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13436700000024

第24章 以问答问的教育方式

读《庄子》这本书要注意,问号的反面还有很多的内容。

——南怀瑾《庄子讲记·天亦非天》

【精彩导读】

如果用问题来回答问题,算不算一种独特的答案呢?南怀瑾十分推崇庄子擅长运用的这种“以问答问”的方式。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在此提出了3个问题,仰头看天,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之时,天空颜色微青,庄子问,那就是天的颜色吗?假如“苍苍之色”就叫天,那夜里的黑色叫不叫天?清晨淡白的点点曙光是不是天?宇宙是无限大吗?远得没有办法再远吗?是远得无边无际吗?当站在高空,所谓上方世界的人站在上面,看我们下方的世界,也是这样的吗?所谓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两样。

南怀瑾先生一再强调,读《庄子》这本书要注意,问号的反面还有很多的内容。庄子提出问题来,自己却不说一个确定的答案。后世认为中国的禅宗完全受了庄子的影响,其教育方法就是永远不给你答案。南怀瑾先生讲解,庄子不批判任何人,却又把所有的境界都推翻否定。对于庄子这种以问答问的教育方式,我们不得不感叹,几千年前的圣贤原来早就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用问号不断启发,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因为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就可以解决的。一位美国老师在一次学生的作业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世界。”

或许,说到这里离人生哲学有些遥远,但我们应该懂得的是,学校和老师应该像先古圣贤一样用问题来回答问题,在一个个的设问之中,向孩子灌输一种人道的价值观,引导幼小纯洁的心灵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会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

【亲子诵读】

《庄子·逍遥游》节选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解析: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从属于‘实’的附属物,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