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全鉴
13421800000034

第34章 持理灭欲: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1)

影响一个人快乐的,有时并不是物质的贫乏与丰裕,而是一个人的心境如何:欲望太多,拥有再多也仍然无法满足;相反,如果能丢掉无止境的欲望,就会珍视自己所有的东西,并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快乐与否的决定权就在于你自己,贪心人的心里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自然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快乐。

【原典】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译释】

追求自然真理的正道非常宽广,稍微用心追求,就感觉心胸坦荡开朗;追求个人欲望的邪道非常狭窄,刚一跻身于此,就发现眼前布满了荆棘泥泞,寸步难行。

天理路广,人欲路窄

心底无私天地宽

常言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使是方寸之间,只要存善积德,也能容纳百川大海。与此相反,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欲壑难填的人,他在自己物欲的驱使下,心里定损人利己。且不说难以建立事业,一旦恶行暴露无遗,就连性命也难以保存,这样的教训真是举不胜举。

追求个人欲望者甘愿为了此刻的快乐,而付出此刻之后永远的痛苦。

有一位年轻的助理研究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一家省级研究单位工作,是一位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上司也很赏识他。可是他竟为图一时的快乐,几乎半公开地与本单位几个临时女工发生性关系。一位大学同学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振振有词,回答道:“人生不就是图个快乐吗?为什么要放弃今天的快乐去空想什么明天的前途?天知道明天是个什么样子?明天你是谁我是谁,你在哪里我在哪里都说不清呢?”

不久,事情被他妻子知道了,妻子告到他单位主管那里。主管经过调查,给予他行政处分,妻子与他离了婚。

幸福的家庭破裂了,同事和主管对他的印象也变差了。自此,他一蹶不振,陷入忧郁痛苦之中。想调单位,折腾了几次均未成功。离婚三年了,至今仍光棍一条。

追求个人欲望到了极致,甚至可以为了此刻的快乐而不顾之后的死亡。饮鸩止渴者便是典型,他虽然知道那是毒药,喝下去之后会毒死他的生命,可是他仍然为了解除眼前的口渴而拿起喝了。

人生在世是及时行乐还是追求理性,存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天理的大道,随时随地都摆在人们的面前供人行走,这条路不能满足人的种种世俗的欲望,而且走起来枯燥寂寞,假如世人能顺着这条坦途前进,会越走越见光明,胸襟自然恢宏开朗,会感觉前途远大。

反之世人的内心总充满欲望,而欲望的道路却是非常狭隘的,虽然可以满足一时的杂念,可走到这条路上理智就遭受蒙蔽,于是一切言行都受物欲的驱使,前途事业根本不必多谈,就连四周环境也布满了荆棘,久而久之自然会使人坠入痛苦深渊。物质需求和情感要求是必要的、合理的,但因此而沉溺就不是明智之举;从长远看,人生应该有高层次的追求才对。

【原典】

讲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赏,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译释】

增进品德,磨炼心志,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如果生有羡慕花花世界的念头,便会步入贪欲的境地;济助社会,治理天下,须拥有行云流水般的畅达情怀,如果心存贪图荣华富贵的欲望,便会坠入危机的深渊。

有木石心,具云水趣

不要被欲望牵引得太深

恒心守志,意向坚定,是成熟的标志,是自信心的体现;沉静的修养,是铁打不弯的气概,也是一种力量美和沧桑美。“讲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就是体现了坚定与沉静的统一。面对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旦抵御不住外界的诱惑,杂念便会渐起,贪心便会萌发。句子中“修道”,即修炼本性。“木石”,树木和石头,此处喻指意志坚贞。“欣羡”,指羡慕。“云水”,禅林称行脚僧为云水,以其到处为家,有如行云流水。黄庭坚有诗曰:“淡如云水僧”。“贪著”,指贪婪的念头。总的来说,这段话告诫人们,要坚守贞操,不要为世间的名利奢华所动,一旦心被牵引,便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由此,就会陷入危机的深渊。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一个神奇的洞,里面的宝藏足以使人毕生享用不尽。但是这个山洞门一百年才开一次。

有一个人无意中经过这座山时,正巧碰到百年难得的一次洞门大开的机会。他兴奋地进入洞中,发现里面有大堆的金银珠宝。他急忙快速地往袋子里装。由于洞门随时都有可能关上,他必须动作很快,并且要尽快离开,但他总觉得袋子里的金银珠宝装得不够多。

当他得意洋洋地装了满满一袋珠宝后,走出了洞口时,他发现帽子忘在里面了。于是他又冲入洞中,可惜时间已到,他和山洞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

故事很简单,却耐人寻味。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贪婪无边。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不知所终,最终却一无所获。

须知,正确判断利害得失,辨明是非关系,不一味地被功名利禄之欲望所牵引,人生才能避免许多悲剧,从而悠然地享受生活的清凉。

晋朝张翰辞去高级官员的职务时,对同郡的顾荣说:“天下纷乱不安,拥有盛名的人,想要退隐都很艰难。我本来就是乡野之人,性好闲适,早已不求一时的名望。你要防患于未然,用你的智慧给自己预留后路。”顾荣拉着张翰的手说:“我也很想和你一起退隐,去采拾山间的野菜,喝江河中的清水。”有一天,张翰看到秋风吹起,想起吴中的莼菜羹、鲈鱼脍,说:“人生的可贵在于能够适情适性罢了。怎么能被羁留在离故乡数千里外的地方,为的只是虚名爵?”于是叫人驾车赶回故乡。不久,齐王败亡,许多人都说张翰有先见之明。

晋朝时,裴顾推荐韦忠给张华,张华要委任韦忠为官,韦忠却以疾病为由辞谢。别人问他原因,韦忠说:“张华为人虚华不实,裴顾贪多而不满足,两个都不顾礼法依附贾后,我时时担忧他们会遭覆败殃及我;怎么可以无所顾忌地来接近他们呢?”后来张华果然遭祸,如韦忠所预言一般。

《玉枢经》中说:“入道的人知止,守道的人知谨,用道的人知微。能知微就能生出慧光,能知谨就能像圣人一样知识全面,能知止就能泰然安定。”

上述故事中的张翰和韦忠,可以说就是知谨知微之人,他们能以聪慧之光,打破欲望的牵引,跨越阴暗的险谷,不愧为大智之人!

人生的大部分痛苦是来自欲望的不能满足。倘若任其膨胀,不知收敛,不仅快乐会被淹没,而且还会丢失本该拥有的东西,甚至会失去生存的智慧。

【原典】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译释】

可口的山珍海味,多吃便伤害肠胃等于是毒药害人,控制住吃个半饱就不会伤害身体;你心如意是好事,其实有一些引诱人们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所以凡事不可只求心满意足,保持在差强人意的限度上就不至懊悔。

节制欲求,享用五分

多欲不会使人自由

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追求的欲望却不能无穷无尽。追求欲望的人应该节制自己的追求,并按照正确的原则行事:在可能的条件下,就尽量使欲望得到满足;在条件不允许时,就要节制欲求。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原则了。

欲望的永不满足诱惑着人们追求物欲,然而过度地追逐利益往往会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凡事适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贪婪往往会蒙蔽人的心智,让我们失去理智,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也让我们心灵无法平静,无法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小王那天想碰碰好运,他走进赌场时只想赌200块钱,原本就做了输钱的准备。他真正想要的只不过是可以对人们说,他也到过赌城,玩过轮盘赌。

他在大厅门口停了一会儿,看到厅内全是衣着入时的人。此时,他瞥见一个妩媚迷人的姑娘,孤身一人,仪表端庄,坐在一张绿色的轮盘赌桌旁,故意避开他的目光。他决定给她留下一点儿深刻印象。当时天刚傍晚,没有人下大赌注。小王原来的想法是一开始只赌一点儿小钱,但他一冲动,把200元全都押在8上。这笔赌注远远算不上豪赌,却足以吸引大家的目光。在轮盘旋转时,他已准备显露出一点儿遗憾的表情,然后漫不经心地耸一耸肩。他觉得,当赌场管理员用耙子收钱时,这是最恰当的表情。他可以神态优雅地损失200块钱,只求赢得美人一笑,为与她交谈搭一座桥。

他甚至没看旋转的轮盘,只听到球掉进洞后咕噜咕噜的滚动声。赌场管理员拖着长腔叫道:“嘿,二加黑!”一两秒钟后他才意识到赢了。一大堆筹码被推到他面前,他的200元赌本足足增长了35倍,相当于7000元。他拿起一个20元的筹码,抛给了管理员。管理员谢过后,他看了看那个姑娘,朝她笑了笑。

她也报以微笑,没过多久,他们就交谈起来。小王只顾欣赏姑娘的如花之貌,没有注意旋转的轮盘。突然赌桌旁一阵骚动,那个姑娘发出一声惊叫。他一回头,不禁惊呆了。原先的200元赌本又押在8上,轮盘也再次转到8上。在5分钟内,经过两次轮盘赌,他赚进了14000元!

他是一个收入中等的人,因为连赢两场而大感震惊。姑娘说:“你必须接着玩——你手指把握着运气。”于是,他们一块儿站在桌旁,一连玩了4小时,沉浸在连连得手的兴奋中。最后,他赚得盆满钵盈,“让银行都破了产。”也就是说,那桌的轮盘停止旋转后小王发现自己已赚了整整11万。

他兴高采烈地停了手,因为他不想拿冒险赢来的钱下更大的赌注。他离开赌场时口袋里装满了钱。姑娘陪着他,一起朝下榻的旅店走去。他按照姑娘的建议,走了一条近道。他全神贯注地与姑娘谈话,没想到两个男人突然从黑暗的小巷里钻出,紧紧跟着他们,其中一人用大棒猛地向他打去。等他醒来后,钱和姑娘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因为脑震荡在医院里躺了整整两个星期。在病中他从警察那里获悉,那个漂亮姑娘是抢劫团伙的成员。如果有人独自去赌场,碰巧赢一大笔钱,他们就设下圈套,把他洗劫一空。

什么事都应适可而止,但人往往禁不住诱惑。很多人一遇到香甜可口的美味,就不顾一切地拼命多吃,结果把肠胃吃坏,受病痛之苦。聪明人必须注意养身之道,营养不良固然不行,吃得太多也绝非好事。欲罢不能说明不懂养身之道。养身如此,做人同样如此。一些看起来令人得意洋洋的事,或许正酝酿着走向失败的因素,人在春风得意时一定要保持清醒才是。

【原典】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梁,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译释】

贪得无厌的人分到金银却恼恨得不到美玉,被封为公爵还要怨恨没有封上侯爵,明明是权贵之家却甘心成为精神上的乞丐;知足常乐的人觉得野菜比鱼肉味道还要美,粗布衣袍比狐皮貉裘还要温暖,虽然身为编户平民却比王公过得还要自在满足。

贪富亦贫,知足亦富

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不去欲就不会知足,一个过于贪婪的人永不会满足,时时处在渴求和痛苦之中,腰缠万贯的富翁可能还是若有所失,仅能免于饥寒的人也可能觉得样样不缺。从心理感受来说,真富有不一定要钱多,只要知足就卓然富裕了。

一定的社会地位是现实生活诱惑人们追求的一种客观存在;物质丰富是生活改善的标志。对个人而言,绝非因为安贫乐道就可以否定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但是一个人为铜臭气包围,把自己变成积累财富的奴隶,或为财富不择手段为权势投机钻营,把权势当成满足私欲的工具,那么,这种人就会永远贪得无厌,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带领残兵逃到会稽山上,被吴军团团围住。勾践派人向吴王夫差请降,夫差不答应,勾践几乎绝望了。

这个时候,勾践的谋臣文仲、范蠡为他出主意说:“吴国大臣伯噽十分贪财,他现在正受夫差宠信,如果用重礼向他行贿,他一定会为我们说好话的。”

勾践于是让文仲带上大量金银财宝,又选了八位美女,前去求见伯噽。

伯噽偷偷地接见了文仲,他一见重金和美人,心中就高兴起来。文仲对他说:“我奉命来见你,是不想让好事给别人占去啊。财宝和美人都在这,只要你肯替我家大王美言几句,让吴王退兵,这些就都是你的了。”

伯噽说:“越国灭亡了,越国的东西都会归吴国所有,这点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你是骗不了我的。”

文仲早有准备,他马上说:“如果是这样,越国的一切也是都归吴王所有,你是得不到半点好处的。何况只要越国不亡,我们定会时时记得你的恩德,进献永远不会停止。这是天大的好事,聪明人是不会拒绝的。”

伯噽觉得文仲说得在理,于是收下美人和财宝,答应替越国求情。

伯噽的一位心腹看出了问题,他对伯噽说:“越国送钱送人,看是好事,实际上这是陷你于不义啊!他们现在有求于你,才会这样,哪里是他们的真心呢?收下礼物,以后的麻烦就大了。”

伯噽不听规劝,从此百般在吴王面前说勾践的好话,越国终于保存下来。

勾践在吴国做人质期间,文仲给伯噽送礼无数,从未间断。伯噽不停地为勾践进言,帮助他回到了越国。

勾践灭掉吴国后,伯噽自以为有功,欢天喜地拜见勾践。勾践对他说:“你贪财好色,出卖自己的国家,还有脸见我吗?”

勾践杀了伯噽,他的家人也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