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13277300000035

第35章 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生命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没有什么问题是比孩子自杀更令父母痛不欲生的了。而孩子是否有自杀的心理,在很多时候,普通的家长是看不出来的,因此也就产生了“没病症当没病”的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心理一直很健康”。殊不知,正是这种无意的漠视,恰恰成为儿童自杀的温床。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看书,忽然接到一条短信,是我一位在小学当班主任的朋友发来的。说他们学校里的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因为期末考试没考好,跳楼了。好在楼不算太高,孩子只是把腿和肋骨给摔骨折了,因抢救及时,生命没有危险……

据权威机构调查,目前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第一死因,而且有越来越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2010年5月,上海徐汇区某社区的张姓小朋友从家中阳台跳下,全身几十处骨折,原因是母亲没有答应给他买电动玩具。据他的母亲讲,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自杀了,前两次也分别是因为父母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2010年6月19日下午,13岁的女孩小文因为补课的时候被老师批评了几句,结果回到家中就上吊自杀了……

2011年3月10日下午,安徽省阜南县柴集小学4名五年级女生相约赴死,在服用了100片安眠药后,被校方发现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到3月13日上午,4名女孩已脱离生命危险,相继出院。据称此次自杀为的是考验友情。

……

让人不解的是,这些孩子小小年纪为何走上了绝路?

如果一个6岁的孩子说他想自杀,很多人的反应并不是震撼或者警醒,而是觉得可笑或者毫不在意,他们认为那么小的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杀?专家指出,儿童产生精神应激并试图自杀时,很多时候普通人是看不出来的,因而认为“孩子不会自杀”。其实,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自杀的念头同样会出现在5~12岁的儿童身上。

首先,是压力

以前,人们常常把孩子自杀的原因归结为是学习压力过重。有专家指出,除此以外,人际关系的压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父母离异、亲人突然离世,或者在学校被同学孤立,此原因在14岁以下儿童中较为常见。

还记得“蔡傲”事件吗?缘由是蔡傲的母亲觉得女儿每天早晨七点就去上学影响休息,而且那时候早读是违法的,于是她就一个电话打到了教育局。这样,学校立即受到了教育局的批评,并被命令取消了早读。而当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是蔡傲告的状后,与她疏远了,就连好朋友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上体育课,也没人愿意和她一组玩游戏。后来,蔡傲在日记中写道:我没有朋友,我真想哪一天吃安眠药死了算了,总比活着好受,比活着舒服。

也许在很多成年人看来,孩子遇到的那点小事,比如和同学闹了点小别扭,被老师批评了一下,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大事,更不至于因此自杀。因此他们认为孩子自杀是因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但孩子终究是孩子,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远远低于成年人,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他们遭受的压力。再加上,一些孩子比较内向,不习惯于向家长吐露心声,什么话都闷在心里,结果当压力达到孩子无法承受的限度时,惨剧也许就发生了。

其次,是眼界

除了压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尚未体验到生命的宝贵,尚未看到教室外、家庭外的那一片美丽的蓝天,他们的眼界只停留在了老师的批评、家长的不满上,却不知道那不过是生命长河中不起眼的一粒灰尘。

2011年7月份的《读者》上,有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在全班同学列队欢迎某个大人物的时候,以为全校这么多人,少个人老师也发现不了,就偷偷和另外一个同学结伴溜回了校园,在操场上高兴地又唱又跳,很为自己的行为得意。

没想到这件事被老师发现了,他们俩被惩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高喊自己的名字100遍,并且回去写一份检讨,明天交上来。

回到家,回想起自己在讲台上被罚喊自己的名字时,下面一片大笑声,没有人同情自己,就连平时和自己关系很好的同学也笑得天翻地覆,她觉得丢死人了,自己将永远无法在同学面前抬起头了。检讨也没心思写,最后她想了一招,如果明天老师再逼自己写检讨,那就自杀,一了百了。

第二天,她来到了学校,老师没有逼迫她交检讨。

后来,她才知道,昨天与自己一起溜出来的小伙伴自杀了……

再后来,当这位作者离开家乡看到外面美丽广阔的世界,她觉得自己当初自杀的念头是多么幼稚、可笑。

孩子之所以会自杀,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体会到自己现在受到的这点小打击,相比未来能看到的辽阔世界,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第三,是模仿

孩子自杀有时候只是通过模仿成人的自杀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痛苦,并不知道自杀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亲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一名儿童心理医生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9岁的小女孩,父母离异后跟着外婆生活。一天,家人发现她喝卫生间的洗厕液自杀,幸好发现得及时且喝的量不多,才抢救回来,保住了性命。原来,她从电视上看到有人喝农药自杀,自己在家里找不到农药,就用她认为最可能致命的东西洗厕液代替了。

我们关注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的营养,却恰恰忽略了对孩子最重要的“生命教育”。

孩子有自杀倾向的征兆,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孩子的危险倾向,将孩子的轻生念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以免悲剧发生后懊悔不已。一般孩子在自杀前,都会有一些征兆——

第一,情绪低落。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可能是情绪低潮征兆的行为改变,那么至少应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先看看是否属于正常的情绪起伏。这些警告信号包括对各种事物失去兴趣、胃口或睡眠习惯改变、失去平常的活力、无法集中精力、产生病态的念头、出现退缩的倾向。

第二,表现出绝望与无助。如果孩子做事情很容易放弃,也不投入,觉得自己根本无力影响任何事物,常常将“我真的没办法”“那有什么关系”“干吗白费力气”等等表现出绝望的言语挂在嘴边,那么这样的孩子一般就很容易钻牛角尖。他们面对解决不掉的问题时就很可能走向极端,转而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自杀。

第三,孩子莫名其妙时常谈论死亡。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在谈话或日记中时常提起死亡,那么做父母的就应该对他们多留心了,比如可以和他们好好谈谈或者求助于心理医生。而另外有一项常被大家忽略的自杀信号就是孩子突然对战争、恐怖主义或自杀任务等主题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第四,孩子反常的焦虑、紧张或叛逆。如果孩子一向很好,但是最近却表现得对自己或别人很没有耐心,比以前更容易跟兄弟姐妹争吵,对自己的错误或别人的错误变得比较不能容忍,动不动就生气,甚至出现辱骂、殴打父母或兄弟姐妹的行为。那作为父母,就应该立即注意了,这时父母要尽量把孩子控制在能够影响的范围内,以防预料不到的事情的发生。

对于上述这样的迹象,家长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避免悲剧发生。孩子的内心世界一般都是极其复杂和脆弱的,突发的问题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同时也可以摧垮他们。

当孩子有自杀念头的时候,多是因为内心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而再由一个突发的事件将这些心理问题集中引爆。是否还记得第一章里讲的高三学生李远的故事,中午在家高高兴兴地吃了红烧猪蹄,晚上就跳楼自杀了。那个下午发生了什么,也许已经很难确认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私自改分怕老师告知家长也好,还是被老师批评了也罢,他的内心必定还有其他难以释怀的压力,而那个下午发生的事也许只是引发他跳楼的导火索。

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应该至少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第一求知欲旺盛;第二愿意和他人交往;第三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第四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第五懂得和他人分享与合作、乐于助人。对于如何向这五方面培养孩子,我给家长朋友的建议是:

首先,家长们要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忽视和孩子的交流,放学回家了问问孩子学校都发生了什么事儿,多听孩子讲一讲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趣闻,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还能培养出孩子乐观开朗和喜欢与人交往的性格。

其次,要让孩子多接触外界,趁放假多带孩子到处走走,让他领略一下别样的风土人情,或者带他去博物馆、动物园转转,让他看一看外面的大千世界,这样不光能增加家长和孩子的感情,还能开拓孩子的眼界,培养他的求知欲。

第三,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家长都不要以过激的言论和孩子对话,也不要在他面前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作为父母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还拿什么要求孩子呢?

最后,要让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会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在集体中寻找到归宿感,在伙伴中给自己童年的人生增加支点,这样可以把因为孤单和失落而产生自杀行为的概率减小到最低。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的教堂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叫忏悔室,它能够让教徒们的压抑情感得到释放。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对孩子心理的症结进行有效地释放,还他们一个健康的心理,那他们又怎么会因为一时想不开而轻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