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将乐人很重视端午节。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节前就备足糯米和箬竹叶裹粽子。亲戚朋友间互相馈赠,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粽子有甜粽、咸粽之分,有碱粽、白粽之别,品种繁多,有乌豆粽、花生粽、肉粽、豆沙粽等,五花八门。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悬挂菖蒲、艾叶、葛藤以驱邪。据说门上挂艾叶、菖蒲之俗源于中原大地。有的门口还贴上“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箭斩千邪”的对联。午后还用葛藤、艾叶、菖蒲煎水,供老少沐浴。城关人还有叫小孩吃驱蛔虫药的风俗,一岁吃一粒,十岁以上吃十粒。端午节期间,乡下村民上山挖草药晒干备用。传说这天所备草药,疗效极佳。
端午节最隆重的习俗要数龙舟比赛。过去全县有9条龙舟,每年四月下旬,人们早早就把龙舟抬出来,补漏,上油彩,修葺一新,连龙须都要细细地梳过几遍。为了初五进城看划龙舟及走亲访友送粽子,农村特意提前到初四过节,故民间有谚语曰:“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城里不知苦,过节过初五”。一到初五,金溪河两岸人山人海,南门渡头开阔的河面上,金龙、黄龙、白龙、青龙……一字儿摆开;每条龙舟上坐着24个光着膀子、握着橹桨的壮小伙子;船中配一面大鼓,由一位久经沙场的彪悍鼓师握鼓锤以待;船尾还有一经验丰富稳重的老师傅掌舵。时辰一到,就听得一声炮响,一条条龙舟立时如离弦的箭,劈波斩浪向前飞驰。
万安牛会
将乐万安牛会是从庙会发展起来的。旧时,将乐万安规定农历八月初七、初八为男人敬神日,初九为女人敬神日,每年要举办八月庙会,开展迎神活动。村民纷纷赴会,开始带些土特产前去交流,后又进行以小牛作抵押的耕牛贸易。有的人认为耕牛经神庙菩萨过目,能避瘟消灾,生长健壮,连不准备交易的耕牛也牵来参会,周边的建宁、泰宁、顺昌、明溪以至江西、浙江的客商云集这里,交易耕牛数以百计。解放后不再迎神,但牛会和物资交流会却保留了下来并日益繁荣。万安牛会从迎神庙会转化发展为物质交流会和耕牛会。
第九、泰宁民俗风情
傩舞
泰宁县至今还保留着三千年以前殷商时期的原始傩舞。这种民间舞蹈被人类学、历史学及艺术学视为活化石,是古代驱逐疫鬼祭祀仪式的一种巫舞。泰宁傩舞主要分布在城关、新桥、上青、朱口等乡镇,种类分为文神、武神、扁担神、李仔驾等几种。傩舞队以纵队排列,最前面由两人戴弥勒佛面具,手持木鱼敲击为前引;紧随其后的是以两人为一组排列,人数可多可少(8、16、22人不等),每人头戴一个面具(各色狰狞恐怖的鬼面),赤露胳膊,下身着短裙,穿草鞋,手持着一面绘上太极图案的小鼓和一根鼓槌,敲击跳跃前行;其后是四人抬的塑像,再后面为戒尺队伍(人数亦可多可少),面具也是狰狞恐怖的魔鬼面具,各人手持两根戒尺,每根长约0.3米,敲击跳跃前行。最后是锣鼓(武乐)、丝竹(文乐)队伍。武乐有两人抬大鼓一面,一人击鼓,两人击锣,两人击大钹,两人击小锣。文乐有笛、唢呐、二胡、京胡等。所奏的乐曲主要有“大开门”、“红绣鞋”、“夜不宿”等曲牌。整支队伍主要由前头两个拿木鱼的人控制指挥。傩舞成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驱邪避灾的仪式。
梅林戏
泰宁梅林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相传,清朝中叶时期,泰宁朱口梅林村有一寡妇周氏,家境富裕。有一年她过生日,聘请浙江来的徽班来家,连演数日祝寿。后来,周氏为了能常看到戏,筹钱聘请徽班艺人为家乡子弟传艺。从此,梅林村人以学戏为一大乐事,每逢谁家子弟学戏出师,登台演出,亲友便送礼恭贺。从此,梅林戏在泰宁广为流传,有民谣说:“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叮铛鼓,唱起道土腔,茅担抬石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梅林戏的唱腔以皮簧、拨子、吹腔为主,尚有南词北调、弦索、徽州词、浙江调、四平调、青板、小调等。梅林戏乐器分文乐(弦乐)和武乐,文乐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扬琴、唢呐、竹笛等,武乐有大鼓、叮铛鼓、大平锣、京锣、小锣、大小钹等乐器。梅林戏的表演具有独特风格,古朴粗犷。角色行当全、分工细,生有老生、正生、副生、小生、孩生;有正旦、花旦、青衣、贵夫人、婢女、老旦、武旦;花脸有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四花脸;丑有小花脸、三花脸、四花脸。各个行当都有一定表演程序和动作,服装、化妆较朴素。梅林戏剧目丰富,拥有传统剧目230多个,已收集记录有剧本130多个,经整理上演较好的传统剧目有《飞龙带》、《蓝腰带》、《鸳鸯带》、《雌雄鞭》等30多个。
朱口花灯
泰宁县朱口花灯每年要举行两次灯会:一次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一次在农历二月初四的妈祖庙会期间。朱口花灯品种繁多,千姿百态。以题材分类:有歌颂劳动生产的舂米灯、筛米灯、推磨灯等;有反映农民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心理的绣球灯、连年有余灯、榴开百子灯、如意吉祥灯等;有表现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的八仙过海、唐僧取经、三英战吕布、文王会子牙等;有模仿家禽家畜造型的鸡灯、羊灯、兔灯、马灯、猴灯、鱼灯;有模仿花草蔬果的南瓜灯、莲花灯、橘子灯、茄子灯以及仿照民居建筑、日用器皿的亭子灯、游船灯、花轿灯、花鼓灯、花瓶灯等。如果以制作形式来分,有静止的和活动的两种。活动型的花灯又分两种,一种安装了可以拉动的暗杆,利用传动装置使花灯上下、来回运动、转圈;另一种是走马灯,装有内外两层灯壁纸的花灯,内壁装附轮子,点燃灯中的蜡烛,使灯中空气受热,推动轮子转动,轮子带动花灯内壁转动,上面的画面人物也跟着转动,与静止不动的花灯外壁景物相互对照衬托,非常好看。朱口花灯制作工艺十分考究,每盏花灯都溶编扎、剪纸、镂雕、绘画、纸扎等多项技艺于一炉。
上青桥灯
泰宁上清至今保留有每年的元宵节前后耍桥灯的习气。桥灯一般每户一桥。凡年内有喜庆的人家增加一桥,到了灯会这天,家家户户扛着板凳到稻田中集中,逐节对接龙灯,点上蜡烛。桥灯前有龙头,昂首而立,口含珠笼,后有龙尾,中间用几十节至上百节的木板连接而成。每节木板长一米五,宽二十公分,厚三公分,板面装上固定直立的四盏圆状灯笼,内点蜡烛,板两端凿有圆洞,用擎杆一节一节连起来,形状如桥,故叫“桥灯”。耍灯人每人肩扛板凳,手扶木栓,排成一列纵队等候,俟三门铳一响,便整队出发。每年元宵之夜,各村灯队互相拜会,而后聚集在上青圩会演。拜会时鞭炮迎送,焰火腾空;客队在前,主队在后,相伴而行。在漆黑的夜里只见万点灯光排成一条长龙,曲曲折折向前游去,活脱脱一条蜿蜒扭动的火龙,显得非常壮观。
茶东坑鱼子灯
在泰宁城区每年元宵夜晚的灯火中,茶东坑的鱼灯最让人赏心悦目,因而备受青睐。茶东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全部为姓邹,属宋进士邹位博支下第三世邹三九为始祖的一个兴旺家族。从清道光年间始,这个村一直流行着一个习俗——正月游鱼子灯。
茶东坑的鱼灯的制作工艺上比较讲究。首先,用上等竹子材料做鱼灯模型,鱼头和鱼尾至关重要。两片面鳃要精心制作,其框架弯曲度全靠制作人的灵性和手感来掌握,以做成匀称准确的头尾模样。其次,鱼鳞剪花,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艺,极讲究分寸和平直。鳞花材料是采用很薄而光滑的红纸,在红纸上裁剪鳞花是用锋利的剪刀来操作,鳞花既不能剪太粗也不能剪太细,其粗细要与模架大小相吻合,即与整条鱼的大小成恰当的比例。第三,粘贴鳞花,先在做好的骨架模型表面粘上糨糊,然后贴上一层易透光且很薄的棉纱白纸作衬底;接着在白纸上面贴上已剪好的鳞花纸片,让人对鱼鳞产生一种直观和立体的感觉。第四,点眼,描鳃和画翅。第五,装灯照明。最后上根手提的竹子把柄。这样一盏鱼灯就全部完成。茶东坑的鱼子灯是“鲤鱼灯”,人们还称“吉祥灯”。
每年正月十五,舞灯的活动是从邹氏的祖厅开始的。当三响“三品铳”声过后,排好的两列鱼灯,从大门前左右两侧同时进入大门,厅上鞭炮阵阵,锣鼓声声,鱼灯对对,表演非常好看,场面极为壮观。鱼灯在厅上舞过一阵后,再延伸到村前露天空坪上,此时只见鱼灯越演越烈,鞭炮越放越响,锣鼓声、鞭炮声和“三品铳”的巨响声交织在一起,前后持续两个小时的鱼灯活动,使整个村庄都在沸腾着。鱼灯在本村玩过之后就进入县城,把鱼灯活动推向高潮。进城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年是在初六、初七两个晚上,有的年是安排在元宵佳节夜晚。鱼灯队伍进县城有献演的意思,所以都尽量表现出自己别具一格的鱼灯风姿。茶东坑的鱼灯队伍遵循鲤鱼在水中生活习性和游水动作,按戏游、结伴、冲浪、出水和跳龙门五大排列动作,进行完整的表演。特别是鲤鱼跳龙门的场面尤为形象生动,只见成双成对的大红鲤鱼露出水面,由低而高,再腾空而起直跳龙门场景,使一盏盏鱼灯格外显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加上锣鼓的紧密配合,更使全场演出产生一种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热闹异常,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天后庙会
泰宁县除城关外,朱口、新桥、上青、梨树坪等地也都建有“天后宫”。天后俗称“妈祖”,本地人称之为“妈祖姑婆”,是福建和台湾普遍崇祀的海神。泰宁县各地天后出巡日期并不一致,城关、新桥两地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出生日期迎祀神像。朱口、上青、梨树坪的妈祖出巡日分别为二月初四、七月二十三和三月十五日。妈祖出巡前先由斋婆为她举行沐浴仪式。妈祖的神像用檀香木雕刻而成,手足关节均能活动自如,外穿丝绸蟒袍、戴凤冠、着靴。出巡时,神轿前有书写“河清”、“海晏”的旗幡开道,有全副銮架簇拥,有琴箫乐队伴奏,还有五六架船篷(旱船)以及高跷、高厂随行,轿后是一对手捧香炉的儿童。各地妈祖出巡的晚上还有花灯游行。
五谷庙会
五谷庙会又名神农庙会。泰宁五谷庙建在城东的二王岽山脚下。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神农氏在进城内巡街游行。巡街时,有船篷、高厂、旗帜、锣鼓长号、琴箫乐队,轿后有少年香炉队,非常热闹。神轿经过街道两侧的住户,家家在大门前摆设香案迎祀神农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