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座塔名为“黄金塔”,呈八角形,原先是沿瓜达几维河小镇的围墙的一部分。黄金塔因覆盖在塔顶的金色瓷砖在傍晚的阳光照射下呈现金黄色而得名。来自印度的船只都以这里为终点。塔的底层是海洋博物馆,陈列有古老的航海工具。皇家圣母广场位于大教堂的风信塔下方,传统的四轮马车为广场带来阵阵喧嚣和无限生机。广场北侧的主教宫始建于16世纪,这座造型精美的巴洛克式宫殿至今仍是塞维尔主教的住所。
塞维尔大教堂由金碧辉煌的主祭坛、唱诗席、珍宝荟萃的圣器收藏室和五座中殿构成。与罗马的圣彼得堡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并列为欧洲规模最宏伟的三大教堂,也是规模最大的哥特式宗教建筑。
呈八角形的黄金塔
大教堂位于市中心宪法大道后侧,最早由阿拉伯统治者建造,而教堂部分哥特式的建筑则是西班牙人自己在15世纪初兴建,于1519年完成。塞维尔大教堂的旧址曾是伊斯兰教徒占领时代所建的清真寺。1248年,基督徒重新收复塞维尔后,清真寺被改建为临时教堂,随着基督徒在安达鲁西亚逐步取得胜利,教会人员决定在塞维尔建造一座“让后世叹为观止”的大教堂,于是开始酝酿兴建教堂。
塞维尔大教堂于1407年动工,1507年全部建成,总宽度为160米,长度达140米,除了庞大的建筑规模外,最大的特点便是与伊斯兰教建筑做了完美的结合。大教堂占地24000平方米,光是支撑的柱石就有157根,是世界第三大哥特式教堂(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伦敦的圣保罗教堂)。教士聚会厅的圆顶穹隆、王室小教堂、加里西圣器室、大圣器室均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灵柩就存放在大教堂内,崇拜他的人们到西班牙后定会到这儿来告慰航海家的灵魂。如此壮观的陵墓,足见西班才人民对这位异国人的重视。据说,教堂中的十字架就是用当年哥伦布从美洲带回来的第一批金子铸成的。四个盛装的航海者雕塑显得极为精致,他们肩负着异域的文明,守立在安息于西班矛的勇者身边。西班牙许多著名的画家都有作品珍藏在大教堂内。每年的圣母怀胎节和狂欢节的最后几天,人们都有机会看到大教堂中的一种六人舞,优美的舞蹈所表达的亲切与柔和使观者的心灵备受抚慰,而舞蹈本身的平实也是西班矛民族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
印第安档案馆
印第安档案馆位于大教堂以南。在胜利广场的西边。该馆的建立确立了塞维尔在新大陆探险和殖民活动中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馆中收藏的探险家、殖民者和历史人物的书信、文件。地图等大量史料,是研究西班矛殖民史和新大陆历史的珍贵资料来源,也反映了发现新大陆对欧洲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印第安档案馆始建于1584年,原本是一间商品交易所。18世末,卡洛斯三世下令将散布于西班牙境内的所有关于印第安人的文件、档案汇集到这里。交易所也随之于1785年改为汇集印第安文化历史资料的中心。印第安档案馆中保存了8600万字的手稿和8000多幅地图,这些是西班牙从15世纪至19世纪征服、殖民美洲的第一手资料,保存了最早有关美洲印第安人生活和宗教的文字记载。
拉达清真寺
拉达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在塞维尔所建的最高大的清真寺,设有天象台。在大教堂进口的左侧筑有一座70米的高塔。它建成的时候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16世纪在顶部增建了钟楼,并在塔顶竖立青铜女神像以彰显信仰的真诚。今天,将顶部的巨大的青铜像计算在内,清真寺高97米,登上塔顶,城市的景物尽收眼底。
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广场座落在塞维尔的玛丽亚公园中,塞维尔的多元化性格都被其贴切地表现出来。古罗马人的奢华、摩尔人的野心与西班才人的随意平实都尽显于此。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它的设计师阿尼伯.冈萨雷斯。
这个由阿尼伯所设计的广场上有一栋呈半弧形的红砖建筑,在中央者为主塔,而弧形两端为副塔,非常别致,也显得气势逼人。在建筑物和中央圆形大广场之间有个牛月形小运河,上有四座砖砌拱桥,半圆形的拱桥扶手下方,有50幅代表西班牙各城市特征及历史事件的瓷砖图案,既古典又浪漫。西班牙广场一直都是西班牙古罗马文化的集中地。它还是繁华的商业中心,靠近艺术家集中的地段,不少艺术家就住在广场附近的马尔古大街和巴布伊诺大街。现在的西班牙广场是西班牙全国最大、最开阔,造型也最独特的广场,1929年时曾用来当作博览会的会场。
大成堡
大城堡是塞维尔历史上另一座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结合的重要历史建筑。大城堡始建于公元913年,最初是为哥多华总督建造的一座要塞。11世纪塞维尔十分繁荣昌盛时,摩尔君王在大城堡的西侧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宫殿,使得大城堡原来纯粹军事要塞的面貌由此改变。12世纪时,阿默哈德王又在城堡中加建了另一座宫殿。1248年,基督徒收复塞维尔,费南多三世入住大城堡,这里便成为君王宫殿,直到1252年费南多三世去世为止。
真正为大城堡锦上添花,使其成为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瑰宝的是后继君王佩德罗一世。
1364年,这位对伊斯兰教建筑艺术情有独钟的君王,下令在大城堡中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宫。在安达鲁西亚南方诸侯国格拉纳达君王的帮助下,佩德罗一世从格拉纳达和托雷多等地调集了大批伊斯兰教的能工巧匠,花了两年的时间在大城堡中建造了一座瑰丽无比的宫殿——佩德罗一世宫。大城堡中堪称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精华的唐塞拉斯庭院和大使厅就是佩德罗一世宫的建筑之一。将西班牙变成统一国家的著名君王——费南多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曾经在大城堡中设立了最高军事指挥部。此夕卜,西班牙历史上的许多战略大计,如探索新大陆的远航计划,也都是在这座城堡中审议和批准的。因此大城堡不仅是建筑艺术上的瑰宝,在西班矛历史舞台上也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与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属同等级别。
格拉纳达古城
格拉纳达历史
格拉纳达曾是伊比利亚人的落脚点,伊比利亚人称它为“伊利贝里斯”。古罗马时期,这里是西班牙的第一个古罗马议事广场,它亦曾是阿拉伯人在西班牙最后辉煌的据点。1212年的罗萨之战中阿拉伯人战败。这次战争是西班牙民族对阿拉伯人的最后一次提醒:你们在这片工地上的时日将不多。1492年,阿拉伯人对西班牙长达七个世纪的统治彻底结束,格拉纳达就是他们在西班牙的最后据点。阿拉伯人遭到全面的驱逐,阿拉伯政权纳斯里埃斯王朝的阿尔罕布拉宫却永远地留在这里。格拉纳达作为西班牙土地上最后一千穆斯林政权的都城,城中的穆罕默德一世至五世时的王宫——阿尔罕布拉宫是其历史最有力的见证者。
独特的建筑风格
历史上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格拉纳达,现在是格拉纳达省省会。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赫内拉利费以及阿尔巴济区都建立于公元8世纪。站在高处俯瞰低处的城镇,阿尔罕布拉宫和阿尔巴济坐落在两个相邻的小山上,阿尔罕布拉宫的东面是美丽动人的赫内拉利费花园。城内的阿尔巴济住宅区则保留着大量摩尔人建筑风格和安达鲁西亚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