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怪兽家长
13277200000042

第42章 《静夜思》的无限联想(上)

一直有教育理论提倡,让最高学历的人去教最低程度的幼儿园小朋友或小学生,将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但在大材小用的心理障碍下,找个大学教授来上几岁孩子的课,仿佛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

我家女儿们有幸,新春到老师家拜年,赚得红包、赠书之外,还上了一节与研究院程度等同的课。

老师是我中大中文系的杨钟基教授,他给孩子出了一道思考题。

大学教授级人物启发六七岁孩子思考,用的究竟是什么方法?杨老师作了个最佳示范:“床前明月光……这首诗,你们给我念一遍,念完了,每人问我三个问题。”

杨老师说,这是他给中文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考试题,当然,诗的内容不同,对学生的答案也有要求,但这种考核方法沿用了逾二十年,每年都能从学生的答案中找到惊喜。

不要订立问题的框框,不要预设标准答案,这只会窒碍孩子的思考空间。

由得她们天马行空地想,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家孩子就有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望明月会想起故乡?如果举头看见的是弯月,那该想起什么?”

“什么是故乡?你说我是台山人,但我们在香港出生,那故乡该是什么呢?”

“嫦娥一个人在月亮上会不会闷死?”

“后羿为什么射到只剩下一个太阳,而不是剩下两个、三个?”

“霜和雪有何不同?”

“……”

三个女儿七嘴八舌愈扯愈远:

“我想起洪叔叔(邻居朋友之一)教我的那首:床前明月光头佬,疑是地上镶牙佬,举头望明月饼佬,低头思故乡下佬。”

“我同学也教过我一首:床前明月光,阿妈煲靓汤,阿爸放毒药,全家死精光。”

哇,一首小诗引申出来的讨论,实在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