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13253600000010

第10章 《喧哗与骚动》

~1949 美国~

Father said that once upon a time people according to a person's collec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he gentleman; today, people are judged by what books he borrowed don't also。

父亲说从前人们根据一个人的藏书来判断他是不是上等人;今天,人们根据他借了哪些书不还来判断。

“获奖理由”

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名人小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他又喝醉了。对于福克纳来说,醉酒是家常便饭,就算是去瑞典参加颁奖仪式,他也能喝得找不到金牌。

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们都知道,1949年并没有颁发这项奖,而是在1950年颁发了两届诺贝尔文学奖。本来,1949年11月,瑞典学院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投票仪式。这一年的候选者相当有实力,包括海明威、斯坦倍克、加缪等伟大的文学家。在艰难的选择过后,委员们选出了丘吉尔、拉格尔克奎斯特和福克纳三位作家。投票的结果出现了不统一的现象,所以这一年的文学奖并没有宣布。

1950年,福克纳在众多亲朋好友的劝说下,租了一套正式的礼服,飞到斯德哥尔摩领奖。领奖时紧张的他竟惊慌得站在原地不动,直到仪式完毕,他才松了一口气。

福克纳酗酒与他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福克纳太太也嗜酒,并且两个人的感情并不好。福克纳太太从来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是世界一流作家,她从来不读福克纳的作品,甚至将福克纳的手稿扔到汽车外。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福克纳的内心实际上是非常孤独的。除此之外,经济问题也使他的生活压力很大。他不光要维持一家的生计,赡养寡母,还要接济弟媳妇一家。为了体验庄园生活,不知花了多少钱。福克纳只好在好莱坞为电影公司写脚本。然而,多年下来,他不仅没有因为生活所迫,失去有生俱来的文字天赋,相反创作出了多部优秀作品。

这位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北部的作家,甚至虚构了一个属于他的“天地”——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福克纳精心地爱护着这片土地,还精心地画出了密西西比州约克纳帕塔法的地图。他一共写了十九篇长篇小说和七十多部短篇小说,大多数作品都是发生在这个约克纳帕塔法县。人们还给他这部分的作品起了一个“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名称。据统计,“世系”中人物出场600个人,时间上的跨度从18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不仅仅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福克纳内心的写照。

“内容梗概”

在小说艺术上,意识流成为福克纳独创性的运用。《喧哗与骚动》以扑朔迷离的叙述方式和混乱的时间顺序勾画了一幅色彩单调、凄凉落没的南方晚景。故事以四个人物,班吉、昆丁、杰生和迪尔西的视角以意识流的方式叙述了一个贯穿全文的女主角凯蒂堕落的故事。

家族落没,道德沦丧,悲惨命运,在福克纳笔下,康普生一家是南方社会典型的处在崩溃边缘的资产阶级家庭。通过这部小说,也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批判以及对南方社会的怀疑态度。

“精彩赏析”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骚动,毫无意义。”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说:“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福克纳所创作《喧哗与骚动》就源于此。

1928年4月7日,栅栏上盘绕花枝,班吉三十三岁生日。班吉就在栅栏这边,看着他们打球。

“班吉,你哼哼得多难听!”年轻的黑人看护勒斯特说:“都三十三岁了,还是这副样子。”本来,勒斯特打算晚上去看演出,希望能在高尔夫球场找到丢失的五分钱硬币。班吉顺着栅栏走了回去。勒斯特在后面喊道:“那边咱们不是找过了吗?咱们上河沟那边找找。”

班吉停止了哼叫,他是康普生家的小儿子,天生是个白痴。平时由黑人勒斯特看护着他,也只有黑人勒斯特才会对他好点。走到水边,他忽然回忆起了小时候和姐姐凯蒂在水沟里玩水的情景。

那时,他才三岁。他认识那个人,是罗斯库司走上前来对姐姐说:“凯蒂,去吃晚饭吧!”姐姐说:“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呢!”她的衣服都湿了,她把衣裙脱下,扔在岸上,身上就只剩下背心和衬裤了。

刚想到这里,勒斯特走过来说道:“上这边来,别去那边。凯蒂的女儿昆丁小姐和她的男朋友在那边的秋千上,要是往那边走,昆丁小姐是要发火的。”

秋千又让班吉回想起了凯蒂的过去。原本秋千上坐着凯蒂和她的男朋友查利,班吉出现在那里,凯蒂急促促地跑过来拉住班吉,她用胳膊搂着班吉,班吉不敢出声,只是拽着她的衣服想把她拉走。坐在秋千上的那个人走了过来,班吉还是努力地把凯蒂拉走。

查利不屑地说:“看管他的黑小子呢?干嘛让他到处乱跑。”说着,查利就把手放在凯蒂的身上。“别这样。”凯蒂说。查利还是不放过凯蒂,两个人的呼吸都急促起来。最后,查利让凯蒂把班吉支开。凯蒂拉着班吉就往厨房里跑,打开厨房的灯,凯蒂就拿着厨房的肥皂到水池边使劲地搓洗自己的嘴唇。

“我没关照你别去那边吗?”勒斯特的声音把他唤回了现实中。坐在秋千上的昆丁和男朋友匆匆地站了起来。小昆丁恶狠狠地骂了班吉。班吉顺着栅栏一直走到大铁门那边,有很多背着书包的姑娘从这里过。

“你往那边去做什么?”勒斯特在身后叫他。可是他的思绪早就飞回了过去。也是在这里,有人对他说道:“凯蒂小姐早就嫁人了,离开了你,你从大门里往外瞧有什么用啊?”班吉看着姑娘们背着书包从这里走过去,他突然很想说说话,可是没人理会他,只管往前走。班吉就沿着栅栏跟着她们。班吉拉着铁门,她们停住了脚步把身子转了过来。他想对她们说话,一把抓住了一个人,她却尖声大叫了起来。班吉一个劲地想说话却说不出来。最终,班吉被误认为是企图强奸被医院送去做了阉割手术。班吉忽然脱下自己的裤子,看了看自己然后大哭了起来。

勒斯特说:“你找它又有什么用呢?它们早就不在了。”说着,帮班吉穿好了衣服。班吉不出声了,他看到一个黑影从昆丁的房间里爬了出来,顺着树逃跑了。

1910年6月2日,昆丁望着爷爷留下来的那块表,时间是夜晚七点多。他听着表滴答滴答地响着,父亲留给他的时候说:“昆丁,这只表是一切希望与欲望的陵墓,我现在把它交给你了,你靠着它,很容易就掌握证明所有人类经验都是谬误的归谬法。”昆丁来到梳妆台拿下那块表,把表摔碎的玻璃放进烟灰缸,表还在走着。他换上了一套新西服,把表放进衣袋,把另外一套西服和剃刀、牙刷等用品放进手提包。他还写了两张简短的字条放在信封中分别寄了出去。吃了早饭,他买了一支雪茄。这确实是女人出嫁的好月份,可是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妹妹凯蒂失身与他人,而且已经结婚了。他是爱着凯蒂的,但是他什么也给不了也不能给。可是,想念很痛,思念在纠缠。

他总是想起妹妹失去贞操的那晚的谈话,还是与妹妹凯蒂共同进入地狱吧。漫无目的地闲逛了一天,惹了一场麻烦。待麻烦解决掉,又在与同学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争执。“最后一声钟也打响了。我穿着背心,在镜子里看不出血迹。我穿上外衣,却发现自己的帽子忘戴了。不过我没有必要去打开旅行袋了。”这是昆丁自杀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苦闷的遗憾,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地离开了。

1928年4月6日杰生和母亲照看着凯蒂的私生女儿小昆丁。杰生总是对母亲说:“天生的贱坯就永远是贱坯。”这是在形容小昆丁,她总是逃学,十七岁了,母亲已经管不了了。

杰生在邮局取回了信件,他将车子停在后院,拆开凯蒂寄来的信,里面有支票。信中这样说道:“我曾去信提起昆丁的复活节新衣服,但未收到回信。衣服收到无误否?我也没有收到她对我上两次去信的回信,虽然第二封信中的支票和第一封信中那张一样,都已兑了现。她有没有生病?盼立刻示知,否则我就要亲自来探望她了。”

这下可不好了,杰生因为家庭生活所逼,私自拿了小昆丁的生活费。这使他十分惊慌,长时间来,他对小昆丁都是粗暴无礼的。午饭期间,他和母亲谈起了家庭艰难的现状,表示自己想去北方找个工作。母亲听了嚎啕大哭,想着自己的唯一的希望,不舍得杰生离开。

下午,杰生在店门口遇到了小昆丁,她在大白天的在后街小巷盯别人的梢。不一会儿,小昆丁就和戏班子里那个戏子跑没影儿了。

1928年8月4日,迪尔西站在门口,对着阴雨的天空扬起了她被无数皱纹划分的脸。“勒斯特,你敢不抱上一堆柴禾就进屋子里去!”这时,勒斯特在厨房里听到康普生太太与杰生谈话的声音。“我真不明白,那个窗子是怎么打破的。”康普生太太问道。“昨天打破的。”杰生说道。

小昆丁的房间打开着,地板上扔着一件穿脏的内衣,一只长筒袜子从衣柜里掉下来。杰生急忙回到自己的房间,他看到自己壁橱里的小铁箱露出来了。他把箱子放在床上,打量着被扭坏的锁,小心翼翼地把箱子里的东西倒在床上。当然,他积攒的钱全都不翼而飞。

雨停了,迪尔西带着班吉去参加复活节礼拜。听着牧师洪亮的声音,触动了迪尔西的心灵,两行泪珠顺着凹陷的脸颊流了下来。

杰生因为丢了三千元钱报了警,警长用一双冷静闪光的眼睛盯着他说:“不过,你并不是真的知道是他们干的。”杰生说:“我不知道?我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尾随着她在大街小巷钻来钻去,你居然还说我不知道?”警长依旧冷静地问道:“那你干嘛把三千元藏在家里呢?”最终,杰生只得自己去寻找拿笔钱,但是他找不到了。杰生绝望地回到家中。当吵闹平静下来之后,一切回到了过去,班吉的脑子里又成了一片空白的幸福状态。

贯穿全文的主人公凯蒂并没有以正式人物出场,但她是全书的中心人物。她本性善良,淳朴,却因为和一个小伙子厮混而怀孕,后来嫁给了一个富裕的银行家,但是不久被遗弃。康普生家的生活一度艰难,为了能重振家业,大儿子昆丁去哈佛读书。但是昆丁生性敏感忧郁,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妹妹,最终走向自杀。杰生是个典型的实利主义者,他将南方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标准看得一文不值。

这个家族的兴衰和人物的刻画都来自于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原型,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者的批判。

“名家点评”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越来越深刻地探索到人的内心。他笔下的那些低于常人的人物和超人式的人物,在令人发指的悲剧与喜剧中,以无与伦比的现实性不断地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