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新知: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13329200000002

第2章 孩子害怕和别人玩,还总闹矛盾,该怎么办?(2)

于是,她尝试着克服自己羞怯的性格,开始与别人打交道。因为不擅于交往,也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相处,一开始闹了不少笑话,比如经常把别人的名字叫错,与别人交谈的时候总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但是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的情况有改变了,不再那么害羞,而且表达起来也越来越流畅了。

就这样,她逐渐地改变了自己孤独的情况,不仅变得擅于表达自己,而且还成了别人注意的焦点。

她决定把这样的成果延续下去,从这所学校毕业以后,她又考入了法国行政学院,在那里,她以自己出众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并且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罗亚尔曾三次担任法国政府部长,为法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交往可以让孩子的性格更健康、更自信。

常常见到这样的孩子,他们不擅于与别人交往,不会和别人交往,整天闷闷不乐的,心情很坏。如果你问他们“你为什么不快乐”,他们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封闭,与别人的相处会越来越困难,性格也会越来越孤僻,影响他们的成长,他们变得爱发脾气,固执、倔强,缺乏理解能力……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够与伙伴建立融洽的关系,不懂得体贴、帮助,不会爱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爱,势必会使自己长期处于空虚苦闷当中,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知道怎样和别人相处,这不仅仅是他们能力的一种成长,对于他们性格的丰富与完善也是一种提升。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以下问题时,应该注意。

害羞

在和别人相处的场所,羞于启齿,害怕见人。总是过分焦虑,躲在爸爸妈妈后面,不敢说话。当众发言的时候,会表现得支支吾吾,不知所措。

不能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玩耍

在学校里,不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在别人做游戏、相互追逐打闹的时候,他们躲在一边,不敢一起玩。

不能理解别人,总因为一点小事和别人发生口角,甚至打架

虽然能够与别人交往,但总是发生矛盾,总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比如你动了我的文具盒了,做游戏的时候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了,你画的图画颜色和我不一样了,等等。让大家都觉得他(她)爱发脾气,难以理解。

对别人感到恐惧

对和别人打交道特别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会表现得紧张、面红耳赤,常常陷入焦虑当中。

快乐的时候需要有人来分享,忧伤的时候需要有人来倾诉。与伙伴们的相处正是释放这些感情的重要途径。孩子正是在这种沟通交流之中获得理解,学会和别人相处,完善自己的性格,陶冶健康的心灵。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融入到集体中去,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成长。

5让孩子知道与别人在一起是有益的

一位班主任老师对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班里有一个男孩子,个子比一般的孩子高,长得很漂亮,聪明伶俐。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他都是同龄人中出类拔萃的。但也许是因为太优秀的原因吧,这个孩子用同学的话来说“有点傲”,平时见人爱搭不理的,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有一次,班里组织孩子们去公园玩。在公园里,为了活跃气氛,班里组织一个游戏,叫“瞎子”穿鞋。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在地上画一道横线,在线的前方5―6米远的地方放一双鞋,然后选出一名同学,用毛巾把他的双眼蒙上,让他原地旋转三圈,然后摸索着找到鞋并把它穿上。

每个参加游戏的同学可以自己做,也可以选择自己的伙伴去做。但伙伴们只能够在一边用语言来告诉他怎样行动,不能靠近他,更不能用手引导他。谁最先“穿上鞋”,谁就赢得了比赛。

游戏开始了,参加游戏的同学都被蒙上眼睛,转了三圈,然后开始摸索起来,伙伴们在一旁向他们喊“往前走——往前走”,告诉他们该怎样走,结果,别的孩子大都能够在别人的引导下找到鞋子,而那个漂亮自负的孩子却因为没有把别人的话往心里去一直没能到达终点。他以为自己即使是在转了三圈后,仍能够凭着记忆找到正确的方向,事实却是他完全走错了方向。

别的同学都已经到了终点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那里摸索。这时,同学们都很友好地向他喊:“向这边走,向这边走……”最终,在大家的引导下,他也到达了终点。

比赛结束后,老师问同学们比赛的经验,问这个男孩子:“为什么没有找到鞋子呢?”这个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实际上,正是因为缺乏合作精神才导致了比赛的失败。从那以后,这个孤傲自负的孩子改掉了不爱和别人合作的毛病,这样,他也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了。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得更好、出类拔萃,在各个方面都超过别人,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你要做得更好,要比别人强”,要求孩子达到完美,有竞争力。可以说,这种竞争意识对孩子的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的同时,很多父母却忽视了对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合作精神尤其重要。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父母,他们抱怨:“我的孩子,聪明伶俐又漂亮,可是为什么就是不受欢迎呢?”在学校里,同学们不爱和他玩,回到家里,也是一个人孤独地呆着,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这大都是缺少合作意识的结果。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一个优秀的男孩,大学毕业后,高高兴兴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可是工作不久,他就被上级批评了。上级批评他说:“为什么你见人总是爱搭不理的?这样下去怎么可以?”

男孩感到受了伤害,他觉得自己是很努力的,可是为什么别人会这样看他呢?

晚上,他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有哪里做得不对呢?”

其实,答案就在于这个男孩的合作能力很差。他虽然技术出众,是业务上的骨干,但性格太好胜而且自负,和大家一起工作的时候,总想着压人一头。同事们一起工作,他总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不爱和别人交流,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别人一提出意见,他就不高兴,使脸色给他们看。同事们都觉得他很有才干,但就是太喜欢单打独斗,是个钻研的好料子,但不适合做领导工作。而别人却相反,性格开朗,擅于沟通,愿意与别人合作,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大家打成一片,虽然业务能力差一些,但很受欢迎。就这样,这个男孩反而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交友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合作精神。孩子们在相互交往、玩耍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合作完成一个游戏;发生了纠纷,他们也会自己协商解决。这样,他们就懂得了与别人合作的力量。这种收获,对他们成长会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也将会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因此,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别人相处。

6自然大方、活泼开朗,更受欢迎

孩子性格上有弱点,孤僻、胆小、不爱合作,这时,鼓励他们交往可以帮助他们改变这些弱点。

中国有一个常用的成语,叫“良师益友”。对于孩子来说,能够与好的伙伴在一起,可以使他们互补各自性格上的弱点,使彼此学习与生活更加顺利。

一个10岁的男孩,是班级里的尖子生,也是同学们羡慕的

对象,老师经常把他的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每次老师朗读的时候,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可以说,他的每一天都是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