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13327300000021

第21章 克制的孩子,懂得妥协不吃亏(2)

后来刘大军要钱的次数和金额都不断增长,但是仍然不够他的花费。除了必要的用品外,他还会买一些新奇的东西,因此生活费经常出现亏空,甚至会向同学或朋友借钱。假如同学不借给他,他就在校园内外赊账消费。实在赊不到的时候,就回家以各种理由要钱还账,然后再继续自己的超前消费。就这样,他的“债主”越来越多,常常因此与人发生纠纷,甚至还有人打电话给他家里要钱。爸爸知道后非常生气,拒绝为儿子“买单”,但别人却说:“如果不尽快还钱,我就要向学校告状。”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习,爸爸只能妥协,不断地替儿子“买单”。

面对这种状况,爸爸痛下决心,为儿子制定了一份规则,根除儿子乱花钱的恶习。经反复思考后,他与儿子签订了一份特殊的“消费计划”。上面规定:从即日起,每月除100元生活费以外,其他任何额外开支都必须向妈妈提出书面申请……在校期间,不能有任何赊账和借钱行为。学期结束后,如若遵守规则情况良好,没有超支行为,爸爸妈妈将给大军颁发一张“节约用钱奖状”,并带大军出去旅游一趟。

规则制定好之后,就开始执行了。为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爸爸还印刷了一些倡议书,呼吁有同样遭遇的家长共同抵制孩子的超前消费,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渐渐地,刘大军的乱消费行为越来越少了,除了基本的吃饭外,他仅买少量必要的学习用品,而以前那些新奇好玩的“冲锋枪”、“游戏卡”等等,完全从他的消费字典中删除了。刘大军爸爸的规则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到第二年学期末,刘大军终于因表现良好得到了父母的奖励。

很多孩子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花完了就跟父母要,丝毫没有节制。刘大军的爸爸在面对儿子控制不住消费欲望时,为儿子制定了消费规则,约束了儿子的乱消费行为,让儿子渐渐养成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了儿子节制、俭朴的良好品行。

当然,规则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限制孩子的消费,而是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素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规则,不但能促进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还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有效防止孩子形成懒散的习惯。

爱心指导为孩子制定规则的3个方法

1让孩子做到“一日三省”。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督促孩子做事之前先制定计划,然后再严格按照计划办事。假如事情做得不周全,就应该引导孩子做每日总结,让孩子主动反省。“你今天完成计划了吗?”“你今天有进步吗?”等等,都应该成为父母常说的话。反省能够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在执行计划时遗漏的地方,帮助孩子形成良好性格。

2父母在帮助孩子制定规则时应该有侧重点。由于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制定规则的重点应该放在学习上。有关专家指出,孩子在学习时,大量消耗脑力,长时间的学习会导致大脑兴奋过度,使脑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学习能力,使孩子觉得疲倦,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如果父母要为孩子制定学习方面的规则,就应该本着“合理、高效”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一方面考虑到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应该考虑孩子的休息和娱乐,做到劳逸结合。

3培养孩子良好的条理性。每个人都知道,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甚至一个习惯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因此,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条理性,为孩子制定的计划要尽量有条有理。比如说,要求孩子自己将卧室摆设得整洁有条理,东西用完放回原处;晚上睡觉之前,整理好书包以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有计划的好习惯。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

众所周知,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变得越来越有主观能动性,对父母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常常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偏不这样,开始“闹独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叛逆。

叛逆的孩子不容易形成自制的良好品性,“家有‘逆子’怎么办?”成为困扰父母的难题。叛逆期的孩子身上的“刺”大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生活、学习中养成的不良习气;另一种则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以及用自己的视角去探究、解读社会现象并尝试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当父母发现,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见效时,不妨换一种心态,变一下方法,不妨肯定、接受,进而教育孩子的叛逆,让孩子养成自制的良好品格,走上成长成才的道路。

晓晓的妈妈早知道女儿晓晓喜欢标新立异,但妈妈没料到女儿会这么夸张。晓晓刚进门,妈妈就看见她手臂上用文身纸印着夸张的图案。她怒不可遏地打了晓晓一巴掌:“你这么小个女孩儿,从哪学的臭毛病!”并命令她马上洗掉。

没想到,晓晓对此强烈拒绝,她哭着不肯:“这文身挺漂亮的,别人都这么说的。做妈妈的也不能随意侮辱人。”

妈妈还是不依不饶,硬要拉晓晓去洗,晓晓居然挣脱了妈妈,跑出了家门。之后,妈妈与爸爸商量,爸爸却责怪妈妈小题大做。“女儿只是在追求个性,表达方式有点儿偏差是因为她的幼稚。想想我们也是这样年轻过来的,可不能拔掉了‘刺’,也扼杀了孩子成长的个性。最好的方法是我们做父母的接受它,再想办法教育改正。”

丈夫的话点醒了妻子。妻子找了一些相关资料看过后,心平气和地跟女儿探讨起了文身艺术。当她告诉女儿劣质文身纸对健康有害、易损皮肤时,妈妈看到了她眼中闪过将信将疑的神色。

妈妈还故意带晓晓去表妹家玩。表妹的女儿向来很喜欢晓晓,可看到晓晓的文身,小女孩却疏远了晓晓,说“晓晓姐姐手上的东西好恐怖喔!”回来后,晓晓主动把文身洗掉了,借口说是皮肤痒。

从此以后,碰到女儿身上让自己看不惯的地方,妈妈也不再急着去“拔刺”了。特别生气的时候,她会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换位思考,弄清晓晓为什么会这样。多了几分理解和宽容,妈妈慢慢觉得活泼好奇的女儿身上那些“刺”也有几分可爱了,母女关系也融洽起来了。

当孩子出现叛逆心理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不要对他“泼冷水”或者暴跳如雷,严加管教。晓晓的妈妈刚开始就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不仅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让母女关系雪上加霜。后来在丈夫的点拨下她改进了教育方法,不但使女儿自动洗掉了文身,还改善了母女关系。

父母要想让叛逆的孩子养成克制的良好品性,就应该超脱自己的角色,用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的叛逆问题。这样,父母也许会发现,问题不一定都在孩子身上。父母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以前都听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听自己的。因此,孩子稍有不顺从,在他们眼里就成了叛逆。所以,身为父母,有时必须谦卑,放弃自己的执着,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时代在发展,观念在革新,也许孩子很多时候并不是错的,父母也需要迁就一下。当然,如果孩子确实有不正确的地方,父母还是应该用科学理智的方法加以教育改正。

爱心指导正确对待孩子叛逆的4个方法

1父母批评孩子要讲究艺术。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怒不可遏,甚至会用过激的语言来批评、刺激孩子,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假如父母以冷静的态度指出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孩子的不足和错误,则既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