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13327300000007

第7章 好性格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3)

2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也要尽量克制,以温和商量的态度来处理。一般来说,当冲突出现时,父母总是不愿意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并希望以权威来压制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这种做法,不仅不会让孩子顺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对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商量后再制定规则,并约法三章,千万不可自作主张制定规则让孩子遵守,这样的规则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约束意义。约法三章,是因为孩子缺乏自制力,制定规则是帮助孩子约束自己的,而不是惩罚孩子的。因此,规则一定要孩子发自内心认可,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商量后再制定规则。

避免让孩子受到外界污染

如今,社会上各种信息膨胀,信息传播不仅方式多,传播速度也快,例如电视、互联网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一一呈现在孩子面前。由于孩子的价值判断能力并不强,很多负面的信息或者现象,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危害。孩子由于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犯罪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事实上,这些孩子的本质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认清楚不良信息的危害,因而在不断接触不良信息的过程中,性格渐渐发生了变化。

很显然,父母并没有注意孩子所接触的信息以及孩子身上所发生的变化,直到孩子出现问题时,才后悔莫及。所以说,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科学合理地分辨信息,指导孩子处理好自己与外界信息的关系,让孩子避免受到外界污染,从而能够沿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在大家的眼中,丹丹是个聪明善良的女孩。但渐渐地,妈妈发现她的性格有了一些变化。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丹丹的妈妈常被老师告知,丹丹一改往日的温顺,几次在幼儿园与同学大打出手。不仅如此,隔三差五就有同学家长打来电话,说丹丹欺负他们的孩子。

为此,妈妈很苦恼,也不得不相信。经过妈妈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她发现丹丹变得非常残忍。一天,她带着丹丹去公园玩,草坪上有一只蚯蚓,在大家都没注意到的情况下,丹丹拿树枝将蚯蚓割成很多段,令人十分震惊。当时,妈妈没有说什么,只是拉着丹丹离开了。

走到小区的院子里,一只流浪狗正在休息,丹丹蹲下来,在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就向狗砸过去,小狗疼得“嗷嗷”叫着,落荒而逃,而丹丹却哈哈大笑。妈妈看到这一切,非常替丹丹着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天,丹丹妈妈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她将丹丹前后的变化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心理医生,经过医生的分析后,妈妈才知道了原因。

原来,丹丹的爸爸妈妈前段时间邀请了一个朋友到家里来玩,不仅聊到蚯蚓的丑陋,流浪狗的害处,还有一些其他的不适合孩子听到的事情,致使丹丹受到影响,心里滋生了“恶魔”。

妈妈知道原因以后,找到丹丹并告诉她:“当你掐小虫子的时候,它也很疼,它的妈妈也很担心它,是不是?所以,丹丹以后不能打小虫子了。”丹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经过妈妈一段时间的教育,丹丹渐渐改掉了“残忍”的性格,又变成从前那个温顺可爱的丹丹了。

丹丹的妈妈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在心理医生的咨询下才知道了丹丹性格变化的原因,并通过谈话的方式挽救了孩子。可见,当孩子面对纷繁的世界时,父母不仅要让家里的环境变得健康向上,还应该努力避免孩子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污染,指导孩子对收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和选择,指导孩子把“接受的大脑”转换成“思考的大脑”,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主动拒绝不良信息的污染了。

爱心指导避免孩子受到外界污染的3个方法

1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安全注意教育。比如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接受不熟悉人的礼物,更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父母要教育孩子识别常见的安全符号和标志,明白每个符号、标志的意思或意义。当这样进行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注意教育后,孩子的防卫意识就比较强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对孩子的污染。

2父母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普遍具备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以便采取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避免其受到污染的措施。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在什么年龄和什么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另外父母在一定时候也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一味地采取措施限制孩子,其实有时候孩子也是有孩子的智慧的。

3父母要让孩子避免外界的污染,还要大胆“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给孩子活动的自由。自由的环境是最好的学校,不仅能强健人的体魄,更能强健人的心志。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能提高判断力和鉴别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外界的“免疫力”。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有自主能力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马上行动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两个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有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孟母为了让孟子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为孟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而孟子也没有让母亲失望,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在性格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而有的孩子性格外向,这种性格主要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并且还能够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通常,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父母的为人处世影响着孩子待人接物的态度

假如父母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很有礼貌,能够做到彬彬有礼,这样,孩子也会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变得谦和而有礼。假如父母在待人接物时表现不佳,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在他人面前骄横跋扈,蛮不讲理。

另外,如果父母的朋友比较多,孩子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在与人交往时大大方方,性格也会朝外向发展,表现出比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父母的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家里经常没有什么客人,孩子就很难学到与人交往的技巧,性格也会变得孤僻,说话就脸红,给人一种扭扭捏捏放不开的感觉。

同理,假如父母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与邻里关系,孩子也会养成乐于助人的好品德;而如果父母不懂得相互关心,与邻里之间也关系淡漠,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一种冷漠的习惯。

2父母具备某项才华能影响孩子的兴趣爱好

中国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就是孩子的某些性格或者是特长,跟父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父母在某些方面有着特殊的才华,孩子也就会对这一方面产生兴趣,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比如说,有些家庭世代行医,有的家族世代经商,有的父子都是音乐家等。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与生活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好的家庭环境能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那么,作为父母,一定要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可以对照以上两个方面来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然后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具备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