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13252600000033

第33章 颇有新意的现代作家研究专著

——评《张天翼小说论稿》

近年来,我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较大的进展,除了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新文学大师的深入研究之外,不少研究工作者扩大了研究领域,开始注意了对其他作家的研究。这对推动整个现代文学的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就拿张天翼来说吧,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和儿童文学家。他的创作一开始就面向社会,敢于正视现实,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暴露旧社会的黑暗面,刻画中流社会的“畸人”、“畸事”,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和独特的讽刺才能。《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等是他脍炙人口的讽刺名篇。可是,对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的专门研究却不多,真有理论深度和独到见解的研究则更少。最近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天翼小说论稿》,是一部专门探究张天翼小说创作的专著。作者杜元明同志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位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抓住了张天翼小说的特点,从作家的创作道路、选材特点、构思立意、人物描写、语言艺术、创作主张、艺术方法和文学贡献等方面,颇有创见地论述了张天翼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这是令人十分可喜的。

马克思说:“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材料的种种发展形态,并探究这种种形态的内部关系。”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杜元明同志正是这样做的。他尽量地搜集有关张天翼创作的大量材料,研读了张天翼的几乎所有作品。比方说,张天翼早期在鸳鸯蝴蝶派的杂志上发表的小说和抗战初期在长沙报纸上刊登的文章鲜为人知,作者都找来认真地研读。他力求做到全面掌握作家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因此他在论述张天翼从倾向于鸳鸯蝴蝶派到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时,比较清晰地勾画出了作家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形成的轨迹。由于作者掌握了张天翼小说创作的全貌,因此他对张天翼创作个性特质的分析和对艺术风格以峭拔为基调的论述,就颇中肯綮。

其次,杜元明同志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例如,对张天翼取材的特点是写中流社会小人物灰色的人生这一点,胡风、王瑶等先后都谈到过。但杜元明运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经典著作的观点,对中流社会进行了阶级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题材本身就具备讽刺文学的酵素;还从张天翼特殊的经历,个人的性格、爱好、教养,当时社会的审美需要等方面,阐明了张天翼讽刺艺术产生的主客观依据和以中流社会的喜剧性矛盾为题材的原由。这些都是过去研究中从未涉及或很少涉及到的。在论述革命现实主义是张天翼艺术方法的主体时,指出某些作品含有幻想、夸张、抒情等浪漫主义成分,还指出作家大胆择取现代主义(如象征主义、“意识流”等)的表现手法,使其作品形式更为灵活多样,创作个性因而得到充实和发展。这些论述都是颇有创见的。

再次,杜元明同志并没有作孤立的研究,他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张天翼的讽刺艺术作了纵向和横向的研究。他追溯了中国源远流长的讽刺文学,说明张天翼从施耐庵、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等古典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吸取了讽刺艺术的营养,论述了作家讽刺艺术的继承性,并且将张天翼与其他作家如老舍、沙汀、蒋牧良、周文等作了比较,指出他们之间讽刺艺术的异同。在这同时,作者还论述了张天翼对外国讽刺文学的借鉴,用作品的实例说明果戈理、契诃夫、莫泊桑、狄更斯等作家对张天翼的影响。这样横向的研究,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推动现代文学的研究进入新的更为深广的层次。

当然,这部专著并不是完美无缺,其中有的提法,如艺术表现手法的真实性问题,就可以商榷,有的问题阐述得尚不够深入,某些看法不那么确切或精当,篇章结构还稍欠严谨。这部专著仅限于对张天翼的小说进行研究,而且是初步的研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待作者和有志于此者的共同努力。尽管这部论著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们认为它对张天翼的研究还是做出了新的贡献。

1986年1月20日

(载《宁夏书苑》1986年3月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