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3108800000067

第67章 万物是我的朋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说到古时的科举考试,历届学子都必须读一位名家的作品。这位名家的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也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作,他就是张载。

张载,字子厚,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人称横渠先生。他是程颢和程颐的表叔,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

他提出宇宙的本原是“气”。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有聚散而无生天,气聚则有形而见形成万物,气散则无形可见化为太虚。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他还把事物的矛盾变化概括为“两与一”的关系,认为两与一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

在认识论方面,张载提出“见闻之知”与“德行之知”的区别,见闻之知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德行之知是由修养获得的精神境界。

在社会伦理方面,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的扩充去“尽性”。因此,他提倡温和的社会变革,实行井田制,实现均平,富者“不失其富”贫者“不失其贫”。

张载还提倡“民胞物与”思想。他认为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源于“气”,人的本性也和万物一样,因此人们要爱一切人,如同爱同胞手足一样,并进一步扩大到天地万物。这一主张将儒家的伦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准则。

此外,张载还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更是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概括为“横渠四句”一直被人们传诵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