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欢迎大家参加“观自在禅修营”。从这个禅修营的名称,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个禅修营的宗旨,以及参加禅修的意义所在。
一、观自在,修行方法和成就目标
我们的禅修营叫作“观自在”,这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我想在座的多数都读过《心经》。经文开头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见,“观自在”既是观音菩萨的名号,同时还蕴含着般若法门的修行方法和成就目标。
这个方法,就在于“观”。在观照心念的过程中,消除内在的迷惑烦恼,获得解脱,获得自在。所在我们要在禅修过程中学会“观”,学会用佛法智慧观照内心,观照世界。
《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就是般若深观。我们现在所修的禅观,主要是从观照入手,通过对觉知力和观照力的培养,解决内在的迷惑烦恼。当心念逐渐平息,内在的般若空慧才会显现出来。这是我们本自具足的觉悟本体,也是解脱和成佛的潜力。正如《六祖坛经》所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但这种力量却被重重烦恼所遮蔽,虽有若无,即《坛经》接着所说的:“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因为心迷失在无明妄想中,所以认不出这一宝藏,更不知如何开启。
禅修所做的,正是开发内在的般若智慧。初级阶段是以内观为主,培养我们的觉知力和观照力。这种觉知力,就是般若体现在意识上的作用。进而通过观照,将心带回觉性的海洋,体认实相般若。《心经》称之为“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当然,这现在只是观音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在接下来的禅修中,可以从觉知力和观照力入手,当内在的般若智慧得以开发,我们就有能力摆脱一切痛苦,是为“度一切苦厄”。当迷惑烦恼被观照所消融,所瓦解,我们也就自在无碍了,所以叫“观自在”——通过观,使内心获得自在。
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自在。但我们对自在的了解,往往侧重于外部环境,以为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就能达成目标,于是就把关注点向外投射——我们关注感情、关注家庭、关注事业,希望从中获得自在。却不知,这种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带来的恰恰是不自在。因为关注会成为执著,执著会成为需求。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依赖。这种依赖,正是不自在的开始。
因为每一种依赖都需要我们去经营,去维护。但世间是无常的,不论感情、事业,还是我们现在的色身,都是脆弱而无常的。这种无常时时都在我们身上或身边发生,即使我们再迟钝,再回避,也不会感受不到无常的存在。这就使得我们内心隐隐有一份不安全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
这种恐惧的根源并不是无常,而是我们的依赖。当我们对某个对象过分依赖时,就会害怕失去,这就导致焦虑和紧张。随之而来的,还有失去依赖后的孤独感,以及依赖受到攻击时的嗔恨心,等等。可见,人的负面情绪都是自己一手缔造的。在这样的情绪中,我们迷茫、被动,不能自己。而当我们没有这份依赖时,还有什么可以担心、可以害怕的呢?
所有这些情绪的产生,又和我们对外在世界及对生命自身的错误认识有关。我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有的来自感情,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事业,有的来自人际关系。通常,人们总是希望通过改善环境来解决问题,事实上,这种解决至多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就像身体内部的炎症,如果只在表皮涂抹一些清凉镇定的药膏,是无法起到任何实质作用的。
“心病还需心来医”。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从我们的心着手。每个人都具有圆满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万法具足的,不需要任何外在支撑。一旦开启觉性,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以无明执著为基础,当无明不再,执著不再,哪里还有它们的立足之处?哪里还有它们的安身之地?这时的自在,才是真正的自在,无拘无束,了无挂碍。
佛陀就是这样的得大自在者。当然,这个自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修习正见和止观而来。所以,“观自在”三个字,既是我们禅修的内涵,也是禅修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我们希望获得自在,就要把投向外部的目光收回,转向对内心的关注。
二、心种种故,色种种
心和物是组成世界的两大因素,并具有相互作用。但佛法特别强调心的主导作用,故称“心性之学”。就像某人持枪杀人,我们不会给枪判罪,而是会给持枪者判罪。因为他有一颗凶恶残暴的心,才会将枪口对准他人,才会置人于死地。所以说,心才是善恶的源头。
佛教关于心的典籍非常之多,主要有两类,一是立足于真心,一是立足于妄心。真心,是指生命本具的清净无染的觉性,禅宗就是依此建立修行,其特点在于直接、迅速,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此外,唯识、阿含等思想体系则侧重从妄心来建立修行。因为真心虽然重要,但凡夫很难触及,只有上根利智者才有能力直接体认真心,见性成佛。就像极薄的云层,能迅速被阳光穿透。而常人都是活在迷妄的系统中,尘垢重重,不见天日。
凡夫所以为凡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无明。正是无明所形成的错误的认知模式,使我们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看不清世界的真实相状。这种误解是由认识决定的,修行所做的,正是帮助我们摘下这副由错误认知构成的有色眼镜,如实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佛典中,对妄心有着详尽分析。如心理学所说的注意、表象、情感、意志等普通心理,佛教称之为遍行心所,有作意、触、受、想、思五种。以此构成的认知模式,是不可能对世界达成正确认识的,所以就会发展出贪、嗔、痴种种烦恼。除此而外,我们内心也有善的心理,就是道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
从佛法观点来看,当善的心理产生作用时,当下就能给自他双方带来快乐。比如慈悲,不仅能令他人感到温暖,也能令我们自己调柔安乐。反之,不善的心理产生作用时,当下就能带来痛苦。当一个人进入嗔恨、嫉妒的状态时,内心是纠结而躁动的;当我们把这种心理表现出来,还会令他人备受痛苦。
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人格来自生命的积累,同样是贪心,有些人贪吃,有些人贪色,有些人贪财。这些贪心引发的负面情绪也各不相同,有的会带来焦虑,有的会带来恐惧,有的会带来孤独,有的会带来沮丧。此外,有些人很自卑,有些人很自大;有些人很狭隘,有些人很宽厚;有些人很粗暴,有些人很慈祥。不论这些情绪多么强烈,也不论这些性格多么刚强,都不是天生,而是由心念积累而成。最初不过是一念之微,但这一念接着一念,就会念念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