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个时刻起,家长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多事”了:吃蛋糕时只拿大的;绝不用不完美的纸;小小年纪就要自己挑选衣服;热衷于打扮自己……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她们处于一个叫做“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们对各种各样的事物都会表现出极度的完美,对自我形象更是严格要求。
捕捉孩子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在各种敏感期中,其中有一个叫做“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在这段时期,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变成了一个完美主义者。水果上不能有斑点,拒绝吃半块的面包,牛奶不能洒出一滴,美工纸不能有折痕,除了挑剔吃的和用的,孩子又开始关注身边的环境和自我的完美。总之,只要是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他们不是哭闹,就是奋力将之恢复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样……如果孩子经常出现类似行为,就说明他们已经进入生命中一个特殊的时期——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般发生在孩子两岁半到5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发展是螺旋式的。
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他们自身会产生一定的审美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敏感期。在审美敏感期刚刚到来的时候,孩子对食物有着强烈的要求,要最大的、最光亮的、最完整的就是他们的唯一标准。比如说,一个苹果从中间切开给孩子一半,他会非常痛苦,而只有完整无缺的才会让他们喜笑颜开。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认为这样的孩子就是一种任性,其实他们只是在暗示你:我到了审美的敏感期,那些不完整的、不完美的食物只会让我产生痛苦的感觉,我是无法接受的。
对食物要求完整的敏感期过后,孩子会对物的完美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玩具不能缺零件、衣服不能掉扣子、画笔不能有磨损、裙子不能有褶皱……总之,孩子眼里的所有事物都必须是完美无缺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审美敏感期就逐渐转化为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的道路上,孩子开始逐渐关注自身形象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开始乐此不疲地挑选自己的衣服,和妈妈争执今天到底是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扎什么辫子、戴什么发卡,尝试妈妈的化妆品,钟情蝴蝶结和各种闪亮的发卡,偏爱某种颜色,这一切都是这一阶段可能的行为表现。虽说很多时候,她们常常把自己搞得乱七八糟,这份“臭美”的劲头儿也会让家人哭笑不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此时正是她们刚刚开始学会怎样让自己更美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说,4岁时开始出现的审美意识将会影响其一生的气质和审美能力。
伴随着孩子逐渐关注自身形象的完美,而后一步步发展为对环境、艺术作品、品质的完美追求。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环境和氛围的变化,能够挑选美好的环境生活、美好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
不可否认,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当然也是孩子的天性。从儿童时期开始出现,保护它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也许,作为成人的我们不会认为有瑕疵的苹果是不完美的,毋庸置疑,我们依然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苹果惊叹,会为一个接近完美的自然对象或艺术作品而感怀。没错!完美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孩子对完美的追求,同样也表明孩子的精神世界正一步步走向丰富和深入。
然而遗憾的是,当孩子表现出敏感期的行为特征时,很多家长不是没有发觉,而是觉而不察,或者觉而不知该如何帮助孩子。因此,当成人面对孩子的种种“不当”行为时,他们只会不耐烦,只会对孩子批评或斥责。结果呢?只会错失良机,让刚刚进入敏感期的幼小心灵无法充分体会到成长的美好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变得胆小、孤僻,失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因此,当家长面对孩子的种种“挑剔”和“不可理喻”,一定要学会放下你的所谓烦恼,而是要发自真心地去理解孩子的那颗追求完美的心。当你把孩子的一个个“无理要求”当成是孩子成长的一个个机会,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到那个时候,你自然找到了打开孩子在这个特殊敏感期的神秘钥匙。
成长日记39:拒绝吃不完整的食物
丁丁3岁时的一个早晨,嚷嚷着要吃蛋糕,幸好昨天给爷爷买的蛋糕,还剩下几块,就给他端了一盘。当我顺手把蛋糕掰开,递给丁丁时,他无论怎样就是不要。更奇怪的是,看着自己本来喜欢吃的蛋糕,丁丁却“呜呜”地哭了起来。
坐在一旁的爷爷也是摸不着头脑,刚刚还乐呵呵的宝贝,怎么转眼间就这样了呢?于是,爷爷没多想就赶忙从盘里拿起一块新的递给丁丁。
说来也怪,当丁丁看到这块完整无缺的蛋糕时,一把抓起高兴地一口一口地咬起来。看着丁丁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和爷爷都很诧异,他为什么只要完整的蛋糕呢?
又一次早餐时,丁丁要吃饼,我给他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烤饼。丁丁拿着那个饼得意地看来看去,我说:“你一个人吃不了一个饼,让妈妈吃一口吧。”说着便从饼上掰下来一块。可是,丁丁立刻就将手中的饼扔到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呜呜地哭了。
看着丁丁挂着泪花的小脸,我想起上次蛋糕的事件,赶快递给他一个全新的。让我惊喜的是,丁丁两手捧着饼,递到我嘴边,说:“妈妈咬一口。”我笑着从饼边咬了一口。这时,丁丁举着饼笑着对我说:“看!月亮。”
原来丁丁不是不愿意和我分享饼,而是因为我破坏了饼的完美形状,这让他感到痛苦。之后,丁丁拿着这个缺了一角的饼从边上一口一口地将它吃完。
(丁丁妈妈)
教 子 心 得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丁丁妈妈这种情况,其实,孩子不是不愿与家人分享,也并非有自私倾向,而是他们进入了审美的敏感期。
追求美是孩子的天性,故事中的丁丁可能吃不完一个蛋糕,但是他一定要拥有一个完整的蛋糕,因为他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拥有完美,成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饼,在孩子眼里,竟然是美丽的月亮。而孩子对食物的强烈要求,恰恰是审美的敏感期刚刚到来时的一个征兆。
在这一时期,孩子对食物就是有一种特殊的要求。比如,如果水果上带有一点点疤痕,孩子往往会拒绝吃;如果给他两块蛋糕,一块是完整的,一块是破碎的,那他一定会选择那个完整的;如果你想和他分享一种食物,他们也常常会哭闹不止,直到你递给他一个完整的才肯罢休……
而很多时候,偏执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定性为自私或是“事儿多”,如果这样想,只会让家长对孩子做出错误的引导。其实,孩子的所作所为是他们天性的自然流露,作为家长,要试着换一种方式去读懂孩子,普通的饼,孩子是那么地珍惜,他们的想法又是那么地可爱,家长不应该破坏孩子对完美的需求。如果不小心破坏了,就要尽力帮孩子恢复。请记住:完美是人类美好的需求,保护了这一需求,也就是保护了人类提升自己的需求。
成长日记40:事事都要完美
最近,我发现萱萱对好多事情都表现得非常敏感。
一次晚饭前,萱萱对我说:“妈妈,我要上卫生间。”我说:“快去吧。”
可是过了几分钟,萱萱一脸难受的模样走了出来,我猜想一定是尿憋的。
我赶忙对她说:“你怎么还不去呀?”
只见,萱萱一边扭动着身体,一边撅着小嘴委屈地说:“脏的,脏的。”
我立刻走进卫生间,看了看,没有屎巴巴,只是有几个小黑点,我问萱萱:“是这个黑点吗?”
“是。”萱萱肯定地点了点头。
之后,等我把坐便器洗刷干净。萱萱才肯坐下去。
还有一次,我教萱萱叠纸,在递给她纸的时候,萱萱发现纸上有小点点,一个劲儿地边摆手边说:“不要,不要,纸上有点点了,我不要。”
于是,我只好给她换了一张纸,可是萱萱还是不要。这下可把我给搞糊涂了,为什么呢?
等我仔细一看,原来,纸上不知被谁画了几笔。
于是,只好又递给她一张,可是这次还是不行。萱萱嘟囔着小嘴说:“纸上有折痕。”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明白,孩子为什么要用完美的纸呢?
(萱萱妈妈)
教 子 心 得
随着要求食物完整的敏感期之后,孩子就会对物的完美性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哪里不干净,他们非得打扫干净才肯做事情;纸张不完整,他们就要重换;一笔画下去不如意,他们就要撕掉重画,有的时候,即便是到了最后一笔,他们还是会认为这幅画不合自己心意,于是,毫不犹豫地将整幅画都撕掉。不可否认,这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过程。
实际上,如果孩子对周围环境变得如此挑剔,意味着他们的审美敏感期已经开始逐渐进入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当他们爱上一个物体,就连它的形状也会一起爱护起来;当他们发现一个完整的形状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愉悦而受到鼓舞。这种时候,一旦有谁破坏了物体的形式,或是没有达到他们对事物形式的要求,他们就会拒绝做事情,甚至是发脾气、哭闹。
面对孩子这些近似执拗地对完美的追求,大人往往心烦不已,因为完美的东西毕竟不多。但是,家长可曾知道:孩子只有通过发现完整与残缺,才能建构起自己内在的对于美的需求。
这么看来,作为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法则,懂得尊重孩子的爱美之心,要知道这是孩子对自己的关注,是人的本能,如果孩子有这种现象恰恰说明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美的概念,这是孩子审美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为孩子的这种变化感到高兴才是。
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心去体察孩子的每一次不满,用心去理解孩子那颗细腻的、追求完美的心,当你把这些对完美的追求看成是关乎孩子成长、品质形成的机会的话,你自然就会找到合适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段时期。
成长日记41:我家宝宝爱“臭美”
娟子今年4岁了,最近,她对自我形象非常关注。
一天,娟子要求穿裙子,还没等我同意,她就自己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件花格裙子,美滋滋地穿在身上,站在客厅给我们秀了又秀。当时已经进入秋天,我担心她感冒,就执意要求她把裙子换下,可是娟子竟然难过地跟我哭闹起来。当时,我实在弄不明白好端端的娟子为什么这么固执,非要自己挑选衣服呢?后来,我还发现娟子又有了一个新习惯——喜欢头天晚上就把自己的衣服准备好,照着镜子不厌其烦地搭配自己。
最近一段时间,我又发现每当娟子去幼儿园前,总喜欢偷偷地拿着我的化妆品有模有样地给自己描啊涂啊,从口红、眼影到眉笔,一个都不少,这个爱“臭美”的小丫头简直是迷恋上了化妆品。当然,很多时候,她还是把自己画了个大花脸,但是即便如此,她依旧美滋滋的,看那神态好像只有她自己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公主。
(娟子妈妈)
教 子 心 得
家有一个无处不在的“化妆师”,这是很多家庭都会有的快乐与苦恼。在家长眼中,冬天穿裙子,把自己描画得一塌糊涂……这些行为都是可笑至极的,然而,有的时候,看着孩子照着镜子认真涂抹自己的小脸蛋,那股子专业劲儿又会让你忍不住偷着乐。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化妆品为什么对她们有那么大的诱惑呢?
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审美敏感期和追求完美敏感期的继续发展,她们开始把注意力从关注外在事物集中到关注自身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转身就会变成令人不可思议的化妆师。在这个时侯,她们就像青春期的少女一样格外关注自己的妆容和外表。也许,就在昨天她们还执意要在冬天穿白色纱裙,今天她们很可能就会把自己胖嘟嘟的小脸蛋画得一塌糊涂。
事实上,这个时候儿童的发展是为了一种智能,而不是为了化妆本身。因为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衣橱里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衣服,放在妈妈梳妆台上的瓶瓶罐罐都能使她们追求完美的心理得到满足,而且追求完美是很多人的特质,完美更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这种感觉在儿童时期就会拥有,因此,在孩子眼里,衣服是否合身、化妆品是否得体,这些根本不是她们关注的重点。实际上,随着孩子审美感的逐渐提升,待她们5岁半到6岁的时候,对衣服颜色的搭配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对口红的涂抹也会非常到位,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儿童审美敏感期的发展。
也许有些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这种审美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又有什么帮助呢?事实上,孩子的这种审美是她们将来形成审美观的基础,对孩子未来的气质以及个人魅力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孩子为自己挑选衣服、为自己化妆的这些行为不仅仅是在追求自身的完美,更是在发展自己的审美智能。
由此看来,在这个期间,家长不必担心孩子的做法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也不要因此随意批评孩子,而应该告诉孩子,这个年龄还不适宜化妆出去,出门的时候要把它洗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审美敏感期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