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希利尔讲艺术史
13462800000008

第8章 意大利绘画之父和他的学生

你亲眼见过一幅名画吗?事实上,只有很少数人能够看到,如果出国或者去我们国家几个著名的艺术博物馆,都能看到名画。但很多人看到的都是仿制品,这有点像我们想看尼亚加拉大瀑布,结果看到的只是瀑布的图片,而不是真的瀑布。

不过通过图片,我们还是可以大概想象出真实中的瀑布是什么样。但是,看仿制品和看原著的感觉终究是不一样的。所以,当我们看仿制品的时候,不妨花些脑子多幻想一下,也许就能够领悟真正伟大的绘画作品啦。

比方说,当你看到一张原本画着五颜六色风景画的黑白图片时,那么你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这张黑白图片去想象它丰富的色彩了。

在前面一节中我们曾经说过,波利格诺托斯是希腊绘画之父。在过了大约两千年后,又有一个被称作“意大利绘画之父”的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作契马布埃。

契马布埃生活在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的意思是“花城”,位于意大利中部。契马布埃的绘画作品保存下来的不多,而且我们也不确定那些保存下来的是不是他的真迹。

他曾经画过一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画好后非常轰动。于是大家举行了一次庆祝活动,人们吹着喇叭,舞着旗帜,把这幅画像从契马布埃家中一直抬到安放画像的教堂里。

契马布埃还有另外一幅名画,画的是一个圣方济各会修道士。圣方济各会是圣方济各发起的一个苦修会,所有修士在加入苦修会时,都得承诺像耶稣那样生活。他们要放弃所有的钱财,一辈子不结婚,一心行善。他们还必须参加劳动,自己种粮食、建房子。

他们还会把头顶的头发剃除一部分,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修道士。这种剃光头的做法叫作剃度。修道士们穿一身粗糙的棕色带帽长袍,并把一根粗糙的绳子系在腰间。

这是圣方济各的一幅肖像画。也许你已经看到了,下面的图片非常难看,你也许会问:“这个又老又丑的人是谁?”画中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圣方济各,他的头顶上有个光圈,叫作光环,一般圣人的头顶上都会有一个光环,意思是他们很神圣。奇怪的是,圣方济各手指甲上还有很多小洞。这些小洞可不是一不小心受的伤。

据说,圣方济各非常希望自己能像耶稣那样,为人类经历所有的苦难,替世人赎罪。他也希望有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他身边。为此,他还在自己的手指甲和脚指甲上钻出很多洞,就好像当初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手指和脚趾被钉出了很多洞一样,我们把这种指甲上的印记称为“圣痕”。

契马布埃之所以有名,除了他的画画得好,还因为他有一个优秀的学生,这个学生后来成了比老师还要著名的画家。

据说,有一天,契马布埃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乡间小路上散步,无意间看到一个正在放羊的牧童。这个牧童一边放羊,一边在一块坚硬石板上画画。契马布埃凑了过去,看到画后欣喜异常,赶忙问这个牧童叫什么名字。牧童答道:“乔托”。

契马布埃能看出乔托是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孩子,于是便问乔托愿不愿意和他去佛罗伦萨学习画画。小男孩早就听过契马布埃的大名,因此非常开心有这样一个幸运的机会,在得到父亲的同意后,他就跟着契马布埃上路了。他们在佛罗伦萨一起生活和学习。乔托长大后,画了许多著名的画像,他最喜欢画耶稣和圣母玛丽亚,但画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老师契马布埃喜欢画的圣方济各。

圣方济各就住在离佛罗伦萨不远的一个叫作阿西西的小镇上,小镇上有一座为他修建的教堂。乔托就在教堂的墙壁上画了很多圣方济各生活的画面。

有一个关于圣方济各的神奇传说,说他为许多的鸟儿布道。有一幅画描述的就是传说中的场景。

在乔托生活的时代,画家们使用的颜料和现代画家使用的不同。今天的画家用油彩做颜料,他们把彩色粉和油混合在一起,把画画在画布上作画。而在乔托那个时代,画家们是把彩色粉和水混合在一起,把画画在刚刚刷好的石灰墙上,或者往彩色粉中添加一些蛋清或胶水之类的黏性物质,把它们调和成颜料,之后在石灰墙、木板或者铜片上作画。在刚刷好的石灰墙上作出的画,人们称它为“湿壁画”,意思是在潮湿的墙壁上作出的画;用蛋清与其他材料调和出的黏性颜料画出的画,人们称为“蛋彩画”。

据说,有位教皇想找乔托给他画一幅画,于是就派了使者前去讨要,希望得到一幅乔托的绘画作品。乔托拿起了画笔,他蘸了点颜料,然后轻轻一挥,一个规则的圆就出现在一块木板上。就像用圆规画的一样圆。他把这个圆交给使者,让他拿给教皇看,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华。

你们有谁不用圆规就能画出一个规则的圆?大家可以用铅笔尝试着画一下,然后再用画笔试一下。

肯定是画不出来吧?即使你画出来了,也不表示你就一定是一个伟大的画家。照着现成的画描摹起来很容易。即使不描摹,看着一个东西,把它画出来也不难。许多人都会画一些简单的东西,比方一篮子水果、一瓶花或者一处美丽的风景。

也有一些高手,他们能够把名家的作品临摹得很像,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凭着自己的画笔创作一幅画,把各种简单的图片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能够这样,那么这个人就是当之无愧的天才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