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13436700000063

第63章 交益友受益,交损友受损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话,友直、友谅、友多闻,是有助益的朋友。

——南怀瑾《论语别裁·朋友之道》

【精彩导读】

南怀瑾先生解释道,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与损友之分。友直、友谅、友多闻,是对自身有益的朋友。“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友谅”,是个性宽厚、能够原谅人的朋友;“友多闻”,是见识广阔、知识渊博的朋友。对自身修养无益而有害的损友亦有3种,“友便辟”是指有特别的嗜好,或者软硬不吃、不经意间便会将他得罪的朋友;“友善柔”是个性软弱、依赖性强,缺乏个人主见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的朋友;“友便佞”则是专门逢迎拍马的朋友,通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己无益。

南怀瑾先生对损益友的解释,实际上是在提倡一种甘与君子深交,而不与小人往来的态度。

唐人诗人孟郊曾写有《审交》一诗,专门分析了结交好、坏朋友的差别。诗中说:“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杜酒,春浓寒更繁;小人槿花放,朝在夕不存。唯当金石友,可与贤达论。”意思是说,如果与不可交之人结交,到了中途,就会出现诽谤,遭人议论。君子之间的交往,恰如那陈年佳酿,天气越冷,饮之愈觉香醇;与小人结交就如同槿花绽放,早上才开,晚上就谢了。只有与那些可以肝胆相照的人结下稳固的交情,才有资格跟贤达之士坐而论道!简单点说,就是如果人们交到坏朋友,其坏处不仅来自这个朋友本身,还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斥和非议。相反,如果人们交到好朋友,不但受人称道,也会吸引到更多的好朋友。

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朝夕相处,甚至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必须在思想、言论、行动等各方面相互影响,这种耳濡目染的力量是绝不能低估的。

因此,我们要教孩子在选择朋友时与那些乐观正直、富于进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千万不能结交那些对自己有害无益的朋友,否则可能会使自己被他们拖入浑水之中,生活也将变得痛苦不堪。

【亲子诵读】

《孔子家语·六本》节选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解析:

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摆满兰花的房间,在房间待得久了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已经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在店铺待得久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藏朱砂的地方就有红色,有油漆的地方就有黑色,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

《择友》

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

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若是效真人,坚心如铁石。不谄亦不欺,不奢复不溺。

面无吝色容,心无诈忧惕。君子大道人,朝夕恒的的。

【故事链接】

从棋品看人品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洛阳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一批下棋的食客。吕元应常与食客下棋,谁如赢了他一盘,出入可配备车马;如赢两盘,可携儿带女来门下投宿就食。

有一日,吕元应在亭院的石桌旁与食客下棋。正在激战犹酣之际,卫士送来一叠公文,要吕元应立即处理,吕元应便拿起笔批复。下棋的门客见他低头批文,认为他不会注意棋局,便迅速地偷换了一子。哪知,门客的这个小动作被吕元应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复完文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与门客下棋,门客最后胜了这盘棋。

食客回去后,心里一阵欢喜,盼望着吕元应提高自己的待遇,想象着自己将有许多金钱,还有乘着马车风光出行的样子。第二天,吕元应携来许多礼品,请这位食客另投门第。他自知事情败露,只得灰溜溜地收拾行李离开了。其他食客不明其中缘由,很是诧异。

十几年之后,吕元应弥留之际,把儿子、侄子叫到身边,谈起当年下棋的事,说:“他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不介意,但由此可见他心迹卑下,为人不诚实,这样的人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交朋友要慎重。不要结交那些表面老实,却暗藏祸心的人,否则到头来只会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