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刘三姐”景区总是依据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追求创新的,除了开发作为晚上休闲娱乐项目——《印象·刘三姐》这个全新概念的艺术视觉“大餐”外,紧接着又推出了一个全新概念的音乐“盛宴”——《鼓楼大乐》。《鼓楼大乐》使用了壮、侗、苗、瑶等广西少数民族乐器和少数民族女子乐队歌手200多名,以原生态的音乐及表演形式描绘了漓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演出借助中国最大的鼓楼实景,将独特的环境、美妙的音乐和极具震撼力的宏大演出场面融为一体,完成了中国民间音乐史诗般的篇章。《鼓楼大乐》作为白天的参观项目,拥有耗资100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世界最大鼓楼群,它强调强烈的听觉冲击力,成为《印象·刘三姐》之后推出的又一全世界目前独一无二的音乐旅游精品。
3.创意竞争策略
创意竞争就是利用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方法创造性地挖掘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主题,将其转化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过程。民族文化资源的文脉是主题创意的物质和精神载体,挖掘文脉、寻找文脉、提炼和升华文脉的目的就是为主题注入鲜活的灵魂和持久的生命力。主题文脉的创意是建立在民族文化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对民族文化的调研需要从宏观大文化背景、微观民间文化背景和历史的时间背景着手进行的。当然,选择主题文脉需要采取灵活的选择方法,要从散乱无序的众多文脉当中,梳理和把握地方最重要的文脉,“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所在地的‘文脉’内涵和体系,准确把握其‘文脉’特征,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的主题选择方法:一是可以顺应‘文脉’,追求同一性,从‘文脉’的特征中提炼主题,升华主题认同感;二是可以突破‘文脉’的框架,出奇制胜,构架差异化的主题,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主题特色;三是可以采取协调与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性地确立主题,体现特别的构思特征。”对文脉进行细致地分析和提炼挑选,其目的在于识别出可供选择的相关素材和资源。因此,当所有外在条件相对不变的前提下,关系到民族文化旅游成功与否的创意设计就成为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创意不仅使文化特征具体化、视觉化、艺术化,更能使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印象·刘三姐”就是运用独一无二的方式来诠释桂林的自然美和文化美。
刘三姐及漓江都是桂林举世闻名的两大旅游文化资源,但“印象·刘三姐”没有落入俗套,而是选择了一条较高雅的、印象派的路线,采用生活化的场景——捕鱼、拉网、荡舟、渔歌,写意地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少数民族风情及漓江渔火等元素进行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桂林山水之中,通过鼓楼群、灯光工程、烟雾工程、音乐工程、舞美设计、漓江渔火、服饰、漓江牧童、洗衣村妇、唱晚的渔舟、归家的耕牛,用现代科技组合传统的桂北乡村景象,充分利用晴、烟、雨、雾、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气候来营造主题,从而创造出无穷的神奇魅力,使“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每场都是新的。最终将主题的自然之美、渔火之美、人文之美、民风之美、服饰之美、灯光之美充分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场视觉艺术的革命。
结语
自主创新能增强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离不开自主创新。中国旅游自主创新的研究和实践都不够,导致了我国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具有世界推广意义的旅游产品或旅游品牌不多。因此,加强旅游自主创新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旅游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应用,更应该在各个领域都深入探索与研究,从而提高我国旅游竞争力。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景区在自主创新方面有诸多有益经验,以实践案例进行研究,有利于更进一步探索适合民族文化旅游自主创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中国茶文化与休闲文化
刘嘉龙
内容提要:中国茶文化是休闲文化的重要载体,茶文化休闲是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重要休闲方式之一。中国茶文化与休闲文化有着的内在联系,发展茶文化旅游,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茶文化所倡导的是一种休闲与和谐的文化,而休闲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东方人的茶文化休闲与西方人的咖啡文化、酒吧文化休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东方各种休闲方式中,茶文化休闲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茶文化、休闲文化、和谐社会。
一、中国茶文化概述
中国茶文化的概念。广义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狭义概念:主要指茶对精神和人文社会的功能(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通常概念: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现在通常所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即茶文化外显部分)。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如果说茶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的话,那么茶道则是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中国茶道精神就是“和”字,“和睦清心”
是茶文化的精髓,也就是茶道的核心。这种“和”文化在师法中国茶文化的日本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光大。现在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首先发扬这种“和”的精神。将茶道“和”的精神体现在休闲文化理念中,就是要建构和谐社会的新型关系。“和谐社会”尤为注重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调和,表现在休闲文化上,也就是要特别强调人的内心世界及其主体感悟,应与客观对象之间的规律、形式保持和谐的统一,“和谐”就是要求理性的内容与感性的形式相统一。
中国茶文化的功效。中国茶叶名品荟萃,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强身健体、保健药疗之功效,又富欣赏人生、陶冶情操之神奇。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之一,去茶馆茶楼开茶话会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重要的休闲活动和方式。饮茶与健康之间关系非常紧密,这是茶的自然功效。本文所说的茶文化功效则主要指社会功效,即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茶文化具有促进人际交流、和谐、快乐方面的功效。商务洽谈喝茶,客人来访喝茶,朋友聚会喝茶,打架劝架喝茶无不体现了茶文化独特的社会功效。
二、中国茶文化的休闲境界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更新升级,饮茶品茶已不仅仅是满足一般生理意义上的解渴需求,而是融入了生活意义上的休闲、审美意义上的鉴赏需求,融入了现代消费的“时尚、前卫”理念,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茶文化的品位,完善和丰富了21世纪中国茶文化内容和休闲思想,使得中国茶文化与休闲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茶文化的休闲传统。中国茶文化休闲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茶文化与中国休闲文化就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休闲文化的重要载体,茶文化休闲是东方人特别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东亚、东南亚人的重要休闲方式之一。中国茶文化的实质就是“休闲”。中国人有着喝茶的传统。现在流行喝早茶、喝午茶、喝夜茶,其实喝的都是“闲”茶、雅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传统休闲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茶文化与休闲文化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比如杭州的山水和历史遗存孕育了独特的龙井茶文化,这不仅与杭州的休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茶文化与旅游业的亲密结合,促进了休闲旅游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从茶文化与休闲旅游之间的关系,来深入了解和阐述中国茶文化与休闲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实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福建铁观音、台湾乌龙茶等等“中国名茶”
无不体现了中国茶文化深邃的人文精神,都有自己的茶文化史和动人的民俗风情故事,各地名茶在中国休闲文化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茶文化追求质朴、自然、清净、无私、平和的境界,正是中国传统休闲精神的集中体现。
茶文化休闲与咖啡文化、酒吧文化比较。在我国各种休闲方式中,中国茶文化休闲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人有着喝茶的传统。文学大师林语堂评茶曰:中国人最爱品茶,有清茶一壶,便可随遇而安,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打架讲理也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喝茶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特别是林语堂先生所说的“打架讲理也喝茶”,是中国人喝茶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要调解纠纷,特别是邻里纠纷,调解人往往会与纠纷双方边喝茶边调解,“喝茶”的过程就是讲“道理”的过程,茶喝完了纠纷也就调解好了,许多纠纷都是在双方喝茶讲“理”过程中慢慢化解的。分析个中奥秘,恐怕就是茶文化有别于西方咖啡文化、酒吧文化的奇妙之处,那就是茶确实有平心静气的作用,也就是茶文化的“和谐”、“和睦”精神在起作用。中国茶文化与西方的咖啡文化、酒吧文化在追求休闲本质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则有很大区别。
三、发展中国茶文化休闲
保护原产地,培育地域文化。中国茶文化与区域文化有关,更与茶叶生产有紧密的联系,因为只有产茶区才能酝酿出丰富的茶文化情结,才能孕育出更具特色的地域性茶文化。杭州之所以能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有独到的地位,中国茶叶博物馆能落户杭州,除了南宋时期茶文化发展到极致地位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第一名茶龙井茶的原产地就在西湖周边的群山中,龙井茶+虎跑泉,堪称中国双绝!结合原产地优势,建设茶文化村,发展茶文化游,打造茶文化与休闲文化的演绎平台,杭州茶文化休闲产业越做越大。过去有龙井村、翁家山,现在有茅家埠、梅家坞,今后还会有龙坞和周浦,打的都是西湖龙井的原产地牌,做的都是龙井茶文化这篇大文章,杭州龙井茶文化休闲旅游的开发模式,完全可以为国内各地名茶所借鉴。龙井茶从明代崛起,五百年来盛名不衰,这与茶叶本身的品质有关,更与茶叶生产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有密切关系,这便是杭州独特的茶文化资源。去茅家埠、梅家坞茶文化村喝茶、打牌、吃饭、消闲,已经成为杭州休闲最佳去处之一。
整理历史文化,发挥名人效应。古往今来,历史名人与名茶都有着渊源关系;许多名人不惜重墨,留下大量赞美茶的文学作品。因此,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提升名人效应,是茶文化旅游的基本优势与发展方向。利用名人效应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视察龙井茶区,赐封狮峰山下胡公庙前十八棵茶为御茶,目前已开辟为“十八棵御茶树”主题茶馆(园),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接待重要贵宾的首选地之一。很多本地人虽然知道“十八棵御茶”的故事,但也很少有人知道杭州九溪到杨梅岭至今还保留有一条蜿蜒崎岖的“乾隆路”(乾隆皇帝当年去龙井的路)。试想如果让你沿着乾隆路去龙井品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和享受?曾两度出仕杭州的“老市长”苏东坡与龙井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有影响的是苏东坡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中的千古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被后人拿去与其《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
相配,组成对联,悬挂在旧时着名的藕香居茶室之中,成为描述杭州独有的西湖美景与龙井名茶的画龙点睛之作。
把茶文化融入休闲产业。品茶艺术具有生理满足和精神愉悦自然的社会的双重属性,它首先是一种生理需要的一种生活方式,自然功效被社会各阶层所认可。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茶艺术,讲究的是“敬、清、和、美”,通过品茶享受和美生活,怡然自得,和谐生活,乐在其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满足!这种社会属性与休闲文化一脉相承,更符合现代生活理念和方式。品茶是永远的休闲,茶艺是永恒的艺术!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休闲需求更加旺盛,社会在进步,人们对休闲的认识与休闲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国茶文化要根据自身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和美生活、和谐社会的人本主义精神,营造茶文化休闲的环境和氛围,使茶文化休闲成为休闲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