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河北赵城有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膝下只有一个儿子。
有一天,儿子进山砍柴,被老虎吃了。老太婆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告到县官那里,要求县官还她一个公道,去杀死老虎。县官笑着说:“老太太,人是人,老虎是老虎,老虎哪里肯伏官法?”老太婆不依,哭闹个不休。县官可怜她年纪大了,只好答应她:“好,好,别吵了,本县派人去捉就是!”
县官问下面站着的公差:“谁肯去捉老虎?”一个个问过去,都不敢去。唯有一个公差名叫李能的,这天他正喝了几杯酒,胆气颇壮,就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老爷,小的去捉就是!”于是县官将捕虎公文交给了李能。
第二天,李能酒醒了,心里十分后悔。现在,哪里去找这老虎?他想来想去,就决定狐假虎威地去叫猎人打一头老虎来充数。谁知猎人们日夜伏在山里,一只虎也没看到。为此,李能挨了不少顿板子。
一天,他正与几个猎人在山中一个庙门口休息,突然,一只老虎走来,猎人和李能吓得赶忙躲到庙门后面,后来见它俯首贴耳的,一动不动坐在那里,才说:“你如果是杀老太婆儿子的那头,就乖乖儿跟了我们去。”老虎果然伏在地上不动。李能就壮壮胆,取出铁索来锁在它的脖子上。
他们战战兢兢地将老虎带到衙门里,县官说:“杀人偿命,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律法。老婆婆就一个儿子,被你吃了,她年岁大了,怎么活?你倘若能做她的儿子,本县就饶你性命。”
接着,县官就释放了它。
第二天一早,老太婆打开门,发现门口有一头死鹿,老太婆将鹿肉鹿皮卖了,足够一日之用了。从此,天天有猎物送来。有时老虎还来躺在屋檐下陪她。这样,老太婆的怨气也渐渐平息了。
几年后,老太婆死了,邻居把她葬了。正葬好,老虎奔来,它大声儿哀鸣了许多时候,才离开。后来当地人还为此立了个“义虎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