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13253800000020

第20章 不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败时,一份理解的心态、一个支持性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表达出的都是对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

一次和朋友聊天,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的学习上。

朋友生气地说:“提起孩子的学习我就心烦,原来我们家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谁知道前几天的一次考试,语文才考了75分。成绩退步得一塌糊涂,我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小家伙吓坏了,这几天见了我都不敢说话。”听朋友如此说话,我急忙劝导他:“孩子成绩不理想,他自己心里也难受,要分析一下原因,可不能动不动就骂孩子,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啊。”听了我的话,朋友不但怒气未消,还对着我发火:“你说得轻巧,不是你的孩子考试成绩差,你当然这样说。”我很理解朋友的心情,继续笑着劝导他:“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家的孩子也是这样教育过来的,为此付出了代价才使我这样劝你,千万不要轻易指责、打骂遭到挫败的孩子,否则,你将来会后悔的。”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绩单时,都难免会生气。可是,指责、打骂孩子一顿就解决问题了吗?这样孩子的成绩就能提高?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挫折和失败是每个孩子成长必然要经历的,没有必要那么在意。沐沐有次参加学校的故事比赛,因为年纪的缘故输给了高年级的同学,没有拿到名次。小家伙哭丧着脸回来,我知道他尽力了,没说什么,只是让他把故事讲给我听,然后在他讲完以后赞赏地说:“儿子你真棒,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没你会讲故事呢!”沐沐听了这话,重新高兴了起来。

其实,谁没有失败过呢?就算是我们成年人,不也有工作没做好、任务完不成、项目失败等等事业上的挫折吗?

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经常说些责备的话,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失败和挫折都是一种“罪恶”,这其实是父母无意中给孩子灌输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在学习中遭到挫败的时候,如果父母以责备为主,或者表现出一种失望的态度,就很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严重的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指责孩子是最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一点帮助也没有,反而还会造成亲子矛盾,形成沟通障碍。

事实也证明,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特别容易叛逆、自暴自弃,而且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极度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什么都质疑,不敢肯定自身的价值。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上进,孩子对优秀的向往跟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孩子自己没有考好,心情本来就很沮丧,这时,父母更应该理解孩子的心情。

父母接受和宽容孩子的失败和挫折,是帮助孩子面对并接受失败与挫折的第一步。

理解和接受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的沮丧心情与矛盾内心。孩子在失败和挫折时产生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父母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激发孩子正视失败和接受挫折的勇气与决心。

告诉孩子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与挫折都意味着一份经验、一个教训,要教孩子善加利用和进行学习。

接受失败与挫折不等于放弃和回避,而是为了在下一次的努力中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如果孩子没有主动分析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分析,家长可以说:“我们来分析总结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找到失败的原因。

分析失败或受挫的原因其目的不在于追究孩子的不足,而在于教他学会今后应该怎么做。从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到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父母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指导孩子分析原因,切不可一味地指责抱怨孩子。

在分析原因时,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不要以“偏”概“全”。

不要因一次或一方面的失败或挫折而全面否定孩子的能力和品质。不要用“你太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一类的言语刺激孩子的自尊心。

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理解与支持,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

父母的情感支持给孩子战胜失败与挫折的勇气,也是孩子走向胜利与成功的力量源泉。

一位成年男士曾这样说过:

关于童年的记忆,最令我无法忘怀的是那些与父亲在一起的画面。

小时候,我觉得父亲就是一个“神人”,每当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会及时地出现在我面前。我取得了成功,他像孩子一般为我高兴;我遇到了挫折,他又耐心地引导我走出困境??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每当我的事业上出现问题时,我都会想起父亲对我的鼓励,每当这时,我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并坚信自己一定会渡过难关。我知道,这是父亲给我的力量。

当孩子遇到挫败时,一份理解的心态、一个支持性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表达出的都是对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

当孩子遇到挫败时,父母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信任,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