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全鉴
13438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周易》是我国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古典哲学实用著作,内容博大精深、神妙玄奥,集中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我国辩证法思想的起源,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一部古代典籍。

对中国人而言,《周易》是一部很特别的书,一部多数人看不懂又极想看的书。看不懂是因为其符号繁杂、内容深奥,极想看是因为其占筮功能笼罩其上的神秘色彩,以及其所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魏晋时的玄学家将《周易》与《老子》、《庄子》并列为“三玄”。

现存的《周易》十卷,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周易》由八卦构成,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与爻辞都是经文,称为《易经》。《易经》分上、下两经,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传》是后人解读卦辞和爻辞的文字,又称“十翼”,由“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文章构成,为多人所作之合。

确实,《周易》源于占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都是一部指导人们的政治、军事、生产活动的占卜书,后来由于《易传》的出现,使其上升为一部意义深远的哲学著作,逐渐发展为儒家的五经之首,从而成为代表中华文化特征的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那么,“周易”这一名称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呢?

首先,关于“易”有三层含义。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说:“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所谓“易简”,是指六十四卦以简驭繁,包括宇宙间一切天人现象;所谓“变易”,一方面即《易传》中所说的“生生之谓易”,认为变化是一种生命的代谢与生成;另一方面指占卜时以卦爻变化预示吉凶祸福,每次各有不同的卦、爻象;所谓“不易”,是说《易》理是万世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

其次,关于“周易”,许多人深感迷惑:时而“周易”,时而“易经”,到底二者有什么不同?

《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也就是说最早有三种《易经》,《周易》是其中之一,但后来其余两种均失而不传,只剩下了我们现在见到的《周易》,现在一般说的《易经》也就专指《周易》。

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本书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品鉴的通俗读物。书中有错谬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