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传说哈密
13374200000039

第39章 庙宇传说(4)

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公子带领着他的快马队也追到了跟前。王公子见红玉两手合十,盘腿打坐在莲花宝座般的石头上,两眼微闭,脸色红润,唇红齿白,就像是神坛上的女神。他心头一喜,情不自禁地喊了声:“红玉姑娘!”

红玉没有应声,依然笑意微微。王公子上前,手搭在鼻息上一触,一点儿气息也没有了。王公子这才相信红玉的确是死了。王公子跪倒在地,大喊一声:“红玉成仙了!”纳头便拜。

甘州姑娘红玉成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整个甘州都知道了。而且有阴阳先生说,红玉姑娘“棉丝如雨”的善愿主要是给府台大人的侦探搅扰了,皇上应该追究甘州府的罪责。府台听了风声,害怕激起民怨,就赶快写了一道奏折,请求皇帝加封红玉姑娘。

皇帝被为民谋福的民间烈女感动了,民间要多出几个这样的烈女英男,下合民心,上合天意,还用愁国家长治久安,江山万代千年吗?于是,龙颜大喜,下了一道圣旨,在红玉坐化的地方,立即建造一座仙姑娘娘庙,尊红玉姑娘为仙姑娘娘。

一座仙姑庙就在红玉坐化的地方建造起来了。

这就是巴里坤城南门外的仙姑道观,也就是甘州商会的会馆。这个何仙姑,虽然也叫作何仙姑,却不是八仙中的仙家,是甘州地面的烈女。据说连她塑像的手上还托着一团西瓜大的棉线疙瘩呢。

讲述:罗朱氏姚许氏 采录:薛蓉许学诚

注释:

①平分:当地方言,是专指青年女子长相还说得过去。比如:她人长相虽说平分,可是能说会做,真是嘴一分手一分。

②甩摆:意思是挣扎摆脱。比如:她甩摆了半天,也没能摆脱他的纠缠。

③啥没两甜:意思是一无所有,可能是由“黄瓜没有两头甜”,引申出来的。

比如:家里啥没两甜的,叫我拿啥招待客人。

④纽纽:当地方言,指乳房。可能是因为乳头形象与布纽门疙瘩相似得名的。

⑤诌白话:当地方言,就是说谎话。比如:他诌白话脸都不红。

⑥威松:当地方言,意思是刚强和软弱。比如:他知自家狗威松。

⑦遇合:当地方言,意思是遭遇及其结果。比如:你娶了这样一个恶婆娘,也是你娃的遇合。

柴湖庙的传说

很久以前,陶家宫有个尕娃,名叫柴武。从小大大妈妈就过世了,靠东家一口奶、西家一口饭养大的。

六七岁了,柴武就背个筐子到野滩草场上拾些骆驼粪、牛粪,打一些梭梭根、红柳根给乡亲烧炕,换些吃头。他常在戈壁野外绕达①,除去鸟呀雀呀什么的再没个伴。时间长了,什么云雀、鹌鹑、画眉、八哥等,他都认识,鸟叫他也会学,学得一模一样。有时他一叫,鸟儿都飞来了,还以为是真的鸟叫呢!

柴武每天拾罢粪打罢柴,肚子一吃饱,没事了不是上树掏个雀娃子,就是抓个什么鸟儿养上。他的房子里鹦鹉、八哥、画眉等什么鸟都有,炕上、地下、桌上都放着鸟笼子。一进他的房子就像走进雀娃子的家,叽叽喳喳的,那些雀娃子一个不服一个,你叫一次,它就要叫两次。

慢慢地柴武长大,他养鸟也出了名。不少大户人家想养个画眉呀、八哥呀都到柴武家来买。拉骆驼的、跑买卖的,路上寂得很,也到柴武家买只鸟带在身边,听听鸟叫,解个闷。不知不觉,养鸟成了柴武的饭碗子,鸟也成了柴武离不开的朋友。

一天,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鸟,绿绿的,样子像鹦鹉,落到柴武肩上。他一看:哎呀!这么漂亮的鸟,还从来没见过呢!说来也怪,那鸟不走了,柴武高兴得不得了!就把它养下,连笼子也不需要,他把这鸟起名叫绿鹦鹉。这个绿鹦鹉机溜②得很,会学人说话,不管你说啥话,只要一听罢,它就会说。这样一来,柴武把它当成掌上明珠,喜欢得不得了。有了好吃的先给它吃,心里有什么话,先给它说,整天他们俩叨叨个没完。柴武有了什么事、要到什么地方去,只要叫一声绿鹦鹉就站在他肩上,柴武到哪儿它陪到哪儿,形影不离。

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远的、近的、老的、少的,没有人不知道柴武有了绿鹦鹉的事。拉骆驼的想买,跑买卖的想买,当地大户人家更想买。可是柴武呀,不管你给多少钱,他说啥都不卖,这是多少年来他遇到的最机灵的鸟啊。

话说,陶家宫有一个最大的财主姓陶,人都叫他陶老财。他一见绿鹦鹉稀罕得了不得。到柴武家去了几次,都被柴武发势③回来了。陶老财寻思:这个尕穷娃,还不识抬举,我陶老爷是个省油的灯?得给个颜色叫他看,就派了几个手下人,到柴武家说:“陶老爷的绿鹦鹉你给抓上了,胆子还真不小呢!”

带说带抢。柴武不给,和他们打了起来。他们人多势众,不一会儿柴武被他们打倒了。可是绿鹦鹉他们咋么也抓不上,这边抓来了,它就飞到那边;那边抓来了,它又飞到这边。陶家的人没办法,就把柴武抓给陶老财。陶老财对柴武说尽好话,给尽了钱财,想叫柴武把绿鹦鹉抓住,柴武死活就是不答应。陶老财决心对柴武来硬的,就把柴武关进地牢,叫柴武吃不上喝不上,见不上鸟,听不见鸟叫。

柴武在地牢里急破了胆,顾不到身上的疼痛,想他的鸟,想他的绿鹦鹉,操心它的吃食、喝水。想着想着,正要迷迷糊糊地睡觉呢,忽然听到轻轻的叫声。柴武一睁眼,看见了绿鹦鹉,一蹦子就跳起来,抓住绿鹦鹉,摸着它的羽毛,伤心地哭。

柴武说:“你走吧!不要叫看门的看见把你抓住。”鹦鹉说:“看门人都睡下了,我现在救你出去。”说着说着,见它对锁子吹了一口气,锁子就开了,柴武与绿鹦鹉悄悄离了陶家。回过头来,绿鹦鹉又对着陶家大宅吹了一口气,立即陶家大院成了火海。

柴武一看,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一只鸟,分明是个神仙嘛。跪下说:“恩人呀!你到底是鸟、是神?你今天一定要告诉我!”正在这时天空一个响雷,绿鹦鹉一听急了,就对柴武说:“我是天上南极仙翁的养鸟童子,他给我三天下界游玩时间,天上一天就是地下一年,现在三年已满,我该回去了。”

“哎,不行!你不能把我一人丢在这里,你说啥也要把我带上,不然陶家的人还能让我安生吗?”

“唉!看在我们相处的情分,也看在你爱鸟识鸟的情分上,我把鸟语教给你,你以后会用得着的。”说罢,就在柴武的耳朵上低声教了一会,临了一再说:“你一定要记住,这是天机,不可泄露!一旦泄露,你将会变成一块石头,我也活不成。”

说罢,化作一道白光不见了。

打那以后,柴武不仅会学各种鸟叫,还懂得鸟叫的意思,家里养的鸟就更多了。一天,柴武往天上一看,见成群结队的鸟都往北山上飞着呢,边飞边叫。仔细一听,鸟是说:“哈密要发大水,陶家宫要遭淹,老百姓寿命都尽了。”

柴武一听慌了。心想:我从小就没大没妈,是尕大、大妈养活的。人嘛,有恩不报不是不如猪吗?现在他们有难了,我咋能见死不救呢?想到这,他就赶紧挨家挨户给人说:“要发大水,这地方不能待了,再待下去会淹死的,你们快往北山上跑吧!”结果他的话根本没人听。再说晴天白日,太阳暖烘烘的,哪儿来的大水呢?头一天,他跑断了腿,二一天,他说破了嘴,三天过去一个人也没有动。第四天,鸟还是不停地往北飞,其中一群鸟边飞边说:“明天晚上三更,大水来临!明天晚上三更,大水来临!”

柴武一听急了,寻思咋办呢?得想个办法。大大、妈妈死后,他就住在陶大爷家。时间这么短,也顾不得自己是死是活。他告诉陶大爷他是咋么懂得鸟语的,又是咋样听鸟儿说话的,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最后还告诉陶大爷:“这是天机,我泄露了,就要变成石头。”

正说着,绿鹦鹉一头从天上栽下来,说:“你泄露了天机,我死了救活了全村人,我也不怪你。”

话音一落就死了。

陶大爷一看,完全相信了发大水的事,赶紧动员大伙向北山上跑。柴武哪还有心思跑呢,抱着绿鹦鹉哭呀哭呀,哭得死去活来,不知什么时候抱着绿鹦鹉变成了石头。话说陶大爷领着大伙刚跑到山上,雷鸣闪电、瓢泼大雨,一阵儿就爆发了山洪,把陶家宫一带淹没了。

大家望着家乡一片大水,想想柴武和绿鹦鹉为着大伙双双死掉了,难过得不行。陶大爷领着大伙宰了猪、杀了羊,供上猪头和羊头,烧上香,大伙齐齐跪下,朝着柴武家方向磕头祭奠,祈祷柴武和绿鹦鹉阴魂升天。大家正在祈祷,忽然看见柴武家的方向一下子云雾腾空,一个水柱子直直升上天空,雨便下开了,雷电一闪一闪的,好像有一条龙在云雾中盘旋一圈,又一头栽到水里去了。大伙都说:“柴武救了大伙,变成了一条龙。”

大水终于退下去了,人们陆陆续续地下山。回到家乡,家乡成了一片平地,房子、树、庄稼,都被大水冲走了。柴武的房子,成了一个大涝坝,水深深的。人们为纪念柴武,就把这涝坝起名叫柴湖。在涝坝边上修了一座庙,起名叫柴湖庙。每逢过年过节都在庙前搭台子唱戏纪念柴武,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大家平平安安。

传说现在陶家宫的那棵大榆树就是当年柴湖庙修好后,在庙门前自己长出来的一棵树。现在哈密的东西河坝也是那时发洪水冲下的。

讲述:刘德志 采录:郭晓东张廷国

注释:

①绕达:当地方言,意思是多在公众处亮相。

②机溜:当地方言,即机灵。

③发势:当地方言,以顶撞方式回绝,给对方以难堪。

附记:

柴湖庙位于哈密市陶家宫乡南偏西,庙已不存。

金鸭子

龙王庙原先是哈密最热闹的地方。庙后头河坝里头原先有个大湖,一到夏天荷花开满湖,人来人往着实不一般。还说是湖里头有个金鸭子,一到晚上就出来在湖边上耍。金鸭子一叫唤,湖水就朝上漫,那个泉眼的水像个水柱子直往上冒,几个小伙子拿大石头堵也堵不住,哈密回城南湖的户家都靠这个水浇地饮牲口。水一直这么多,一旦有些沙子进了湖,金鸭子拿嘴一拱,就推到湖沿上了。

这个金鸭子有人说是龙王爷的三儿子,是犯了天条从海里罚到哈密来的。可是它自来了以后,尽干好事情。不说别的,就说那几个泉眼,长年不断流,养活着这么多人,就是个了不起的事。

有一年,刚一开春,这里来了一伙大兵,把周围的百姓搅得鸡飞狗跳,不得安生。户家忙着种地呢,他要抓上去砍树修碉堡。还脱得精沟子在湖上洗澡呢,哈密人最见不得人跟前脱精沟子,把那些个大姑娘小媳妇臊得不敢出门,老汉家气得胡子直撅,都背地里骂呢。金鸭子生气了,有一天,十几个大兵正脱了个精光下了湖。正洗呢,就见到金鸭子从湖里头出来了。这几个大兵还不知道金鸭子的事,一见到鸭子上去就抓。谁知道金鸭子也不是个饶爷爷的孙子,飞上来就叨。把几个大兵追的在湖里头团团转,就是上不了湖沿子,几个大兵被金鸭子叨得哭爹喊娘,叨够了金鸭子也不见了。

晚上,大兵们都熄灯睡觉了,金鸭子又出来了,带着一群的黄鸭子,扑腾腾飞到军营里,拉了满地的鸭子屎,嘎嘎地叫了一晚上。大兵们早晨起来跑操,满地鸭子屎,脚底下一直打绊,腥臭难闻。这么一连三天,大兵们睡不好,吃不好,没办法就下令开拔,搬到七角井去了。

金鸭子心好着呢,谁家媳妇生娃娃都到湖边上拜上三拜,有什么难事言传一声,只要是真的困难,晚上三更的时候,到湖边上要什么,什么就在那儿放着。拿回去用就行了,用完了可得还,这是老辈子留下来的规矩。

后来小营房住上了老毛子,这些家伙听说了金鸭子的事,晚上没人的时候,悄悄地把水抽掉,把金鸭子给偷走了。从这以后,湖水干了,龙王庙也倒了,再没听说过金鸭子的事。

讲述:林得财 采录:韩爱荣唐冬戈

附记:

光绪五年(1879年)五月,一支由十二人组成的俄国探险队从巴里坤翻过天山大坂,驻扎在哈密龙王庙,探险队头子就是所谓的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

又:龙王庙系光绪三年(1877年)哈密办事大臣明春在西河坝(现红星医院内西坡上)建龙王庙,故名。当时此地为西河坝水源,东西为高坡,中有苏巴什湖,俗称海子,即文中所指。1931年马仲英叛乱,龙王庙为兵焚。后来住一汽车团,又称“小营房”。近年水源减少,“海子”已不存在。

娘娘庙

在哈密西河坝边上,以前有一个娘娘庙,多少朝,多少代,香火都旺盛。一直到哈密解放以后,这个庙还人来人往,热闹得像现在街上过星期天一样。那里面嘛,各种神像就在那墙边上塑呢,中间塑着一个大姑娘,非常好看。每年四月八的时候,远近的户家人,都到娘娘庙里去,不生娃的求个娃娃,生了娃娃的家里求个娃娃平安。直到“文化大革命”,这个娘娘庙才被拆毁了。

哪一朝的说不清了。哈密有个大户人家,姓刘,在街上开着七八家字号,乡里还养着十几群羊、骆驼,有钱得很,在老城盖着前后几进的大院子。家里没儿子,就养了三个姑娘:大丫头叫翠英,二丫头叫翠兰,三丫头叫巧玲。三丫头是七月七生的,因在七巧节那天出生,就取名巧玲。两个姐姐嘛都已出嫁,一个跟上财主,一个跟上生意人上了北京。单说这个刘巧玲,才年近七岁,家里的钱可全花在她的身上,打扮得花枝招展。刘大户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上怕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