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一个孩子所犯的错误很容易,可是,要呵护和培养一个孩子的爱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爱心会慢慢地融化或吸纳他的错误,可无情的批评和处罚可能将毁掉孩子爱心的火花。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突然一个人走过来向你求助,你将会怎么办呢?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骗局,赶紧走人。
可是,很多时候,孩子的做法却和我们不一样。
一次,我带沐沐到香山游玩。在山脚下,见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在双目失明母亲的带领下正向游人乞讨。沐沐看小男孩可怜的样子,径直走过去,将五元钱放在了小男孩端着的饭盆里。对于他的举动,我不仅没有阻止,回家后还将儿子的爱心大加赞赏了一番。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不要让孩子给他们钱,这些人说不定是“职业乞丐”呢,现在的骗子太多了。
确实,生活中,现代版的《农夫和蛇》经常上演,南京彭宇案等一系列助人反不乐的事件,正是在向我们的爱心、良心,甚至道德底线发起挑战。这些事伤害了公众乐于助人的爱心,打击了很多人主动去做好事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心灵蒙上阴影。
可是,难道这样,我们就不去培养孩子的爱心了吗?现实中,爱心遭遇欺骗的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们也经常遇到。生活的复杂有时候让我们的确很困惑,可是我们不能打击孩子的爱心,相反,我们还必须培养孩子的爱心。
培养孩子的爱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三朵玫瑰花”的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的时候,学校的花园里开出了一朵极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观赏。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花园里散步时,发现一个4岁大的小女孩已经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正拿在手里快活地往外走。
这个故事的开头,被选做某市一所中学高中统考的作文题目,让学生续写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小女孩摘下玫瑰花会如何处理。让出题教师吃惊的是,参加统考的几百名高中学生,作文的中心内容竟无一例外都是写批评教育,即苏霍姆林斯基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不能采摘花草树木,并写了教育家为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的种种处罚等。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事实是苏霍姆林斯基根本没有去批评小女孩,而是蹲下身子,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有点羞怯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每天都陪着她说话。
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非常大的玫瑰花,奶奶就是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看过了我就把它送回来。”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看着小女孩纯朴的小脸,苏霍姆林斯基心里很感动。他牵着小女孩的手又回到了花园里,摘下两朵大的玫瑰花对她说:“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有充满爱的心灵;另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家。后来,他对老师们谈起这件事的时候解释说:“批评一个孩子所犯的错误很容易,可是,要呵护和培养一个孩子的爱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爱心会慢慢地融化或吸纳他的错误,可无情的批评和处罚可能将毁掉孩子爱心的火花。”没有爱心的孩子,是融入不了社会的大家庭的,过分自私的孩子谁会喜欢?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说过:有爱心的孩子往往更乖巧、懂事、爱学习,而缺乏爱心的孩子往往缺乏学习的动力。
所以,为了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父母千万不能打击孩子的爱心。
孩子能够做的事情,让他们尽量自己去做。对孩子总是手把手教、指手画脚,把嚼碎的饭送到他们嘴边喂食,长此下去,想要他们自己主动独立学习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往往正是由于父母过度的疼爱,剥夺了孩子尝试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孩子在学习上变得容易依赖别人,缺乏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