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道长
发表时间:2005-06-0200:53
一、佛拉门哥吉他(Flamenco)
“琴棋书画”皆是道家用来修炼的器具,借助这些器具,首先帮助修道的人将身心静下来,从而达到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
认识蒋晓庆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他对传统文化以及修道都有着很深的执著,我们也因为相同的爱好而成了莫逆之交。
十多年前,蒋晓庆在一位台湾商人的包装制品厂里打工,做事非常踏实细心,行动迅速爽快,天生有一种敏锐捕捉事物本质的灵性。一年后,台湾老板转向发展,将工厂转让给了小蒋。一个打工仔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老板。
成了老板后的蒋晓庆依然做事亲力亲为,保持着行动迅速的特点,走路干事都像一阵风。而一旦停了下来,他又迅速沉浸在对音乐、对传统文化的鉴赏中。凡是求道的人,都必须学会将自己身心的每一部分沉静下来,越能静下来,你就越具备洞穿事物本质的敏锐。
勤劳给蒋晓庆带来了财富,富裕的同时也使他有时间有经济能力去学习音乐,并且对吉他音乐弹奏越来越爱好。2003年,香港著名的佛拉门哥(Flamenco)吉他演奏家欧永财先生来广州讲学,蒋晓庆有幸成了欧永财先生在广州的第一期证书班学生,开始了他与Flamenco吉他的“爱情之旅”。
Flamenco音乐发源于西班牙,而西班牙也是吉他的发源地,Flamenco音乐包括舞蹈、唱歌和吉他独奏,全世界的Flamenco吉他爱好者都以去过西班牙进修而引以为荣。Flamenco吉他的演奏通常不需要借助麦克风扩音,其吉他是用原木的板材做成的,可以发出具有爆发性的独特声音效果,而且弹奏的曲目都是即兴的。在西班牙,这种音乐已经与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欧永财先生作为亚洲最好的Flamenco吉他演奏家,他这样描述:“到过西班牙的人,除了斗牛之外,一般都想看一场Flamenco表演。观看Flamenco演出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层次丰富的情感理解。而能在Flamenco的故乡西班牙看Flamenco演出,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早在1992年,由于生意上的关系,蒋晓庆就接触了好几家台湾与大陆的吉他制造厂家,碰到好的吉他,他舍得花大价钱去买回来,享受弹奏好琴的乐趣。但是,对于做琴,那时候,他认为这仅仅是一种没有技术的手工活而已。跟随欧永财先生学习Flamenco吉他后,小蒋马上被Flamenco吉他演奏的魅力所吸引,那种来自生命本源的对自由的描述,对生命的热爱,全在这种演奏中表达了出来。因此,他马上想去买一把真正的Flamenco吉他。
找遍了全广州,以及别的地方所有的厂家,居然没有看到一把真正Flamenco吉他。而据说,全世界只有西班牙能够生产出正宗的Flamenco全单板吉他。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商人,都想制造Flamenco全单板吉他,但是没有厂家能够制造出这种极具个性的Flamenco吉他。这种吉他在西班牙都是在手工作坊里制作,而且制作Flamenco吉他的师傅都会弹奏Flamenco音乐,对这种文化也有深刻的了解。用于演奏的Flamenco吉他一定要用全单板(没有拼接的整块原木)的材料来做。由于成本和技术的原因,工厂生产的多数是夹板吉他,或者面板是单板而背侧板还是用夹板的吉他,所以声音达不到真正西班牙Flamenco吉他的那种爆发力的,而全单板的吉他是很难做的。
制造Flamenco吉他背侧板的材料叫西班牙皇室柏木,全世界只有西班牙才有,而该国已经禁止这种原木出口,要想得到这些木头只能从收藏家那里购买。就算是国外其他知名品牌的吉他,只要是全单板的,都有可能出问题。当受力点不准确的时候,遇到干燥或潮湿的气候变化,面板和背板就会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
买不到Flamenco吉他,促使蒋晓庆产生了自己制造Flamenco吉他的愿望,而且他是那种说干就干的人。于是,他开始学习制造单板琴的技术。在国内,很少有制造单板琴的生产厂家,这种技术几乎是厂家的绝密资料,市场上自然也没有这方面的制作技术资料。而从厂家与琴行专家方面了解到,这种单板琴的制造确实很难。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蒋晓庆零星找到国外的一些相关资料,从琴行的朋友那里学习到不同档次价位吉他的鉴别,而鉴别Flamenco吉他好坏的关键是它发出的个性化声音,而声音是与吉他的内在结构,包括力学结构密不可分的。于是,蒋晓庆首先请教建筑结构学专家,从中受到启发。而后又去找大学里的物理教授请教声学传播原理,向老木工学习原木刨制技术……
由于生意上的便利,他得以参观工厂做琴。看见工厂生产的吉他品种繁多,不同结构的吉他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这给了蒋晓庆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当问及师傅们如何能造出好琴的时候,工厂的师傅们多数是在吉他外观上下功夫,按图索骥,对声学与结构的关系,以及音乐本身都不了解。而Flamenco吉他需要的是非常具有个性化的音色!通过学习Flamenco音乐,蒋先生已经可以鉴别工厂造琴的不足,而这些不足是难以改进的,它只能通过标准化的图纸生产出相同规格的吉他,像印刷品一样复制,但很难造出好琴来。正因如此,蒋晓庆明白了为什么Flamenco吉他只能靠手工的作坊来制造。看看西班牙的制琴名师,都是家族式的作坊。他们造琴的时候是根据每块材料的不同特性和木纹的走向确定内部结构,根据定购者的要求来做琴颈的手感,他们会问及定购者需要什么样的音色等等,这就是个性化的制作。在西班牙的这个环境中,造琴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为了暴富而造琴,只要够生活的基本开支就可以了。所以西班牙的造琴师们能专心地制作吉他,对吉他的内部精雕细刻,内部的细小变化都将影响到琴的音色。
蒋先生把这些问题看明白后,他知道了为什么国内外还没有厂家能造出真正的Flamenco吉他,因为厂家虽然有制造技术,却只能按图纸做吉他,很少考虑声音力学和结构力学,更不懂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西班牙文化,这个Flamenco吉他需要的是什么音色,他们演奏时候的手感有哪些要求,工厂的师傅是不会明白的,所以在这方面他们是一个工匠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师傅。
通过一年的技术知识学习,查阅了大量的杂乱资料,蒋晓庆大体掌握了Flamenco吉他制造的程序与技术手段。
此刻,蒋晓庆有了完整的造琴的信心,造琴的所有程序与技术都储备在了他的脑海。而且,长年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与对修道的追求,使他明白,任何一个物体都具备生命性,而制造者的修为境界是使物质生命活起来的关键。所以,他要造一把有生命的Flamenco吉他。
二、造一把有生命的Flamenco吉他
从想要造琴开始,蒋晓庆就想造出有生命的Flamenco吉他,同时做一个让吉他妙音悠传天下的使者。他可以把所有的制作技术与心得无偿公布出来,即使后来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与他合作制造Flamenco吉他,他也没有心动。一个艺术家只有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不断追求艺术上的无止境与思想境界的同步升华,他的作品才能完美地真正具有活的生命力,作品的价值必然是与此同步的!造琴也是一样。
试验,是具备科学态度的人必须具备的心态。作为试验的第一把琴,蒋晓庆对所有技术与所有数据、土制设备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每一个小工序他都认真对待,精雕细刻。经过一个半月的认真打造,终于造出了他的第一把单板Flamenco吉他。
刚造出来第一把Flamenco吉他,蒋晓庆心里有股别样的高兴与惊喜。当琴弦安好后,弹出来的第一声就让他内心为之一震,就像一个母亲高兴地看到自己十月怀胎孕育出一个好的生命一样兴奋。他成功了!他最先好好享受着这把自己制造的全单板Flamenco吉他,品赏它发出的美妙音色,然后交给他的老师欧永财先生。
欧永财先生在弹奏了这把他的学生亲手制造的Flamenco单板吉他后,对这把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赞扬了它的音色,并把这把吉他带到香港给一些弹Flamenco的朋友们试弹,他们的意见是四个字:“难得、惊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欧老师期盼小蒋将來能带来更大的惊喜,极力支持鼓励他干下去。
在听取了欧老师与其他Flamenco吉他演奏家的意见后,蒋晓庆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试验:用相同的材料,不同地结构同时造四把试验用的单板琴。这工作也很快完成了。试验的结果,四把同样的Flamenco单板琴的音色略有不同,Flamenco的音色效果明显已经表现出来了。蒋晓庆将这四把琴送给不同的吉他演奏家尽情分享,他要了解这些专家对琴的真实意见,了解琴的真正使用寿命。
四把琴中有一把的面板出现了开裂,这是一把面板很薄的试验琴,由于材料不够干燥引起开裂。制造Flamenco吉他需要干燥很久的材料,一般都要十年以上的自然干燥,也就是说,你以为造了把好琴,可经过一定的时间或者环境的大改变,很可能这把琴会因材料的热胀冷缩而开裂,而这些都是很难用制作技术加以控制的。
其余三把琴不单经受了考验,而且使蒋晓庆造琴的名声越来越响。欧老师也称赞他的第四把琴很有吉普赛的味道。欧老师二十多年来一直被国内外邀请作Flamenco音乐的演出与教学,期间也有些吉他制作家把自己做的Flamenco吉他给欧老师弹奏。由于这些制作家本身不是弹奏Flamenco的,吉他的音色都偏向古典吉他的音色,欧老师觉得蒋晓庆做的Flamenco吉他在目前来说是国内音色最正宗的。
蒋晓庆并不满足于此,他追求的造琴境界也不是为了做这些比较。他是想要造一把控制自如的、有Flamenco个性的吉他。
2004年,他去香港的琴行见到很多万元以上的名琴,他把自己花两万多元买来的西班牙Flamenco吉他进行详细研究比较,开始进行一个更周密、更有计划的试验,这次他制作了十五把不同结构和材料搭配的吉他,一次又一次的改变内部的结构,仔细聆听每个音色的细微变化。在一年的时间内他做了近二十把不同结构和材料搭配的吉他,这使他在如何控制吉他的音色技术上有了很大突破。
很多吉他演奏家都说:日本人造的吉他就是日本味,美国造的吉他就是美国味,西班牙造的就是西班牙味,从这点也可以看到造琴并不是模仿,而是受制作者的文化、以及他对事物的理解所影响。为了使自己做的Flamenco吉他具有正宗的西班牙味,就必须从更高的层次去了解西班牙的文化。在学习Flamenco音乐的过程中,蒋晓庆对西班牙的文化和哲学的了解更深入了一层,他做的吉他开始有本质的突破。他知道如果用西班牙本土出的木材来做,这个目标就更容易实现。
由于造Flamenco单板吉他的材料要依靠进口,市场上买不到,蒋晓庆暂时停止了造琴。他一边联系进口材料,一边继续学习研究。恰好这个时候在广东省博物馆内展出“古越王剑”,这把两千多年前制造出的古剑,在地里“隐居”了两千多年,出土后依然寒光闪闪,锋利无比,轻轻划向一本书,十页书纸分为两半,令人啧啧称奇。蒋晓庆特意去参观了,可他看到的内涵与别人完全不一样,而这对蒋晓庆后面的造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那么,他看到了什么呢?
古代的铁器制造全是手工艺制品,这把古越王剑除了锋利无比外,他的手柄与剑身是融为一体的,手柄上有十九个同心同轴的圆圈,同心圆圈的线条是0.3毫米!他们与剑身是完全同轴的。如此精密的同轴线,要知道当时是没有数控车床的,即使用现代的科技也难以加工出来的。剑打造得如此锋利竟丝毫不生锈,也必然说明铸造者有很高很深的定力,要求打造者的心能静如止水,一心不乱不躁,它才有可能被打造得历千年而不朽。正是打造者的定力与修为,使这件铁制兵器成为了神器,并在历史上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这,就是一件有生命的兵器!蒋晓庆明白了历史上的传奇工匠,全是与修道有关的人,是他们的修为境界使得他们制造的东西有了生命力,成为千古神器。
看了“古越王剑”后,蒋晓庆对造琴有了新的领悟,他反复去掉造琴过程中所产生的浮躁的杂念,修正自己造琴时的心情,同时改造了造琴的环境,在技术上做出了更精确地改进。他要把新的领悟实践在自己的Flamenco吉他上,开始了他又一次的造琴。
这一次造出的琴,有朋友怂恿一位琴行老板,说小蒋这次造的琴和他那三千欧元的正宗西班牙Flamenco吉他有得比,可以一赌。琴行老板当然认为这不可能,于是有了一比。结果使所有关注蒋晓庆造琴的人都心情激动、震惊……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次造的琴已经很好很好了,但我知道,离蒋晓庆心目中的那把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那应该是一件传说中的“神器”!