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有佛法就有办法
13271100000043

第43章 不断反省,不断修正

要知道“静坐常思自己过”是一种反思的功夫,也就是自我批评的本领。

——南怀瑾

“静坐常思自己过”不失为一句最好的处世格言。南怀瑾说过:“要知道‘静坐常思自己过’是一种反思的功夫,也就是自我批评的本领。倘若有错且不能自省,别人是无法劝谏的,事情便会朝着更糟的方向发展。假如我们能够时常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做事或待人方面是否有亏缺的地方,自然就会少些对别人的抱怨与指责了,多些安宁和快乐。”

现实中很多人想有一个完美的自己,但就是找不到途径。这里,大师给我们拿出了一个完善自我的办法。可以说,反省不仅仅是完善自己的方法,更能滋生成就自己的巨大力量。一个懂得反省的人,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改变,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古时候,有个叫周处的人,从小父亲就死了,由母亲一手带大。因为缺乏家庭管教,所以凡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蛮不讲理,动不动就和人争斗,村里的人都很害怕他。村里人暗地里把他和附近的猛虎、蛟龙合称为“三害”。

有一天,周处看到村里的人个个愁眉不展。他走过去问:“你们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人们告诉他,他们之所以不开心,因为乡里有三个祸害:一是南山上的猛虎,二害是河里的蛟龙。问到第三害了,人们都闭口不说了,只是看了看周处。周处以为人们是希望他去除三害。就说:“这三害不算什么,等我去除掉它们,你们就开心了。”于是大家都撺掇说:“太好了,你要是能除掉这三害,我们一定感谢你。”

于是,周处就去除三害了,很快,猛虎被他用弓箭射死了,随后,他又跳下了水,和蛟龙搏斗起来。

三天过去了,周处还没有回来。村里人想,这回“三害”都死了,于是互相庆贺。

可是,三天后,周处杀死了蛟龙回到了村里。发现大家正在庆祝三害已除,才知道自己是三害之一,心里难过极了,于是痛下决心,改过自新,逐渐成为了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后来有人推荐他做了官,因为为官清正,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人生中,难免会犯错误,走弯路,但更重要的是,人一定要懂得反省自己,这样才能知错就改,成就完美人生。佛陀说:“如果你想了解幸福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故而南怀瑾告诫人们:“幸福从忏悔起步,从持戒下手。”

反省对人生产生的巨大作用,不仅佛门与俗世有共识,而且中西方的人都在践行中。

富兰克林年轻时,性格张扬无比,处处咄咄逼人。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不知道自己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有一天,他父亲的一位好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才把他唤到面前,对他规劝道:

“富兰克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有些道理难道你不懂吗?你常常不肯尊重他人意见,凡事都自以为是,你看看结果是多么的糟糕: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就没有人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的言论了。所有人都远避于你,免得受你的冤枉气。老实说,你所掌握的东西还有限得很,而你身边的人很多都比你水平高,你的轻狂自大只能让别人看到你的无知。”

富兰克林听后,满脸羞愧,一下子发觉了自己过去的错误,从此,他决定痛改前非。

富兰克林经过反省后,他给自己开出了一张缺点清单,清单上是他所有让人讨厌的性格特点。他把最有害的一种性格特点放在清单的第一位,然后依次排下来。他决心要改掉这些让人讨厌的缺点。

当他改掉其中一个毛病的时候,他就从清单上将其画掉,直至清单上所列出的缺点全部画掉为止。

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人,渐渐地转变成为处处受人欢迎爱戴的人了。富兰克林后来说道,他一生的事业完全得益于这次转变。

华盛顿总统曾经这样说:“如果让我说出我所敬佩的人的名字,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第二个是富兰克林,第三个还是富兰克林。”这句话道出了富兰克林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接受劝勉,仍旧事事妄自尊大,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美国将会少了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富兰克林是反省的最大受益者。

有了错误必须有所觉悟,然后图以改之,才能走上光明之路。若是有错而不思悔改,或者口是心非地改正,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缺点,正视了不足,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沿着这样的方式去做人,就会快速完善自己,成为很多人喜欢乃至爱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