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知识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不懂可以去积极探寻,查书或向人请教,这是很平常、很正常的事情,这也就是古人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
有一次,我看到沐沐坐在书桌前,不做作业,只是一直摇头晃脑。
我问他在做什么,沐沐说:“我不懂老师今天教的东西。”“在学校的时候,不懂的话应该马上问老师啊,也可以请教一下同学。”我告诉沐沐。
沐沐默不作声,一副很委屈的样子。他到底怎么啦?为什么有不懂的地方不愿意向别人请教呢?后来,经过我的耐心询问,沐沐才说出了原因。
原来,在学校的时候,沐沐去向数学老师请教问题,老师一看他问的问题,大声地说:“这不是我刚才讲过的那个问题嘛!这么简单都不会?”老师的声音很大,班上的同学都听到了。沐沐嗫嚅着说不出话,脑门子渗出了不少汗珠。老师提高了嗓门:“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这次可要认真听!”接着飞快地给又讲了一遍,然后问沐沐:“这次总该听懂了吧!”沐沐点了点头,在同学的注视下,羞愧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很显然,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一个班级的学生如同孩子铅笔盒里的铅笔,有长有短,但它们各有各的用处!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都不同:有的孩子听过一遍就能掌握,有的孩子要听好几遍却只掌握个大概。谁能肯定他来问你是因为没有听呢?
指责孩子的提问,会让孩子认为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有不懂、不会的地方一定是很可耻的事情,所以就是不懂也得装懂。试想,长此以往,耳濡目染,这孩子就可能变得虚荣,开始不懂装懂起来。
当孩子遇到这种问题时,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学习,不可忽视。否则,孩子将会在学习中变得消极、被动,成为不主动学习的“懒”孩子。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对待知识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不懂可以去积极探寻,查书或向人请教,这是很平常、很正常的事情,这也就是古人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
作为父母,当孩子提问的时候,千万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能劈头盖脸地一顿斥责。比如挖苦训斥孩子说:你真够聪明的!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猪脑子呀??这不仅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使孩子认为承认自己不懂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以后孩子会怕遭人耻笑,就会逐渐虚荣和爱不懂装懂起来。正确的做法是,你可以用很平淡的口气跟孩子谈:不,正确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或用启发式语句对孩子说你再想想,以前有没有教过等等。总之任何情况下,家长都应该用鼓励和谅解的态度,让孩子懂得:不懂没关系,弄懂弄会就成了,任何人都不是完人,重要的是有求知的欲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向别人请教,不丢人!其实,只有学懂知识,用成绩说话才能真正在同学间赢得威信。不断地积累问题,得不到解决,成绩得不到提高,要想赢得尊重,只能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