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13269000000174

第174章 南海诸岛沉没之谜

在中国辽阔的南海海域,星罗棋布地分布着200多个礁、滩、暗沙和岛屿,这就是有名的西沙、南沙、东沙、中沙珊瑚礁区,统称“南海四沙”。它们犹如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海面上,是中国的宝贵领土。但近来却有人提出,这些美丽的明珠也许会沉没,由此引发了众多人士对此问题的探索。

要弄清南海诸岛的沉浮问题,首先得了解它们是怎么形成的。1亿年前,地理状况与今天有着很大的区别。当时亚欧板块十分广阔,南海诸岛就属于它。那时,南海还不是海洋,而是河流纵横、层峦叠嶂的陆地。山上的岩石多是6亿年以前形成的。沧海桑田,岁月巨变,在距今7000~8000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亚欧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互碰撞,这块古老的陆地在猛烈的撞击下四分五裂,海水也随之浸入,一个比较浅的陆表海环境就此形成了。对于它的裂开和洋壳出现的类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但时至今日还不能准确地解释究竟是板内裂谷型还是弧后拉张型。地质学家们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正在不断地探寻,假以时日,或许能找到更加完善的解释。

在距今6700万年进入第三纪以后,这里分裂的地形得到了改变,海洋消失,又重新成为了陆地。不过此时的地形已经变成丘陵、平原相间,湖泊众多,而不再是山峦起伏、重峦叠嶂了。到距今3000万年前后,随着构造活动的加剧,这块陆地东北—西南向裂开,海水大规模自南而北浸入,今天的南海就初步形成了。当然,当时海水的深度和海岸线的范围都远不如今天,此时的岛屿和水下礁石大多是由那些由古老岩石组成的丘陵和高地形成的。现今南海诸岛的基底岩层则是由千百万年来沧桑巨变所产生的沉积物所形成。

南海四沙礁区如今有50多个岛屿,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末次冰期阶段形成的。在距今1.5万~1.8万年时,岛屿的规模和数量与今日相比要大得多,后来许多岛屿都因冰后期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了。因此,珊瑚礁便成了南海诸岛中大部分岛屿的物质来源。在风、浪、流的相互作用下,岛屿在礁面上堆积而成,属于沉积作用的产物。以往,由于弄错了南海诸岛中一些岛屿沉积物的成因,因此有人根据这些岛屿的海拔高度,推断出近1万年以来南海诸岛始终在上升。甚至有人认为,南海诸岛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科学家们经过认真考察后,认为事实刚好相反,南海诸岛其实一直都处在沉降状态。而且根据目前所获得的资料分析,南海诸岛沉降的速度随着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的更迭而改变。从总体上看,沉降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快。人们还发现,南沙和西沙的珊瑚礁台地,都是顶面小、基座大,呈宝塔型逐步缩小的规律,这同时表明了礁岛的一个特点,即珊瑚礁总体上是一种海浸礁。现今岛屿沉积物的下部都沉浸在水下,而这些沉积物本来形成于冰期,如果真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岛屿处于上升阶段,就应该裸露在水面上。

更有说服力的是,西沙的石岛全部沉积物都是风成的。这些沉积物是在陆地环境时形成的,在海平面上升和沉降的复合作用下,这些风成沉积物的底界越沉越深,以致最终沉浸在水下18.68米处。如果将海平面上升幅度和沉降速度看作同等重要的因素来计算,那么现在南海诸岛的沉降速率应该在每1000年12厘米以上。因此,如果今后海平面不出现大的下降,那么,南海诸岛的岛屿面积不仅不会增加,反而逐渐缩小。

目前,就人们找到的证据而言,南海诸岛应该是在下沉。然而这不是最后的结论。对于科学探索者来说,南海诸岛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仍然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