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是孩子的问题
13276000000034

第34章 36计之34儿童教育需要细节指导

现在我们讲破解家庭教育九大难题的第九难题的“习惯决定命运”的第二计,“儿童教育需要细节指导”。儿童教育特别需要细节引导,明确规范。

什么叫细节的指导呢?举一个例子,大家一听就知道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细节方面的指导。

北京有一所很好的小学,就是东城区的史家小学,非常注意习惯培养。有一次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随便讲话,任课老师很生气。因为这个班风气很好,一下课同学就都批评他,说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要给老师道歉。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道歉,就找班主任商量。

他们的班主任孙蒲远老师是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孙老师在教育方面很有经验,说知错就改就是一个好孩子,你自己是准备怎么道歉啊?这孩子说,我给老师鞠躬,说我错了,我道歉。

孙老师就说,那你演示一下我看看你是怎么道歉的。这学生就一边点头一边口中说道歉的话。

孙老师就发现问题了,说你这个是点头不是鞠躬,点头道歉没有诚意,你得鞠躬啊。这个10岁的孩子长那么大,从来没搞清楚过鞠躬和点头有什么区别。

孙老师说,这样,你站这儿,我给你演示什么叫鞠躬。鞠躬就是要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中指贴着裤缝,然后面部和胸部与地面呈90度,这才叫道歉鞠躬。

于是这孩子到了任课老师那儿,一个90度的很标准的鞠躬,那个老师也接受了他的道歉。

我猜想,大概每家的父母每个老师都对孩子说过要有礼貌,要讲文明,可是有多少人训练过孩子鞠躬呢?可能就不多。我们的好多孩子听到过一些概念,但并没有掌握细节,也没有掌握规范。

我们中国的教育有一个缺陷就是偏于概念化、原则化。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小学生守则》就有这个特点:“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可是具体该怎么做?很多人答不上来。

咱们可以来看看美国的《小学生守则》:要总是称呼老师的尊称或职位;要按时或提前到学校上学;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和老师说话;只有生病的时候或者是宗教原因可以不到学校,其他时间都要按时上学。

对比下来,就可以看出,我们的要求太笼统了太不具体了。

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对儿童有很多非常具体的指导,大家应该知道有一本国学读物叫《弟子规》,是清代留下的读物,讲了大量的习惯培养,有很多细节都非常好。

其中有一句“出必告,返必面”,意思就是出门的时候要告诉父母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回家以后也要打个招呼,我回来了,让家里人放心。这个要求很有必要,特别对幼儿园的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我们有很多家庭把这好习惯丢了,小孩子出去了,家长不知道孩子去哪儿了;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家长也不知道。所以,小孩子说走的时候要“出必告”,妈妈,我去谁家玩儿了,我到楼下玩一会儿。一回家就应该跟父母打声招呼“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我们这个习惯丢了,倒被日本捡去了。我们看日本的电视剧里,一般都能看到出门和进屋,首先就会先打招呼,这就叫细节的指导。

有一位跟我们一块儿研究习惯的老教授说,我现在也养成了好习惯,因为发现家里好多人总是临出门时找不到钥匙,于是就在门口摆了个小筐,所有的人一进门就把家里的钥匙放在小筐里,走的时候再从里面拿出来。因此说,习惯的培养非常需要具体的规范。

孩子年龄越小,就越不知道好多事该怎么做。所以在交代孩子的时候,就得明确这个规范。

在看到对空姐的训练时,我就很感慨。对空姐的训练要求特别多,其中有一个要求就是用牙齿咬着筷子练微笑。按国际标准,微笑时需要露出八颗牙齿。大家可以试试,咬筷子露出八颗牙齿,这个时候的微笑是灿烂的微笑。再比如由于空姐夏天都穿很短的裙子,所以怎么优雅地蹲啊弯腰啊什么的,都有很多训练。

我曾经总结过十个小习惯,在上海那边全市推广过。第一个习惯就是微笑待人。各位想想看,微笑待人多么重要,比方说早晨上班,碰到一个同事,他看到你也不打招呼,面无表情地就走过去了。过一会儿你突然有一件事要找这个人商量,你找他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心里会有些不舒服?这就不太好合作了。换个场景再想想看,早上一见面大家都热情地打个招呼,然后有事了再好好谈事,那是很和谐的事情。当然也不是说,找你有事了,所以我就冲你微笑,这也不是良好习惯。有良好习惯的是见了人就微笑。

我给大家讲一个跟我们孩子关系特别密切的细节习惯,叫确认。我们的孩子如果没有确认的习惯,将来在他的学业和发展中就会出很大的错误。比如考试,每年考试时总是会有些孩子不能进考场,要么忘了带准考证,要么则是在找考场时耽误了,从而错过了入场时间。在面临考试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先确认考试的要求是什么。对考场熟不熟悉,不熟悉的话就要亲自走一下以确认无疑。有的孩子大哭,我都准备三年了,你怎么能不让我进去呢?这就是由于没有确认这种习惯带来的后果。

确认习惯在孩子的生活中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做题时不好好审题,没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就作答;二是作业写完之后有时间也不检查。三是有的孩子考试,卷子内容答得不错,但最后没有分,为什么呢?因为没写名字,不知道是谁的卷子。

因此说,我们在培养习惯时不能是模糊不清的,而每一步该怎么做都应当非常清楚,这样才可能做到位,才可以达到准确无误的目标。如果光叮嘱孩子说,你要努力啊,要认真啊,你要好好的啊,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好好的,有劲也不知道该往哪里使。

确认习惯并不只是对孩子重要,对成人一样非常重要。

2008年4月28日凌晨4点多钟,从北京开往我家乡青岛的T195次列车严重超速,与正常运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这就是“4·28惨案”。

遇难者中有一个是我同班同学的儿子,独生子,在北京读研究生,才华横溢。出了事之后我也很难过,都不敢给同学打电话,只能发短信表示慰问。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惨案?就是因为相关人员缺少确认的习惯。火车临时限速的命令没有发给T195司机,当火车开过来的时候值班员也没有和司机确认限速,司机也没注意看前方的标识,别的火车都按照时速80公里开,这趟车居然时速135公里。可以看到,如果做事没有确认的习惯会带来多么大的灾难。

还有件事我印象很深,我女儿那时在复旦读书,我到上海出差的时候就会去看看女儿,一块儿吃个饭。

有一次吃完饭我就打了个车去浦东机场,准备赶飞机去郑州讲课,第二天还有7000人要听我讲课。

办登机手续时,我就纳闷怎么就我一个人,旁边怎么没见其他旅客忙着办登机啊。我把身份证、机票给服务人员,那小姐很疑惑地看看我,又看看机票,说先生你这趟航班不在这儿起飞,而是在虹桥机场。

天哪,我当时就只凭经验觉得在浦东机场,一听说是在虹桥简直浑身汗都出来了。你说我怎么跟主办方还有7000听众解释,对不起我看错票了?于是我当即冲出机场大厅,又赶紧打出租就直奔虹桥机场。

这时,幸亏我的另一个好习惯救了我,我一般都是提前一小时到机场。我跟司机说,快,虹桥机场,我给你双倍的钱。然后又赶紧打电话给虹桥机场那边说很抱歉,我看错票了,能不能等我一下。最后还算不错,勉强赶上了。后来想想真的是后怕,我一向认为我这个人还是挺注重承诺的,说明天到明天就到,但是就因为没有确认机票,差一点就出问题了。

一个人的习惯培养是需要花时间的,但只要养成了好习惯,一般来说,就轻易不会忘记,是可以终身受益的。因此,虽然我们都知道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习惯很重要,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孩子的年龄越小,告知他的习惯培养过程就需要越具体越细致。小孩有小孩的生活,小孩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非常具体细致的,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也应该是具体细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