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13327300000025

第25章 坚强的孩子,积极应对人生风雨(2)

很多的成功人士都相信,AQ是人们获得做人和事业成功的有力动力,因此它也成了成功学中的新理论。作为父母应该知道,AQ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以后能否登峰造极,变为成功的攀登者。逆境商数主要来自三大不同的科学领域:认知心理学、精神神经免疫学、神经心理学。它们是合成AQ的三块基石,也说明了为何有些人、团队和组织在遇到困难时会甘愿放弃,而有些则可以坚持到底。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AQ商数是一项重要任务,它将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自幼便对写诗情有独钟,母亲十分支持雨果的这一爱好,但老师却十分反对,总是用习题来占用他的课余时间。而雨果的母亲觉得,儿子爱好写诗没有什么不对,于是鼓励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大家的反对就放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压倒,你可以在闲下来的时候写诗。”

17岁的时候,母亲鼓励雨果参加著名的美文研究院组织的诗歌创作大赛,但不幸的事发生了,正当雨果为比赛全力以赴创作新诗时,母亲却突然病重,一连数日昏迷不醒。雨果放弃了写诗,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

当母亲醒来时,第一句话就问雨果:“诗集寄出去没有?”无奈,雨果只得将事实告诉母亲。这时,母亲拉住了雨果的手,对他说:“维克多,你怎么能在遇到困难时退却呢?我希望你把自己创作的最好的诗送过去,一定可以得到那项‘金百合花’特别奖的。”

雨果听了母亲的话以后,深感自己愧对于母亲的殷殷教导。于是,等母亲睡着以后,雨果连夜写下了120行诗。清晨,母亲醒来看到床头上的诗稿,满意地笑了,说:“孩子,你要记住,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在困难面前退缩。”

那首连夜写出来的诗名为《亨利四世铜像修复颂》,在那次大赛中获得了头奖——“金百合花”特别奖。

正是这位伟大母亲的培养,使雨果成为独特的文学天才。1821年夏,雨果的母亲因肺炎辞世。夜晚,刚满19岁的雨果,独自一人站在公墓旁,悲哀得抬不起头来,母亲的声音仿佛又出现在他的耳边:“战胜困难,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虽然大多数人都反对雨果写诗,但母亲却始终支持雨果,让他顶住压力,没有母亲的支持,说不定文学大师雨果就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一生碌碌无为了。母亲了解雨果的困境,她激励儿子一步步战胜困难,终于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提高孩子的AQ商数,就是提高孩子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能力。如果孩子长期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成长,遭遇逆境时,就只能任由困难折磨,从此一蹶不振。而父母提高孩子的AQ商数,孩子在遭遇困难时就会客观地看待困难,认为挫折只是一时的,是人生中的一种经历,这样孩子就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跨越逆境,迈向成功。

爱心指导提高孩子AQ商数的4个方法

1多讲励志故事给孩子听。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肯定是困难重重的,只要坚定信心做下去,不怕困难险阻,就一定能将理想实现。另外,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通过看电影和阅读等方式,让孩子学习典型人物如何培养坚强意志力,学习别人如何克服困难,改掉自己坏习惯和坏毛病的方法,让孩子进行自我锻炼。

2不要经常指责孩子。父母应该知道,指责只会让孩子恐惧。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指责,而且指责起来就没完没了,却很少表扬。其实,这样会让孩子失去信心。有人说:“处于反抗期的孩子难以对付。”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反抗期,但因为孩子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以“反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反抗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父母造成的。所以,要让孩子把理想坚持到底,家长要注意用冷静的态度和温暖的心去对待孩子。

3干劲往往来自表扬。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就算只有一点点进步,家长都要适时地表扬孩子。孩子是最需要表扬的,因为孩子的干劲往往来自表扬,鼓励、表扬有利于孩子坚持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4从日常小事中锻炼孩子的毅力。平时,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坚持早上跑步,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也会逐渐培养孩子坚持不懈和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孩子做事离不开家长,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信,所以家长应经常鼓励孩子,诸如“你能行”、“我们相信你”等,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独立完成事情。

鼓励孩子参与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名言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的确,要培养孩子勇敢、乐观、务实等优良性格,父母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多多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增进智能和情商的发展,在实践中体会各种生活和人生的道理,在实践中锻炼出安身立命的技能。一个没有实践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正如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永远也不可能打出胜仗来一样。一个孩子不管学习多么好,智商多么高,缺乏实践终究是不健全的,这也就是当今素质教育为什么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的原因所在。

每位父母都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父母一定要注意方式。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多锻炼、多实践,假如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父母就不应该干涉,让孩子自己完成。假如孩子暂时不能独立完成一件事,父母也要尽量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和懒惰的个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积极鼓励孩子主动实践,让孩子自己动手,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坚强、忍耐、勇敢等品格,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德今年十岁,是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他很喜欢吃肉,鸡、鸭、鱼、猪、牛、羊肉来者不拒,是个标准的“肉食动物”。

这天晚上,累了一天的妈妈在饭桌上感慨了一句:“哎,当家长可真难!”小德马上面露鄙视,哼了一句:“当家长有什么难的,不就是花花钱吗?”爸爸妈妈交换了一下眼色,该让儿子来实践了,不然儿子永远不会理解他们的辛苦。夫妻俩商量了一夜,决定第二天两人合作“演戏”来鼓励儿子实践一回“当家长”。

第二天晚上吃饭时,妈妈又捶着背感叹了一句:“哎,当家长可真难!”小德又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这时妈妈说:“小德,要不你来试试当家长,掌握一个月的家里的经济大权?”小德立马两眼放光,虽然还流露出丝丝胆怯。这时,爸爸说:“对啊,小德,你可以试试嘛,掌握了家里经济大权后那多厉害呀!”经爸爸这样一说,小德吃了“定心丸”,点头表示同意。

妈妈给他罗列了一张清单,包括家里要交的水费、电费、煤气费,另外还有油、米、盐、菜之类,早晨全家订的牛奶,以及报纸支出,另外还有父母各自的通信费、交通费,再就是伙食费。伙食费支出弹性较大,爸爸妈妈说一个月下来,多余的就归他了。

小德将爸妈交给他的“资本”扣除掉那些固定的支出,发现还有六百多元,小德仔细询问了妈妈一番菜价,第一次意识到了肉类的价格比蔬菜价格高得多。

掌握着经济大权的小德每天晚上都要去买菜。以前曾经深恶痛绝的青菜和豆芽,在小德眼里变得可爱,几乎餐餐不离它,至于小德爱吃的肉类,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咬咬牙才买一点。

自从小德当家后,晚餐顿顿吃素,爸妈受不了了,建议大家吃一顿红烧肉,小德坚决反对:“绝对不行,肉太贵了。青菜和豆芽好,豆芽香,多吃青菜才可以长得高。”

爸妈拿“家长”没办法,只好顿顿吃青菜和豆芽。其实小德自己也馋,每次路过肯德基或麦当劳的时候,都特别想进去买一个鸡腿,但每次都咬咬牙忍住了,心想自己可不能让父母笑话。如果自己带头,爸妈要求吃肉的呼声就难以拒绝了。

吃素坚持到第三个星期时,小德觉得嘴里淡得像白开水,没办法,他把目标指向以前买回来的那些肉类零食。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下去了,就偷偷地溜到厨房去“行窃”,却发现爸爸也躲在那里大口地吃牛肉干。

一天,妈妈拎回一斤肉来,说是单位发的,小德心想不要买菜就好。吃饭时,一家人像非洲难民似的把那份肉一扫而光,小德甚至连以前深恶痛绝的肥肉都吃得津津有味,以后的日子里,妈妈的单位总是发肉,不是猪肉就是鸡肉,这可把小德乐坏了。

可是有一天,爸爸悄悄地对小德说:“那些肉根本就不是你妈妈单位发的,而是她自己花钱买的。”

小德脸红了,以后再买菜时,也肯掏钱买肉了。一个月下来,家中一切都运转正常。生活费余下的虽然不多,但爸妈都称赞小德治家有方。

从此以后,小德果然懂事了许多,再也不说“当家长有什么难的”,也不再吵着要爸妈带他吃肯德基,他明白了父母过日子的确不容易。

通过这段“当家长”的经历,小德不仅懂事了许多,还学会了理财。所以说,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实践,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切实体会到个中道理,成为一个有成功潜质的孩子。

在国外,“实践教育”十分风行,例如,国外很多学校每年都举办一些集市,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拿出去卖,此举能够让孩子认识到商品与价格、劳动创造价值。不仅如此,学生们也可以在集市上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每个人的消费额都不能超过2欧元。这样做,能让孩子在买东西之前多加考虑,防止孩子太贪心什么都想要。而在我国,大多数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独生子女的地位非常之高,父母什么都替孩子代劳,让孩子从小养成了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心理脆弱、缺乏独立能力等性格特征。因此,父母们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明白世事的艰辛,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发奋努力,走向成功。

爱心指导让孩子参加实践的3个方法

1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自食其力。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别人说:“劳动最光荣。”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自食其力。让孩子明白,生活是由劳动创造的,幸福是靠人的积极努力争取到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实践中去。

2要让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父母就要从“后勤部长”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要整天围着一个“小皇帝”鞍前马后地小心伺候,娇着、宠着、惯着,从小到大,恨不得包办孩子的一切。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参加各种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孩子性格冷漠、动手操作能力低下。

3父母要时时刻刻鼓励孩子参加实践,比如当孩子说“让我自己来”时,父母就应该给予热情的赏识和信任,并对孩子说:“好的,你自己来,爸妈相信你!”另外,当孩子求助你做某件事情时,如果你觉得这件事情孩子也可以完成,就应该说:“孩子,你可以自己来,如果有问题再找爸爸妈妈好吗?”

★马上行动

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3种良方

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人都是坚强的人。世界上不可能有一个不具备坚强性格却功勋卓著的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取得一些成绩,也得具备坚强的品质。因此,我们为父母提供了3个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良方。

1父母要帮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当孩子心中有了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为了实现目标去努力,就会表现得异常坚毅、顽强和勇敢。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完成目标,更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与坚强。

2对孩子实行一定程度的挫折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障碍,让孩子自己咬咬牙去完成。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完不成,或者在完成的过程中会“记恨”父母,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就会慢慢了解到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

3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尽量参加运动会中的长跑项目,并在长跑中感到艰难时鼓励自己,从而渡过难关。父母要多表扬孩子,对孩子通过努力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父母要多加注意,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