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片断
13312700000024

第24章 群众演员

他伸开手臂,在视线能及的范围内划了一个大圈,自豪地告诉我说,他今天一车子拉来了五十个老外,最小的十八,最大的六十八。我看到了他说的那个六十八岁的老太太,一头雪色的头发,穿鲜红的外衣,背对着我站住,和一个年轻姑娘配对作交谈状。看不到她的脸,也不知道她们会装模作样地说些什么,反正远远看过去,可以认做是一个老教授和她的学生在谈学业或论文。

一车子的老外,清晨五点就从上海赶往苏州大学的拍摄现场,做《派克式左轮》的背景演员(就是时不时从镜头中主要人物的背后、侧边一经而过的人,没有台词,看不清面孔,仅仅是某种能让画面丰富和生动一点的元素)。跟我闲聊的这个人,摇着头,啧着嘴,一副重任在肩的样子,说,不好管理,真的不好管理,五十个人来自十几个国家,南美、北欧、西非、中东……各有各的习惯,各操各的语言,要把他们吆喝得动起来,不容易。

负责现场调度群众演员的副导演手里举着话筒,一遍一遍地催促他们从树荫下走出来,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她亲自上前拨弄和示范他们:你应该从这儿往那儿……你们两个人等一会儿,等前面的人走过五步之后再开始走,书包背到肩上,手里拿书……你们是一对情侣,开拍时站着不动,拥抱或接吻都行……可怜的副导演虽然有话筒帮忙,一遍遍地说下来,早已经口干舌燥,声嘶力竭。而演员们经过一上午的折腾,已经疲塌得很了,喊半天才慢腾腾地懒散地走上几步。正在阴凉处跟我交谈的他看不过去了,冲上去帮忙吆喝,驱赶大家速速到位,不要影响拍摄进度。而后他又回到我面前,表明身份说,今天他不是群众演员,他是负责带这群人来的,不必亲自上场。他并且对自己带来的人表示了严重不满,皱着眉头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偷懒?雇他们过来是工作,工作!必须满负荷地投入工作才能够拿到钞票,不然的话,他有权利扣减工资。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严肃甚或严厉的口气,俨然自己就是制片商,操生杀大权的老板。

忘了说一说他的国籍、外貌、特征。他的年龄约摸在五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个子矮小,我坐着,他站着,我们说话时目光差不多平视。他的褐色头发非常茂密,有一点微微卷曲。墨绿色的短袖衬衫,咖啡色棉布休闲裤,一双相当旧损的褐色皮鞋,背一个肩带长长的帆布书包,表情和手势都很丰富。他告诉我,他是德国人,十六岁来中国,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我问他怎么会来到中国?他答非所问地说,他父亲是在中国上海去世的,父亲是个医生。他来中国后一直定居上海,娶了位上海太太。我感觉他的普通话说得比我要好。后来我旁边的副导演告诉我说,他的上海话说得更好,那才叫一个溜。我问他为什么不想回德国生活?他说,父亲的遗产都分掉了,没有了。他的意思,一个两手空空的游子返回故国,很难第二次立足创业。我估计他在上海的日子过得也有些栖惶,不然他不会在各个剧组里打工做群众演员(不过也难说,没准儿人家就爱干这个)。所好现在做得久了,演艺圈子里混了个脸熟,开始做“群头儿”了——就是每招募五至八个群众演员,他就抽头拿一份演员工资。

我当天晚上回想他这个人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德国犹太人,父亲在三十年代被迫落脚上海行医,老死他乡,儿子继续父亲的命运,落户上海。可惜第二天我就离开了拍摄现场,再不能见到他,问一问这个有趣的话题。

那一天的室外气温是三十七度。老外们在拍摄现场顶着酷日反反复复地上场下场走位站立,中午吃一个盒饭,晚上还要赶回上海,工资是四百元人民币,也够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