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13134400000108

第108章 IBM:技术人员的出路

“TMD官本位”!这一声怒骂,不是老刘爆的粗口,而是今天老刘和一家企业的人事总监讨论人才战略的时候那个总监先生的愤怒。说的是技术人员的出路问题。

老刘曾经做过一篇《技术人员的出路在哪里》,费了好大力气画了个表,也只不过无奈地摆出今天的事实。有句话,老刘始终不愿意明说,怕伤了广大做技术的朋友的心,但是事实无情,我们的技术人员,在今天真的就是不升官不转行几乎就没什么出路。

都是“官本位”闹的!中国文化中最垃圾的“学而优则仕”几千年传到今天,为什么依然那么坚挺啊?由“学而优则仕”生发开来的“技而优则仕”、“唱而优则仕”、“写而优则仕”等等等等,毁了中国多少科学家、工程家、音乐家、作家……啊,那些“仕”了的人们,从此养尊处优,“战斗”在官场之中,哪里有心思、有精力、有兴趣再做什么学问,搞什么技术!而真正懂管理的,愿意搞管理的人才却又因为“萝卜坑”被这帮“内行”占据而只能望洋兴叹!最惨的是,搞技术的人,连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没办法设计,不当经理就不能升级,不能涨工资,不能在别人面前把头抬得更高一点,不管你在技术上有多大本事。

“TMD官本位”!你现在知道那位总监大人为什么骂娘了吧?他是“管人”的,那些因为出路只有一条而日日郁闷的技术人员恐怕少不了找这位总监大人的麻烦。

但是这事儿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案。老刘在IBM干了几年,尤其是在研发中心呆了两年,对于 IBM 的技术人员稳定性印象深刻。其实,整个 IBM,人员稳定性都很好,在IBM做十年根本算不了什么,40年大概才值得一提。这跟他的“社会主义”属性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老刘在这里不多啰嗦(也许应该写一篇《IBM为什么能留住人?》),只想说说技术人员,包括开发、测试、研究人员的职业道路。

和IBM所有其他岗位一样,工程师也是从大学毕业之上的人员中招聘,级别从Band 6开始(和销售人员一样),到Band 7、8、9、10、D、C、B,做技术的Band A,老刘真的没有见过。相对“官衔儿”,Band 7和Band 8 是经理(一线),Band 8和Band 9是高级经理(二线),Band 10 是“Executive”(三线),你可以写“总经理”,再往上,Band D是“总监”,Band C就要挂“副总裁”衔儿了。

你会说,老刘,你说了半天,IBM不也是“官本位”么?不也是要“升官”,才能“发财”吗?非也,非也。兄弟别急。

在IBM,老刘曾经认识一位叫“王云”的人。此人一头花白的头发,看起来40多岁不到50的样子(后来证明过了50),印象中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不太善言辞,但是讨论的时候说起来也会滔滔不绝。一开始让老刘纳闷儿的是,每当王云出现或发言的时候,人们总是以尊敬的眼光看他。起初老刘真的不知此人何方神圣,后来才知道。他和他当时的老板,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公司副总裁郑妙勤为IBM仅有的两个华裔院士(IBM Fellow)!郑的家乡在香港,王的家乡在杭州。

那个时候,“IBM 庞大的体系内现有副总裁五六百位,而从 25 万名技术研发人员中提升的IBM Fellow只有61位”。也就是说,当上IBM院士比当上副总裁还难。所以院士比副总裁更受尊敬理所当然。

另外一个是徐健博士。出生在上海的徐博士是 IBM 的“杰出工程师”(Distinguished Engineer),级别上相当于D,被世界技术妇女组织(WITI)推选为2008年全球五位卓越女科学家之一,据说获得此项殊荣的华人女科学家只有四个,第一个是台湾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健雄女士。徐健博士是IBM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拥有20多项专利(在中间组件和XML软件方面是开拓者),并曾3次被授予IBM杰出技术成就奖。我和徐博士(我平常管她叫Jane)共事近两年,除了知道Jane担任了“IBM中国系统与技术研发中心CTO”这样的虚衔之外,和王云院士一样,没听过她还担任任何行政职务。

王云和徐健是IBM最优秀的技术人的代表,也是IBM的技术人员培养制度造就出来的技术人才的代表。因为在IBM,你不必当经理,不必“管人”,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新(以“专利数”衡量,四个专利为一段(Plateau),现在的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在2006年的时候是15段,也就说,他至少有60个以上的专利!),或者在产品开发、技术工程项目中表现出色,都可能成为杰出工程师甚至Fellow!而这些杰出工程师和院士的风光一点不比那些同级的“领导们”差!

据老刘所知,不只是IBM,在很多国外的大企业中都有类似的体系激励技术人员的发展。只是不知道华为联想现在是不是也已经有了。

所以说,在企业里,喜欢钻研技术,不愿意做官和没有人员管理才能的技术人员有没有前途,在于企业的领导和组织大脑里头是不是“官本位”的,如果不是,如果你能够在“升官”一途之外给技术人员一个同样能够“有名、有利、有尊严”的升迁之道,那么你的企业就可能培养出两院院士,就不会有那么多技术人员整天找领导或者人事总监的麻烦了。

工程师们可以把这段讲给你们的公司领导听。

(对了,下次您要是遇到美国大公司的人,他的名片上的头衔只写着“Fellow”的,别忘了肃然起敬。)

(201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