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13253800000007

第7章 不做“守株待兔”的孩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张地图,无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从地面上移动半步。

先来看一则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儿,看见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从此,这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的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但这样的事情却从没有真正停止过。很多孩子在学习中给自己树立了目标,可学习的时候,却是拖拖拉拉的,不愿意行动。这样,孩子始终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光说不练,已经成了孩子学习中最大的绊脚石。

有一天晚上,我到一个朋友家,他正在和孩子在做作业这个事情上较劲儿。孩子坐在书桌前昏昏欲睡,强打着精神,他在苦口婆心地劝导孩子一定要把作业完成。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孩子本来打算下午做作业,因为刚吃过午饭,就先打开电视看一会儿。

孩子本只想看三五分钟,谁知节目太精彩,孩子就被节目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就看了三个小时,等节目看完,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吃过晚饭,父母催孩子去写作业,孩子口头上说行,却趁父母去忙别的事情时,又打起了游戏,打完游戏,就感到十分疲倦了。这时候,才想起作业还没有做呢。可是,孩子已经很困了。

就像罗大佑在歌曲《童年》中唱的那样: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日复一日重复这种生活的孩子比比皆是。拖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浪费了一个人多少时间啊,它让宝贵的生命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小孩子说:“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大孩子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然后等他长大成人了,他又说:“等我结了婚以后。”可是结了婚,他的想法变成了:“等到我退休以后。”人们总以为人生时间很充足,所以什么事都拖延着不立即去做,生命于是在这日复一日的拖延中衰老。

很多到美国首都华盛顿观光的游客总不免要到华盛顿纪念碑去看看,不过,纪念碑前面游客太多,导游一般都会告诉你,排队等搭电梯上纪念碑顶要等上两个小时。但是,他还会加上一句,“如果你愿意爬楼梯,那么一秒也不用等。”仔细想想,这话说得多么真切啊!不止观看华盛顿纪念碑如此,孩子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张地图,无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孩子在学习中仅有目标是不够的,并不是说,有了目标,就可以坐等成功了,就像故事《守株待兔》中那位愚蠢的农夫一样,恐怕永远也等不来兔子了。

记住,成功不会从天下掉下来,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就必须让孩子学会为目标而积极主动地去行动,千万不要让孩子做一个“守株待兔”的人!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旦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促使孩子主动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认真学习,父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