构架、以斗栱为结构之关键以及特异的外部轮廓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对此,陈明达在谈及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发展,认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从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保持构架制原则、创造斗栱结构形式、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灵活安排空间布局、运用色彩装饰手段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同时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墙倒屋不塌”之妙。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各种单体建筑的各部分乃至用料、构件尺寸、彩画都是标准化、定型化的,在应用上,要遵照礼制的规定。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建筑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大规模建筑组群平面布局更加注重中轴线的建立,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中国建筑的室内间隔可以用隔扇、门罩等各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使室内空间既能够满足屋主自己的生活习惯,又能够在特殊情况下迅速改变空间划分。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陆续出现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中国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刘敦桢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则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认为在建筑结构、组群布局、艺术形象、园林、城市、工官制度等方面,中国古代建筑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在结构方面: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从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以抬梁式使用范围较广。木构架之外,中国建筑在砖、石结构方面也有不少成就。在组群布局方面:以木构架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布局,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在艺术形象方面: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处理,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不少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单座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和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二是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随着组群的性质与规模大小,产生各种不同方式。

其中宫殿、坛庙建筑,多以各种附属建筑来衬托主体建筑。三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装饰是随着起居习惯和装修、家具的演变而逐步发生变化。四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从春秋起,不断发展,大致到明代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手法。在园林方面: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有自然风趣的园林。这种自然风趣的园林,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自然的艺术再现。在城市方面:中国的城市往往以宫室为主体,辅以官署和生产生活有关的建筑以及城垣、壕沟等防御设施而构建起来的。城市的布局,尤其是都城的布局力求方正和对称,并以建筑物的体量和色彩来强调宫室为主体的城市中轴线的作用。也有不少城市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虽然城市轮廓并不规则,但道路系统仍力求整齐。在工官制度方面:中国古代的工官制度主要是掌管统治阶级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与施工组织管理,同时对于总结经验,统一做法实行建筑“标准化”,也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如《营造法式》的编着就是工官制度的产物,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

同样,傅熹年也从木结构建筑、院落式的布置、城市规划、自然山水式的园林布置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始终沿用木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基本特点,而不像世界其他地区那样开始为木建筑,后经一段发展转为砖石结构房屋。中国古代建筑除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都是院落式布置。主要建筑物都在纵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地位于其前方两侧,以回廊或围墙围出矩形庭院。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基本的组合单元,较大建筑群组可在纵轴线上串联若干院落,每院称一“进”;更大的还可在主轴之侧加次要轴线一至数条,每条称为一“路”。各种不同规模的住宅、宫殿、衙署、寺观等就是这样组成的。中国至迟在商代已出现城市,在西周初和春秋、战国时都曾大量营建城市,形成根据政治、军事、经济需要,按一定规划分级建城的传统。中国有悠久的造园传统,而以兼供游赏、居住之用的城市山林型宅旁园最具特色。这种园林南北朝以后渐盛,宋以后受山水画和诗词的影响而日趋精巧,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其特点是崇尚自然,又不简单地模拟自然,而是追求中国山水画和诗词的意境,以略带写意的手法,创造更能概括自然山水之美之精髓的景物。

综合上述几种观点,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从建筑结构、单体建筑、群体布局、工官制度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在这里,梁思成强调了建筑材料对建筑结构、形式特征形成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以木料为主要构材,而不像世界其他地区那样开始为木材料,后经一段发展转为砖石结构房屋,因而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点。

古代的木构架结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呈现出不少优点:由于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这样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同时因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提供安全保障,如可减少地震损害等。林木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取材,且比砖石材料易于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