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3108800000091

第91章 理想国(节选)

柏拉图

苏: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就像我所说的,有两个王,一个统治着可认知的世界,另一个统治着可看见的世界—我不说是“天界”,免得你以为我是在随意使用术语—你是一定懂得这两样的:可看见的世界和可认知的世界。

格:是的,我懂。

苏:那么,就请你用一条线来表示它们吧:把这条线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把这两个部分的每一个部分,按照相同的比例再分成两个部分。如果第一次分好的两个部分中,一个部分等同于可见世界,另一个部分等同于可知世界;然后再对比第二次分好的部分,用来表示清楚和不清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可看见世界区间内的第一部分可以代表影像,即我首先指的阴影,其次是在水里或是平滑固体上所反射出来的影子或其他相似的东西,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格:我明白的。

苏:再来说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它的影像,它是第一部分的实物,它就是我们周围的动物以及一切自然物和全部人造物。

格:好,就这样吧。

苏:你是否认可,可看见的世界的这两个部分的比例是表示真实性和不真实性程度的比例,而影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正如意见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比例呢?

格:是的,我认可。

苏:那么,请你再进一步研究一下可知世界的划分方法吧。

格:那是怎样划分的呢?

苏:是这样划分的:这个世界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里面,灵魂把可看见世界中的那些自身具有影像的实物作为影像;研究仅仅是由假设出发,而不是由假设上升到原理,是由假设下降到结论。在第二部分里,灵魂则相反,是从假设上升到高于假设的原理;不再像前一部分那样使用影像,而仅用理念,完完全全用理念来研究。

格:我不太明白。

苏:这样的话,我们再换个方式试一试,让我先作一些序文式的解释,这样你就会明白了。你应该知道,研究几何、算术以及这类相关学问的人,首先要假设偶数与奇数、各种图形、三种角和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他们把这些都看做已知的,看成绝对的假设,他们关于这些东西的假设,是不需要对任何人作任何说明的,这些东西是自己或他人都明白的。他们就是从这些假设出发,通过首尾呼应的推理达到最终他们所要的结论。

格:是的,这我明白。

苏:你也应该明白,虽然他们使用各种可看见的图形,研究它们,但是在他们的思考空间里并不是这些图形,而是这些图形所比拟出来的东西。他们所讨论研究的并不是他们画出来的某个特别的正方形或某个特别的对角线,而是正方形本身、对角线本身。他们所做的图形都是实物的,在水中有影子或影像的。于是现在他们把这些东西当做影像,而他们实际要求看到的,则是只有用思想才能“看到”的那些实在。

格: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