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秤)物平施。
下卦“艮”象征山、止,上卦“坤”象征地、顺。内心知道抑止,外表柔顺,这是谦虚的态度;山高地低,本卦却是山将自己贬低到地的下面,象征卑下中包含着高贵,这也是谦虚的态度。
亨:必致亨通。有终:至终。
本卦指出,不自满,能虚心向他人请教,又肯接受批评,就可以顺通无阻。谦逊的人不仅可以长进学业,而且可以增益道德修养,同时又可以免除灾祸。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牧”是养的意思。
初六是谦卦的开始,位置最低,又是居于阴位之下象征着甘心在最下位,态度也最谦虚。有了这样谦虚的美德就是跋山涉水也是吉祥的。所以象传也说,谦而又谦,就是自觉地陶冶谦虚的美德。
这一爻是说,谦虚品德的具备,重在自我修养。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六二是阴爻阴位,在下卦得中,柔顺中正,正是他的美德,又能够对谦退之道有得于心中,自然而然地就很合宜,其声名由近及远,引起共鸣,前途当然吉祥。
这一爻是说谦虚的美德表里如一,也就是诚于中而形于外,对己对人都有益。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九三”是谦卦唯一的阳爻,得正位。得于下卦的最上位,是这一卦的主爻,因而也是上下各阴爻的所归。“劳谦”是说有功劳还能很谦虚,所以象传又说“万民服也”,因此而得到天下百姓的归心。
这一爻,说明了有功而不居功,众望所归,必然吉祥善终。
六四:无不利,撝谦。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撝”音(huī),义同于麾,是挥手的意思。
六四阴爻阴位得正,已经进入上卦,在上卦的最下位,虽然谦虚,但六四居九三之上,难免会有过谦之嫌,因此,即使谦虚,也不能过分,而要合适,就不会有什么不利。所以象传说:这样才不违背谦退之道。
这一爻是说,谦虚需要真实,适中,不能不谦,也不能过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六五是阴爻居至尊主位,德行柔颐,谦虚。象征着以德服人,但六五毕竟谦退有余而威严不足。所以象传说:用兵是为了征伐不服的人,不能以德使其服从,只好使用武力,以补谦退之过。
这一爻,是说谦虚必须以德服人,但谦虚并不能太过分。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上六是谦卦的最上爻,已经处于谦卦的极点,但过于柔弱,居最上位,谦极而又不得谦退之道,必须辅助以武力。“邑国”是指自己的领地。象传说,尽管有谦虚的声名远播,但仍未得谦退之道。因而才造成“可用行师,征邑国也”的局面。
这一爻是说谦虚不仅是美德,还要有相应的力量,没有力量的谦虚无异于无能。
谦虚平和立德收益
《韩诗外传》中记载了周公告诫的一段话说:“《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谦卦安排在大有卦之后,也很有意思:以大有骄人是世间常态,然而越是大有越要谦虚。大获所有,到了一定极限就要满盈,就要走向其反面而衰败。为了防止因满盈而衰败,必须谦虚。所以序卦传中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这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世,显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俗话说:满瓶子不摇,半瓶子晃荡。精神越是贫乏的人,越是骄矜浮躁。这种表面上“满”,实则没有根基的人,最容易背离“谦”道。而一旦如此,则会大大招损。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发展史上的强盛时期,特别是乾隆统治时期更达到了鼎盛。当时,国内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文化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一时期,一直被后人赞誉为“康乾盛世”。它为晚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增添了光彩。然而,好景不长,乾隆后期,清朝政治脱离了康、雍以来的发展轨道,走上了下坡路,清朝统治的全盛局面逐渐中止,并且逐步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当然,清朝统治由盛而衰,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乾隆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晚年骄奢自满,荒于理政,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乾隆帝的一生,在位时间长,政治活动多,涉及面广,其中一些成就还比较大。所有这些,在进入乾隆后期,几乎都成了他自我陶醉的资本。在夸耀自己的这些成就时,他还特别喜欢将自己和历代帝王进行比较。开始是比疆域,比人口,比蠲赈,比政治安定,比统治巩固。七十岁以后,这种比较发展到庸俗无聊的地步,其结果是骄傲愈甚,以致肆意挥霍,政务废弛。
乾隆晚年出现的这种种社会问题,都导致了清王朝的衰落。从此,大清统治犹如江河日下,昔日的全盛已永远成为历史。乾隆帝死后仅四十一年,泱泱大清国已无法抵御英国人的炮舰,他的子孙无可奈何地与洋人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可以肯定,对于早期勤政数十年的乾隆帝来说,这绝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结局。但现实是无情的,“谦”道之规律如此,违反了自然只能承受它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所以,“谦”道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对于为政者的现实指导意义尤为明显和深刻,它所能带来的益处,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层面。
唐朝名将郭子仪是四朝宰相,功高而不盖主,权威而危旁。他作为中唐支柱,助主平安史之乱,平三藩,官从唐太宗开始,一直做到唐代宗。自己是忠臣,且立下了盖世功勋,官爵显赫,名声威扬。他的子孙后代个个都做了大官。然而郭子仪却始终“谦”而不已,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一如既往。谦逊一阵子容易,谦逊一辈子就不容易了。但郭子仪就是谦逊了一辈子,所以他不但善始而且善终,还留德于世。当然,“谦”虽能让人的各个层面的收益都立竿见影,但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贞”,即发自内心的真诚,所谓“鸣谦,贞吉”,这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德行。有许多人的“美名远扬”不一定是从正道而来。如历史上著名的伪君子王莽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为了篡夺西汉政权,捞取政治资本,他干了不少笼络人心的事,其中之一是表现得特别谦恭下士。当他的丑恶面目未暴露之前,确实是“美名远扬”,人人传颂,俨然一个“鸣谦”之士,十足的“正人君子”。当他的真实嘴脸暴露以后,人们才大吃一惊。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感叹道:“周公恐惧流言反,王莽谦恭未篡时。倘若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所以爻辞中特地在“吉”字之前加上“贞”字:凡“鸣谦”者,守正方可获吉,以邪道“鸣谦”者,当然无吉可言。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本卦六爻占断均为吉利,可见先人对于谦虚美德的赞赏推崇。其实,谦虚的本质不是退让而是进取,核心则在于“裒多益少,称物平施”,唯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平和,才能将谦虚这一美德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