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做人做事必须踏实做好基础的工作,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建立宏大的功业。
坎坷世道耐而撑持
【原文】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译文】
俗话说:“爬山要能耐得住险峻难行的路,踏雪要能走得过危险的桥梁。”这一“耐”字具有极深长的意味,就像阴邪险恶的情欲、坎坷难行的世道,如果不用这个“耐”字苦撑下去,有几个人不会跌到杂草丛生的深沟里呢?
【人生智慧】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禁得起煎熬的人才能创造大事业,因此孟子才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换言之,做人最起码必须耐得住冷暖人情的考验,同时能克服生存上的困阻,如此才能活得下去。至于能否成器,就要进一步考验个人的“能耐”了——如果凡事都能用一个“耐”字坚忍下去,甘愿去承受一切考验,就能生出极大的勇气面对险恶的人情与坎坷的世道。能够这样,即便是陷入绝处也能逢生。
老当益壮大器晚成
【原文】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译文】
夕阳西下的时候,天边的晚霞十分光彩夺目,而一年即将过去的时候,金黄色的橙橘更是芳香四溢。所以,有德的君子到了晚年,更应该精神百倍。
【人生智慧】
人们确实应该具有“老当益壮”的精神,只有如此人生才不会有遗憾。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事实上,四五十岁的中年正是一个人奋发有为的黄金时期,而且人通常在有了一定年纪之后,智慧和见解才会日臻成熟,做人做事各方面也才更显稳重老练,不像年少时似懂非懂、易凭一时血气之勇。
君不见,夕阳下的霞光炫目灿烂,而岁暮之际采收的橙橘更是馨香!人到晚年如果不能老当益壮,反而抱着“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消极态度来处世,那就太戕害自己的生命力了。
诚可感动天地伪则形影自愧
【原文】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译文】
人的心灵一旦变得至诚至真,就可以使五月飞霜、城台倒塌、金石贯穿。但如果是一个虚伪狂妄的人,空有一副躯壳,真正的心灵早就丧失了,那么他的面目必然会令人厌恶,就是独自一人时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觉得羞愧。
【人生智慧】
至诚至真、至善至美是高尚的人生境界。真诚能感天地、泣鬼神,可以使五月飞霜、城台倒塌、金石贯穿。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
诚心是为人的根本,也是处世的钥匙。无论从政、经商、求学,都离不开这个准则。只有以诚信为本,内心才能平和,道路才会四通八达,事业才能事半功倍。没有人喜欢和一个虚伪狡诈的人共事,而谎话讲得过多的人不仅得不到别人的信任,连自己都会怀疑自己,世界在他眼中也是假的,这种人最终难免会落得形影相吊的下场。
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
【原文】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译文】
遇事稍微有些不如意,就去想那些处境不如自己的人,那么怨恨就会自然消失。心中稍微有些懈怠的念头,就去想那些比自己强的人,那么精神就自然能振奋起来。
【人生智慧】
人的道路不可能总是宽敞平坦的,难免会有沟壑险滩,事有不如意时要看开一些,想想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心情就会轻松许多。人的快乐境界全由自己的心理平衡而定,在境遇上多向下比,自然心存满足。“一山还有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世界上的事往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欲望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直到你已追逐得筋疲力尽,看到的还是人上有人。若真较上真儿,受苦受累的恐怕只是你自己。所以,中国人常说“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常乐”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生活状态,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人要有更高的追求生活才有动力,社会才能进步。常持“知足者常乐”之心,又不乏凌云之志,才能在快乐的人生中品尝丰收的果实。
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原文】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译文】
不要因为不如意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不要因为暂时称心的事情而兴高采烈,不要因为长久的安逸生活而有恃无恐,不要因为开始时遇到的困难而畏缩不前。
【人生智慧】
处事需要冷静,不要头脑发热、忽悲忽喜,也不能贪图安逸、临阵脱逃;心气平和、淡定从容才能处变不惊;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临危不乱。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才能更好地作出选择。
不要做无谓的忧愁烦恼,因为失意正是得意的基础;也不要为一时的幸福而得意,因为得意正是失意的根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内心的淡定,不要让情绪完全被环境所左右。该来的都会来,该去的总会去。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该拿起时就拿起,该放下时便放下。只有那些既拿得起又放得下的人,才能心无牵挂,快乐长存。
伏久者飞高开先者谢早
【原文】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译文】
隐伏越久的鸟一旦起飞必定会飞得越高,开得越早的花常会越早独自凋谢。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免去仕路不畅、怀才不遇的忧愁,就可以消除浮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念头。
【人生智慧】
少年得志的人往往晚景凄凉,倒不是说少年得志不好,只不过人在太小的时候就春风得意,往往没有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很容易把持不住自己。而大器晚成的人因为长期积累已经获得了丰厚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而痛苦的蛰伏和漫长的等待造就了他们坚忍的品质。厚积薄发,经过沉淀展现出来的才是精华,而面对成功更容易珍惜那份得来不易的收获。急于崭露头角就难于成大气候,急功近利不足成大事,只有守正而待时,善于抓住机会而又坚定志向,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因此,不必为怀才不遇失意苦恼,也不要因急于求成而急躁冒进,只要脚踏实地、静待时机,一分努力自会有一分收获。
幻中求真雅不离俗
【原文】
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文】
黄金从矿山上提炼出来,璧玉从顽石中雕琢出来,没有虚幻就无法得到真实。道理能从饮酒中悟出,仙人能在烟花丛里遇见,可见高雅之事也不能完全摆脱世俗。
【人生智慧】
雅并不拒绝俗,没有俗,雅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雅的东西并不能脱离它产生的环境,就像一个人并不可能天生就是一个高雅之士,他很可能在俗的环境里成长,而高雅的诞生关键是以后的磨炼。雅的东西是不断修省锻炼而来,像矿砂不经冶炼就不能成为黄金,顽石不经琢磨不能成为美玉,同理人不经过历练也不能成为完人。雅是对俗的升华。雅人并非不做俗事,只是有他的独特方式,别具风格。超脱的人不在于做的事与俗人不同,而是他们有自己做事的独特方式。
要成为一个道德深厚的高雅之士,需要金玉之质更离不开后天磨炼,应该逐渐发现本性中的良知、在现实之中不断磨炼而使之大放异彩。
生生之意天地本心
【原文】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肃杀之中,生生之意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译文】
草木的枝叶刚开始枯萎凋落时,在根底就已萌发出新芽;季节虽然已经进入寒冬,也终究会回归到温暖的飞花时节。在深秋肃杀萧索的氛围中,大地仍然蕴含着主导时势的无限生机,由此可以看出天地孕育万物的本心。
【人生智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是不会因暂时的萧条和衰落而泯灭的。冬意正浓的时候,春天已敲响了它的脚步,世界在于不断地新生。旧事物的凋败,也只不过为了让新生得以更好地延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草木枯荣、冬夏交替都是大自然机理所在,花开花谢、风暖风寒也是人间常理。
人世的生老病死也不过如同大自然的新陈代谢,畏惧老去和死亡就像害怕风霜雨雪般毫无意义,只要你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把握住时代脉搏一直前行,你的青春就永不会衰老,你的人生才能开花结果。
花鸟尚绘春人生莫虚度
【原文】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译文】
春季到来和风艳阳,百花尚且要开出一片五彩斑斓的颜色,鸟儿也要唱出几声婉转悦耳的歌声。士人君子如果侥幸出人头地,又能使生活丰衣足食,却不想留下旷世名篇,济世行善,即使活到一百岁,也跟一天没活没有什么区别。
【人生智慧】
花鸟知春光短暂,因此希望把自己最美丽的色彩和最悦耳的歌声奉献给天地自然。它们因自己的奉献而快乐无比。人活一世,立足天地之间,吸收万物精华,应当对人类和宇宙有所回馈。况且人生如同春光转瞬即逝,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发一分光添一分热,那就等于空在世上走了一趟,连花鸟的境界也比不上了。
若能在自己的一生中做那么一两件让后世怀念的事,才算是不枉此生。何况“立好言,行好事”如同花铺好色、鸟啭好音一样,如果你能从花鸟的音色中体会出它们的喜悦,那么你也就能够从自己的奉献中发现快乐。
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原文】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磊落,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而他的才能应该像珍藏的珠宝一样,不轻易让人看得出来。
【人生智慧】
孔子说过“君子坦荡荡”,俗话也说“明人不做暗事”,可见胸怀坦荡是真正的君子作为。但是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每天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人们常说必须戴着面具做人,这样,与君子作为不就有些相悖了吗?如何才能既保持自己的君子心胸,又不为凡事所累呢?其实无论一天要换多少副面具,只要用心出自于诚,没有半点巧诈心机,也并不能说就不是君子所为。
人人都有进取之心并有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不过才能必须在对的时机和环境里发挥,如果时机不对或所处的环境充满猜忌,就不要急于展现自己的才华,以免招来别人的嫉恨。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矣!
脱俗成名超凡入圣
【原文】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译文】
做人不一定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能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要能摒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人生智慧】
人有超群的能力及聪敏的见识固然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也有一些平凡的人,虽然没有完成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因能专心致力于一己的事业,不被功名利禄所左右,而终于成为社会的名流。只要摆脱俗情物欲就可以成名成圣,成功不一定非得经历千难万险,有时它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是一个人格和知识长期积累的过程。
所以,你在为人做事上,如果能够修身养性,摆脱外物的困扰,全神贯注地做事,即使没有如伟人那样的成就,但只要一心一意,久了也能够达到圣人贤者的地位。
恶人读书适以济恶
【原文】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译文】
只有心性洁白无瑕的人,才可以读书学习古人的哲理。否则看到古人的善行后就偷偷模仿,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古人的名言佳句就用来粉饰自己的过失——这种行为就等于资助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
【人生智慧】
学问原本是用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如果被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利用,便会成为危害社会的利器,例如所谓的智慧型犯罪,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因此,人在启蒙受教的时候,一定要有纯正的观念,文化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思想道德的教育更加不可忽视。有才无德并非真才,德才兼备方为栋梁。
为人父母、师表者对此应该特别注意,成长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需要长者的悉心指导。青年学子一旦观念偏差,务必导其向善,以免将来成为社会害虫,追悔莫及。
性天未枯机神宜触
【原文】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
【译文】
万籁俱寂之中,忽然听到一声鸟儿的鸣叫,就会唤起许多幽情雅趣。群芳凋谢之后,忽然看到一朵鲜花傲然怒放,就会触发心灵的无限生机。由此可见万物天性并不会完全枯萎,生命的机趣精神最应该不断地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